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32562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纲解读,知识储备,试题探析,典题例解,综合训练,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考纲解读,(2016广东)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9分),考题探析,(一)真题呈现,亭林先生,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选自清朝艺苑),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考点:词语理解) A.手不释书/即书诗四句 B.若与平生所闻不合/烨然若神人 C.必无所

2、疑乃已/惧其不已也 D.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孙权据有江东,C,(A.书籍,书卷/写,题写;B.如果/像,好像; C.停止(作罢)/停止;D.骑,坐/ 占据,占有,据守。),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考点:断句) 呼 老 兵 诣 道 边 酒 垆 对 坐 痛 饮 咨 其 风 土 考 其 区 域。,/,/,/,3.根据选文,概括亭林先生“所诣渊涵博大”的原因。(3分)(考点:内容理解、写作意图),(1)勤奋好学;(2)注重实地考察;(3)治学严谨;(4)学习专注。(任意答对三点即可),(2015广东)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9分),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

3、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原:原国。卫:卫国。,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考点:词语理解) 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A,(A. 约定;B. 攻克/下达;C. 粮草/餐

4、;D. 投降,投靠/归宿),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考点:断句) 不 去 是 亡 吾 信 也 得 原 失 信 吾 不 为 也,/,/,/,3.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考点:内容理解、写作意图),示例:(1)赞成。“罢兵而去”表现了晋文公讲信用(恪守诚信),(2分)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1分)(2)反对。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2分)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1分)(3)我们要辩证地看,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1分):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

5、1分)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后得原国,实属侥幸。(1分),(2014广东)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9分),祁黄羊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6、考点:词语理解) A.其谁可而为之/或异二者之为 B.解狐非子之仇邪/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C.国无尉/去国怀乡 D.孔子闻之曰/不求闻达于诸侯,B,(A. 任用、胜任/指前述两种心理活动;B. 你,您; C. 国家/国都;D. 听说、听到/闻名、扬名),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考点:断句) 善 哉 祁 黄 羊 之 论 也 外 举 不 避 仇 内 举 不 避 子。,/,/,/,3.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3分) (考点:内容理解、人物评析),一是因为祁黄羊大公无私,“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2分)二是因为晋平公从善如流,知人善任(或听从祁黄羊的建议,任用

7、解狐和祁午)。(1分),(2013广东)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题。(10分),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释】鹬(y):一种水鸟。箝(qin):夹住。喙(hu):嘴。,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考点:词语理解) (1)赵且伐燕( ) (2)以敝大众( ),将要,使劳苦,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

8、现代汉语。(3分) (考点:翻译句子)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的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 (考点:内容概括、感悟启示),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蚌相争、鹬蚌相持)。 (1分)启示: 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1分),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考点:内容理解、人物评析),(1)从苏代的角度看: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于接受。(1分)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1分)(2)从惠王的角度看

9、: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1分),广东省中考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特点,(二)综合探析,题型一:词语解释,题型妙解,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词汇积累,要求理解的词语出自文段中,但会联系到教材课文中的句子。此题型是2014年开始课外文言文阅读新考查的题型。,【示例】(2016广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手不释书/即书诗四句 B.若与平生所闻不合/烨然若神人 C.必无所疑乃已/惧其不已也 D.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孙权据有江东,【参考答案】C(停止)(A.书本/写;B.如果/像;D.坐着/占据),一是代入法,把原句中该词语的意思代入另一个搭配句中,看是否解释得通,以

10、判断异同。 二是排除法,根据记背分析比较,排除异类选项。 三是词性法,即根据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词性,也能够判断两个词的意思是否相同。,【解题妙法】,题型二:文言断句,【示例】(2016广东)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呼 老 兵 诣 道 边 酒 垆 对 坐 痛 饮 咨 其 风 土 考 其 区 域。,【参考答案】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文言断句题可遵循以下的规律来答题: 理解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通读全文,明白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

11、译以理解文段大意。,【解题妙法】,借助标志词断句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句首发语词:“善哉”“夫”“盖”“其”“然”“则”“然则”“岂”“安”“既”“既而”“故”“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等词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都要断开。,句尾语气词:“者”“也”“欤”“哉”“乎”“耳”“焉”“耶”“矣”等词常用于句末,一般

12、可以在其后面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其他词语: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前后一般就不断句。如果“而”字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就应断开。,借助语法结构断句 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借助修辞断句 对偶、对比和排比句式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这类句子要在对偶、对比和排比句间用逗号或分号断句,最末用句号。,根据专用名词断句

13、 人名、字号、时间、地名、年号、官职名、朝代名、事物名等专用词,经常用于句子的开头或结尾,可以作为断句(标点)依据。,【示例】(2013广东)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题型三:翻译句子,【参考答案】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翻译的原则:直译+意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的方法:可概括为“五字法”,即:留、补、调、换、删。,【解题妙法】(与课内文言文的文言翻译题一样),【具体方法】 (1)保留法: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词和古今同义词,在翻译时可保留不译。 (2)替换法:对古今

14、异义词(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变化,通假字,活用词)不能简单地用今义当古义,要注意先替换,后翻译。 (3)调序法:对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倒装句)或特殊语序,必须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加以调整,然后翻译。 (4)增补法:把原文中省略的成分(省略句)增补出来,使译句完整、通顺、明确。 (5)删减法:对文言文中仅有语法作用而无实际意义词可弃之不译。这些词包括:发语词、音节助词、主谓之间的虚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加强语气的词、表句中停顿的词、表恭敬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示例】 (2016广东)根据选文,概括亭林先生“所诣渊涵博大”的原因。(3分),题型四:内容理解,【参考答案】(1)勤

15、奋好学;(2)注重实地考察; (3)助学严谨;(4)学习专注。(任意答对三点即可),内容分析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答题。 1.提取法。将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句,摘取出来,作为概括性文字。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 (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 2.组合法。先概括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的词语,然后再进行组合。组合的重点要放在文章总说段的主干,文章或者文段各个层次的起始句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 3.自写法。基本上用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适用于那些提炼文章中心、概括文章风格、概括作者观点、简述故事情节、给文章加上标题等方面的概括性题目。,【解题妙法】,【示例】 (201

16、0广东)请各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主要特点。(2分) (1)盗贼: . (2)于成龙: .,题型五:评析人物,【参考答案】(1)狡诈贪婪(利令智昏) (2)破案如神(才智过人,机智果断),1.从正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就是通过文本中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等的重点语句,分析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2.从侧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或景物烘托的方法来突出主要人物。,【解题妙法】,【示例】 (2015广东)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题型六:阅读启示,【参考答案】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解答阅读启示题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紧扣原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