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9课时)物质的跨膜运输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38360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4.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9课时)物质的跨膜运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江苏专版)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9课时)物质的跨膜运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江苏专版)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9课时)物质的跨膜运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江苏专版)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9课时)物质的跨膜运输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江苏专版)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9课时)物质的跨膜运输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9课时)物质的跨膜运输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9课时)物质的跨膜运输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版 生物,第9课时 物质的跨膜运输,考点一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一、渗透作用 1.概念:水分子从溶质分子相对 的区域,通过细胞膜等结构向溶 质分子相对 的区域扩散的现象。 2.渗透作用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具有一层 ;半透膜两侧 的溶液具有一定的 。 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较少,较多,半透膜,浓度差,(2)现象 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 1.条件: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 2. 3.现象,考点二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种类 跨膜运输 2.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高低,否,需要,否,低高,需要,是,3.主

2、动运输的意义 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 ,排出 的物质。 二、大分子物质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胞吞作用(也叫内吞作用) (1)过程:大分子物质和颗粒性物质附着在细胞膜上,由细胞膜 形成小囊,这些物质就被包入小囊内,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脱离下来形成 ,进入细胞内部。 (2)实例:白细胞吞噬病菌、变形虫吞食有机物颗粒。,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内陷,囊泡,小,2.胞吐作用(也叫外排作用) (1)过程:有些物质在细胞膜内被一层膜所包围,形成 ,小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囊泡膜能与细胞膜 在一起,小囊泡逐渐移到细胞表面,并且向细胞外张开,使内含物质排出细胞外。 (2

3、)实例: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考点三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 一、实验原理 1.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透过,而 不能透过。 2.细胞液可以与外界溶液形成 ,这样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就构成了一个渗透系统。 3.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小囊泡,融合,蔗糖等大分子,浓度差,二、方法步骤 1.制作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玻片标本。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注意紫色 的相对大小和 的分布情况。 3.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上 ,在另一侧用 吸引。重复多次,使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4.用低倍镜及时观察,注意 的体积变化、细胞的大小变化。 5.像滴加蔗糖溶

4、液一样,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上 ,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多次,使细胞浸润在蒸馏水中。 6.再用低倍镜及时观察,同样注意 的体积变化、细胞的 大小变化。,大液泡(中央液泡),细胞质,0.3 g/mL蔗糖溶液,吸水纸,紫色大液泡,蒸馏水,紫色大液泡,1.(2013江苏单科,16C)适应高渗环境的动物可排出体内多余的盐。 ( ) 2.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不属于胞吐作用。 ( ) 3.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作用。 ( ) 4.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属于胞吐作用。 ( ) 5.植物根系吸收各种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相同。 ( ) 6.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5、主要依靠渗透作用。 ( ) 7.水盐调节中,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不需要膜蛋白。 ( ) 8.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更有利于质壁分离现象的观察。( ),9.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 ) 10.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 ) 11.相对细菌和植物细胞而言,动物细胞离体培养更需关注培养基的渗透 压。 ( ) 12.在神经细胞上动作电位产生与膜电位恢复过程中,Na+流入和排出都是 主动运输。 ( ) 13.将人的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的原因是蒸馏水大 量进入红细胞。 ( ) 14.抑制细胞呼吸对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转运速

6、率均有影响。 ( ),突破一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渗透作用) 1.概念:水分子从溶质分子相对较少的区域,通过细胞膜等结构,向溶质分子相对较多的区域扩散,这一现象称为渗透。如装置A的漏斗中的液面上 升。,2.渗透作用发生的两个条件 (1)具有一层半透膜(或选择透过性膜)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一定的浓度差,3.渗透作用模型和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的比较 易混辨析 常见渗透装置图分析,(1)若S1溶液浓度大于S2,则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上升;若S1溶液浓度小于S2,则情况相反,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下降。 (2)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

7、的液面差h,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压强,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知能拓展 水分子既能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移动,也能从高浓 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移动。只是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移动的水分 子数量相对较多。 渗透现象中,水分总体上是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此处溶液浓度的高低指的是单位体积中溶质分子数量的多少,也就是物质的量浓度(摩尔浓度),而不是质量分数。,4.动植物细胞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1.巧断不同溶液浓度大小,2.探究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以碘和淀粉为例),知能拓展 (1)渗透系统适用于比较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液浓度的大小。 (2)

8、两溶液中的水分子进行双向运动,我们只是观测出由水分子双向运动的差异所导致的液面改变。 (3)溶液浓度指摩尔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如10%葡萄糖溶液和10%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但10%蔗糖溶液的摩尔浓度小,故水由10%蔗糖溶液向10%葡萄糖溶液移动。,考向一 以渗透装置为依托,考查渗透作用原理 1.(2016江苏宿迁三校学情调研,13,2分)如图表示一中间隔以半透膜(只允 许水分子通过)的水槽,两侧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然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在加入麦芽糖酶前后a、b两侧液面的变化是 ( ),A.加酶前a侧液面上升,加酶后b侧液面上升并高于a侧液面 B.加

9、酶前a侧液面上升,加酶后b侧液面上升并等于a侧液面 C.加酶前后a、b两侧液面不变 D.加酶前a、b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b侧液面上升并高于a侧液面 答案 D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 目。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渗透压相等,但加入麦 芽糖酶后,麦芽糖分解,使得b侧溶液的渗透压增大,水分由a侧向b侧转移。,考向二 结合渗透作用的原理,考查渗透作用的应用相关知识 2.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 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本尼迪特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0、。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 答案 (1)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 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吸取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本尼迪特试剂,水浴加热,观察A、B试管内有无红黄色沉淀 (2)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均有红黄色沉淀,则蔗糖 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无红 黄色沉淀、B试管内有红黄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解析 实验目的是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是否能透过半透膜。由提供的 实验材料可推知实验原理:

11、蔗糖的水解产物如果能透过半透膜,则由于渗透 作用,两边的液面差会缩小,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水浴条件下会出现红黄 色沉淀;否则,两边的液面会因为蔗糖的水解使b管内溶质分子数增加而液 面差加大,且检验时a管内溶液无红黄色沉淀。设计实验步骤时重点考查 无关变量的控制,如两侧加入等量的蔗糖酶,水浴控制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等。,突破二 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分析与判断 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离子和小分子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2)大分子的膜泡运输,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2)氧气浓度,(3)温度 温度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因而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12、尤其是因影响了细胞呼吸的速率对主动运输速率的影响更为明显。 易混辨析 (1)胞吞和胞吐不是跨膜运输,胞吞和胞吐是借助于膜的融合 完成的,与膜的流动性有关,是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消耗 能量。,(2)物质进出细胞核并非都通过核孔。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 细胞核的通道。 (3)Na+、K+等无机盐离子一般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但也可通过协助 扩散(或离子通道)进出细胞,如神经细胞维持静息电位时的K+外流和形成 动作电位时的Na+内流。 (4)植物吸收水分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而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因此可以说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1.物质进

13、出细胞方式的判断方法 (1)根据分子大小与是否需要载体、能量 (2)根据运输方向: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3)兴奋产生与传导过程中Na+、K+的运输方式判断 由于细胞外Na+浓度高,细胞内K+浓度高,因此静息时K+外流和兴奋时Na+ 内流的运输方式都是被动运输。 细胞维持膜外Na+浓度高,膜内K+浓度高,需要不断吸K+排Na+,此种运输方 式为主动运输。,2.探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探究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 (2)探究是自由扩散还是协助扩散,考向一 借助图示考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2015江苏苏、锡、常、镇一模,4,2分)如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 运输过程

14、中的作用机理。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氯离子在CFTR蛋白协助下通过主动运输转运 B.氯离子跨膜运输是由膜上磷脂分子和CFTR蛋白决定的 C.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影响氯离子的跨膜运输,D.水分子与氯离子在运输过程中的耗能差异是两者跨膜运输重要区别之 一 答案 B 分析图解,可见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A正确;因为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因此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影响 氯离子的跨膜运输,C正确;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区别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D正确。,考向二 借助图示考查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

15、因素的相关知识 2.(2015江苏第一学期期中联考,6,2分)如图14为表示物质浓度或O2浓度与 物质跨膜运输速度间关系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1与3表示,则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 B.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2与3表示,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C.限制图中A、C两点的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同,B、D两点的限制因素 有共同点,D.将图2与4的曲线补充完整,曲线的起点应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 答案 D 图1所示的物质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图2所示的物质运输方 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3所示的物质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 散,图4所示的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出细胞的方式为协助 扩散或主动运输,故A、B正确;限制A、C两点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物质浓度 和氧气浓度,而限制B、D两点的共同因素为载体蛋白的数量,故C正确;当 氧气浓度为零时,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故图4曲线的 起点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