【最新word论文】针灸治疗脊麻术后尿潴留40例临床观察 【临床医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672236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针灸治疗脊麻术后尿潴留40例临床观察 【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针灸治疗脊麻术后尿潴留40例临床观察 【临床医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针灸治疗脊麻术后尿潴留40例临床观察 【临床医学专业论文】(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针灸治疗脊麻术后尿潴留 40 例临床观察 蛛网膜下腔阻滞简称脊麻。至今有近百年历史,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只要病例选择得当,用药合理,操作准确,脊麻不失为一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麻醉方法,对下肢及下腹部手术尤为可取。尿潴留是脊麻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我们采用针灸治疗 40 例,临床观察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 40 例脊麻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年龄在 30-65 岁。对照组选取同样脊麻后的尿潴留患者 20 例。两组患者均术后过 8h 仍未能自解小便,自觉膀胱憋胀而不能排出,检查时可见下腹部膨隆胀满,有时可见到充盈的膀胱轮廓,为脊麻后尿潴留。按顺序随机

2、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 40 例,应用针灸治疗;对照组 20 例,单纯应用西医治疗。两组在年龄、手术部位(均为下腹部或下肢手术) 、性别、体重等方面大致相同。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穴位选择:足三里、关元或阴陵泉、三阴交及中极。针法:采用提摇捻转相结合之平补平泻针法。 1.2.2 对照组采用热敷、听流水声、肌注甲硫酸新斯的明 0.5mg。 1.3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分痊愈、好转、无效。痊愈:自行完全排尿,排尿通畅,憋胀感消失;好转:能够自行排尿,但排尿后仍有轻微憋胀感,检查膀胱内仍有少量尿潴留;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好转甚或加重。在治疗组 40 例中,所有患者均得到治愈或好

3、转。留置尿管 1 天者为 28 例,1-3 天者为 22 例,平均留置尿管时间为 2.18+-1.01 天;而再对照组 20 例中,5 例痊愈、3 例无效,其余 12 例出现好转。但是留置尿管的时间为 1 天者为 3 例,1-3 天者为 4 例,3-5 天者为 10例,7 天或 7 天以上者为 3 例(治疗无效) 。 讨论 脊麻后尿潴留时针刺足三里、关元或针刺阴陵泉、三阴交及中极等穴位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尿潴留和排尿困难中医称“癃闭” ,是指膀胱尿道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所造成的排尿困难小腹胀痛,甚则小便闭塞不通。脊麻后支配膀胱尿道等部位的神经功能不易马上恢复,加之手术时损伤膀胱、压迫尿道、紧张心理等反射性地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而致。中医学认为,术后患者尿潴留多为气血亏虚,冲任失调,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膀胱气化失司而致,与膀胱、肾、脾、肺、三焦、任脉有关。中极穴为膀胱募穴,关元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交会穴、小肠之募穴,据报道针刺这两穴,可使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内压上升;艾灸并施可益肾固本,培补真元,增强膀胱气化功能。三阴交为脾肝肾三经之交会穴,阴陵泉为脾经合穴,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辅以此三穴可以通调水道,补益气血,以促进水液运行和膀胱气化。诸穴合用起到补肾益气,增强膀胱气化功能而利小便的作用。 所以,针灸治疗脊麻后尿潴留为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