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七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6708637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七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天津市七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天津市七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天津市七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天津市七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七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七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七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9届天津市七校(静海第一中学、宝坻第一中学、杨村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

2、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路是人类向大山_的扣首,一阶一阶地修下来,不异于朝圣路上的长揖匍匐。葳蕤的植被,把山体包裹得_,层层叠叠的绿意中,时时有磷峋山岩跑出来透气,这多少泄漏了山的年龄,也是对其不俗来历的一点小小的提示。更有当头的棒喝,_,让你心生敬畏。那两三层楼高的一块碣石,明明是从山顶滚下来的,却如何能在临渊处戛然而止?更有一座天生拱桥,掏心掏肺地要渡你到更遥远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山梁便是桥面,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脚下便是滔滔流水。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扣(ku)首 长揖(y) 匍匐(f)B葳蕤(ru) 拱(gn

3、g)桥 磷(ln)峋C泄漏(l) 棒喝(h) 碣(ji)石D戛(ji)然而止 草甸(din) 滔(to)滔流水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虔诚 密密麻麻 振聋发聩B虔诚 密密匝匝 醍醐灌顶C真诚 密密麻麻 振聋发聩D真诚 密密匝匝 醍醐灌顶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全世界的博物馆几乎都是金字塔形的藏品结构,塔尖上是镇馆之宝、珍贵文物,腰身上是量大面广的一般文物,底层是待研究、待定级的资料。B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决定对匹多莫德制剂说明书进行修订,降低了适应症范围,并明确指出3岁以下儿童禁用。C大多数市民坦言,放鞭炮虽然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习

4、俗,但是如果在环境和鞭炮之间做出选择,绝大多数市民会选择前者。D人们把高空坠物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带来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像不定时的炸弹,困扰着市民,严重威胁着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4下面所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边城 湘西 翠翠 沈从文 长篇小说B祝福 呐喊 鲁迅 思想家 礼教C鸿门宴 西汉 纪传体 司马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高老头 法国 现实主义 雨果 长篇小说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魏晋时期,“手帖”是文人之间往来的书信,最初并没有一定具备作为书法范本的功能。因为王羲之手帖书信里字体的漂亮,在他去世后三百年间,这些简短随

5、意的手帖逐渐被保存珍藏,装裱成册页卷轴,转变成练习书写、欣赏书法的范本,“帖”的内涵才从“书信”扩大为习字的书法范本。特别是到了唐太宗时代,因为对王羲之书帖的爱好收藏,以中央皇室的力量,搜求南朝文人手帖。把原来散乱各自独立的手帖编辑在一起,刻石摹拓,广为流传,使王羲之和许多南朝手帖,因此成为广大民众学习书写的汉字美学典范,产生十七帖一类官方敕定的手帖总集版本,也促使“帖”这一个词汇有了确定书法楷模的意义。因为“手帖”意义的改变,原来南朝文人书信的特质消失了。唐代的名帖,像欧阳询的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都已经不是书信性质的文体,连字体也更倾向端正谨严的楷书,魏晋文人行草书法手帖的烂漫洒脱自在都

6、已不复再见。欧阳询的书法大家熟悉的多是他的碑拓本,像九成宫、化度寺碑,已经成为汉字文化圈习字的基础范本,也都是楷书。欧阳询名作,收藏在北京故宫的张翰帖、卜商帖和辽宁博物馆的梦奠帖,其中或有双勾填墨的摹本,但年代都非常早,不会晚过宋代,摹拓很精。张翰帖近年北京故宫展出过,卷尾还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体的题跋。王羲之字体的行草风格与他书写的内容有关,因为是写给朋友的短柬、便条,所以率性随意,“行”“草”说的是字体,其实也是说一种书信体的自由。张翰帖不是书信,是从晋书文苑传的张翰传记中抄录的文字,是严肃性的史传,因此欧阳询的用笔端正严格到有些拘谨。张翰帖一开始介绍张翰“善属文,纵任不拘”,文学好,为人任性

7、不受拘束。下面就是与顾荣的对话,结尾两行是最美的句子“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一向端正严肃的欧阳询,似乎写到这样的句子,也禁不住笔法飞动飘逸了起来。宋徽宗曾经评论张翰帖,“笔法险劲,猛锐长驱”。高宗也曾经评判过欧阳询的书法“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廷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猛锐长驱”、“四面削成”、“险劲”、“刚劲”都可以从张翰帖的用笔看出。(摘编自听蒋勋讲最令他迷恋的历史)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第二段阐述了唐皇室对王羲之手帖的爱好收藏与“帖”书法楷模意义之间的关系。B文章第六段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写出了张翰帖的特点。C文章在论证了“手帖

8、”的意义改变后,指出唐代的许多名帖已经不具备书信的性质,而且字体和前朝相比更倾向端正与严谨。D手帖是文人之间往来的书信,最初并不具备书法范本的功能,但到了王羲之时发生了变化。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帖的内涵由书信扩大为习字的书写范本,是因为王羲之手帖书信里字体漂亮,在他去世后三百年间,这些手帖逐渐被保存珍藏,装裱成册页卷轴,转变成练习书写、欣赏书法的范本。B十七帖一类的官方敕定的手帖总集版本的产生是因为“帖”这一词汇具有了书法楷模的意义。C张翰帖作为书信不仅笔法严谨,而且飞动飘逸。D我们经常说字如其人,因为欧阳询为人处事严谨,因此他的张翰帖用笔端正严格拘谨。7根据原

9、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书法楷模的“帖”的出现靠的就是唐皇室对王羲之手帖的爱好与收藏,对南朝手帖的搜求。B因为唐代的名帖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已经不再是书信,所以这些帖的笔法严谨而不飘逸。C由宋徽宗和宋高宗对张翰帖的评价来看,我们大概可以推测出欧阳询的书法在宋朝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D魏晋文人用行草写帖,唐代人用楷体写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帖的字体的风格受文体的绝对影响。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飞鸣禅院言子我在樱花下坐了很久,坐在青石板路上,想象着她花开时的妖娆。我把樱花想象成一棵甘棠,春天里开满白色的花。我想起了诗经里,召伯南行劝农时曾歇过凉的那棵甘棠。从樱花,或是从甘棠下起身

10、,我顺着石级上去,两棵森林一样的大树出现,进门,绕过第一层大殿,到了殿后面的树下。站在山腰,站在殿与殿之间,我也只能仰望两棵古木。问一个正在后檐下翻弄花盆的师傅,说是楠木,一千多年了。树下渺小的我,与这千年古树相比,实在是太年幼了,但我看上去却没有它年轻,疲惫的生命千疮百孔。我在树下停留,享受千年古荫。一起来的那群人,正在罗浮山下享受温泉,成群结队泡在温泉里,嘻嘻哈哈,说说笑笑。安静的古木,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乐趣,他们的乐趣在喧嚣的人堆里,在盖得严严实实的温泉房子里。我在树下,享受着古木的乐趣。享受着静谧的乐趣。飞鸣禅院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抵达绝壁。前面两座大殿,木质结构,最能体现飞鸣禅院的古

11、老,千年古木长在两殿之间。坐在树下,前殿后殿门窗上的木雕,清晰地呈现眼前。藤条、果实、花叶、飞鸟、动物满墙壁。整个板壁的上半部都是雕花镂空,花鸟动物雕刻在“回”字形窗格间,藤条果实雕刻在窗口边沿,栩栩如生,犹如鲁班再世。现在的木匠,恐怕没有人能干这活了,这是一件需要耐心的工程,粗制滥造、急功近利是造不出来的,每一刀都需要细致。几缕阳光,落在雕花门窗上,古老的莲花开放,美丽的鹦鹉鸣唱,晶莹的葡萄成熟,动物们在花枝间奔驰。这古老的慢工细活的木雕艺术,只有古人,只有古代,才能完成。我从飞鸣禅院出来,往西,沿着罗浮山崖,到了一户栽满梨树,梨树上挂果的农家。在农家小坐,继续西行。路上一队小蚂蚁正在搬家,

12、络绎不绝在路上横穿。不知这支自然界看上去弱小其实强大的队伍走了多少路程,嘴里衔着食粮,有的已经在迁徙中献身,活着的没有丢下它们,像衔食粮一样,衔着一具具尸体前行。不少蚂蚁搬完一程,又回来帮后面的蚂蚁,一起用嘴衔着同类的尸体去它们要去的地方。我看着,感动,看了很久,继续西行。一对夫妻,在地上收割油菜,罗浮山崖壁前的这块山坡,大块小块的种满油菜。我坐在路边的草地上,看大地上错落的油菜,看那对夫妻在清澈明亮的天空下一刀一刀收割。如果我跟随那群人进了温泉,就看不到罗浮山下的油菜,看不到一队蚂蚁是怎样衔着食粮衔着同类的尸体搬家的,更看不到飞鸣禅院下的那棵樱花,飞鸣禅院的雕花门窗,千年楠木,恐怕也要与我擦

13、肩而过。我的孤独,让我获得了别人没有的收获。我明白自己的内心需要的是什么。树叶还在山风的拨动下鸣奏。落叶纷飞。优雅、从容、安静。阳光从枝桠间窥视我。前前后后早已无人,整个飞鸣禅院,仿佛只有我一人。山下是公路,是密集的建筑,却听不到一声人间的声响。两棵楠木,如同生长在古代,一千多年来,它们没见过汽车火车飞机工厂街道楼房,一千多年来,它们看见的是风花雪月,阳光雨露,蓝天白云,还有我这样的孤独者。楠木比我幸福,不管世事怎样变迁,外面的世界怎样翻天覆地,它可以一直生活在古代。我羡慕起楠木,可以在这样的禅院,远离喧嚣名利,一直像古人一样生活。一千多年了,楠木有没有伤痛?它似乎不需要倾诉,也不需要安慰,更

14、不需要赞美。任何或褒或贬的言辞,对它都不起作用。它就那样独立着,静默中,长成了大树,长成了森林;长成了可以与苍穹对望,与日月辉映的古木;长成了一把古琴,春夏秋冬,让山风弹奏,让山雨弹奏。想起海浪里的伯纳德风烛残年时对自己说:“感谢上苍使我孤独寂寞!感谢上苍使我孤独寂寞,因为它削除了眼睛所带来的压力,肉体所带来的诱惑,以及所有撒谎和谄媚的需要。” 我坐在古代,对着苍穹上的楠木说:“感谢上苍使我孤独寂寞!”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A“这古老的慢工细活的木雕艺术,只有古人,只有古代,才能完成。”表现了对现代喧嚣生活的否定。B“阳光从枝桠间窥视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表现阳光的温柔与好奇,暗含着游客的稀少。C作者在第段引用伯纳德的海浪中的话,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D本文最后一段意蕴深长,“感谢上苍使我孤独寂寞!”升华了主旨,表达了作者想远离人群,对现代社会的否定。表达对这种优雅、从容、安静生活的向往。E. 本文描写蚂蚁像衔食粮一样,衔着一具具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