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5 专题学习总结课件 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97100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5 专题学习总结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5 专题学习总结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5 专题学习总结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5 专题学习总结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5 专题学习总结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5 专题学习总结课件 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5 专题学习总结课件 人民版必修3(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5 专题学习总结,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网络构建区,知识总结区,方法探究区,网络构建区,返回,知识总结区,线索梳理,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 1.演变过程 (1)春秋战国:创立和发展时期。儒家提倡仁、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显学”,但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2)西汉:改造与独尊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学(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大一统),形成适应专制集权的封建神学体系;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渐成正统,成为后来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3)魏晋至隋唐:进一步改造时期。儒、道、佛纷争与

2、融合,魏晋时儒学玄学化。唐代三教合一,儒学官学化。 (4)宋明:转型与成熟时期。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形成,朱熹集大成,“存天理,灭人欲”,封建伦理精神体系形成。明初理学官学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守仁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5)明清:继承和批判时期。此时出现反专制蒙昧、提倡经世致用的早期启蒙思潮。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强化,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和工商皆本的经济主张,具有时代特色。,2.规律总结 (1)思想内容随形势的变化而“趋时更新”。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决定思想意

3、识的变化。 (3)思想的变化与统治阶级的需要和扶植是不可分割的。,一、儒、法、道三家思想的特点及联系 1.思想特点 (1)儒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路线。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2)法家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实行全国大一统,法家路线能收到奇效。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3)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路线为宜。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传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重点突破,2.相互关系 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在发展中表现出融合趋势。 (

4、1)战国时期,荀子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2)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法学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二、全面认识儒家思想的影响 1.积极影响:儒学是中国数千年来一脉相承的正统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1)以儒学为核心的思想是封建正统思想,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2)儒学成为中华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部分。其勤政爱民和任用贤才的主张、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在现代社会仍有很高的价值。“和为贵”和“君子和而不同”有利于和谐社

5、会的构建,儒家思想至今仍体现着其独特的魅力,显示着其价值。,(3)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主体就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儒家思想至今对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洲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2.消极影响:儒家思想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1)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作为封建文化的载体,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促成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形成。 (2)倡导“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宣扬封建礼教,扼杀人性,负面作用极其明显。,返回,方法探究区,例题 (2015全国高考)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

6、”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解析答案,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干 一明考点:儒家思想的主张。 二抓关键:材料中儒学家对“明君”的赞美。,解析答案,第二步:析选项,答案 C,变式训练 1.(2015山东高考)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解析 题干材料的意思是:统治者不要把水作为镜子,而应当把百姓作为镜子。要求为政者要倾听百姓的呼声,以百姓的反应,检查为政的得失,体现了民本思想,因此

7、C项正确。,解析答案,C,2.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有利于维护家庭稳定,强化亲情关系,这符合儒家伦理中和谐的主张,表明西晋时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解析答案,D,3.(2015福建高考)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

8、德,规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解析 材料强调教化百姓的关键在于“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即只有富足百姓,才可以移风易俗,故C项正确。 材料主旨不仅仅强调教化百姓,弘扬道德,故B、D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培养人才和经世致用的思想,故A项错误。,解析答案,C,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题型特征 材料型选择题具有形式多样、知识覆盖面广、命题灵活等特点。 (1)历史文献类:包括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历史文献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之一,其作为材料的来源,可信度比较高。 (2)文学作品类: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传说、名言警句、口号等。史实是文学创作的来源之一,但文学作品已经对史实进行了加工,有了虚构和夸大的成分,应注意甄辨。 (3)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的文字材料。,解题技巧 (1)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2)注意每段材料出处(包括时间、国别、作者等信息)。 (3)明确材料的主题及蕴含的本质内涵,进行分析判断。 (4)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逐项分析备选项,作出判断。,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