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531747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5.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8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广东省2018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广东省2018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广东省2018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广东省2018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8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8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考点梳理,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分类,三条特殊光线,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实像、虚像,眼睛和眼镜,眼睛成像原理,近视眼、远视 眼及其矫正,分类,厚,薄,薄,厚,会聚,发散,不变,温馨提示:透镜对光的作用是会聚还是发散,不是看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是否相交,而是看光线经过透镜后与原来的传播方向相比是相互“靠近”还是“远离”了.,三条 特殊 光线,光线 透镜,平行于主光轴,通过焦点,过光心,凸透镜,凹透镜,记忆口诀:一倍分虚实,二倍分大小;虚像同立,实像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见实验突破,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

2、用,实,照相机,倒,等大,实,放大,倒,实,投影,不成像,正,放大,虚,实像、虚像,眼睛和眼镜眼睛成像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_的实像.,能,不能,凸透镜,缩小,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强,前方,弱,后方,凹透,凸透镜,例 1 (2016揭阳)如图所示,小夏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 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D.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 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

3、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C,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0年2考),一,重难点突破,【解析】由题图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而幻灯机是根据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小,蜡烛应远离凸透镜,故B错误;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向上移动,故C正确;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毛玻璃板,故D错误故选C.,例 2 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透镜,它的成像与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相似,所成的是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_(选填“远”或“近”)些,近,凸,照相机,缩小,2f,【解析】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经过摄像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与之相同,此时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故要使像大一些,人离镜头要近一些,归纳整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静态成像规律,2. 动态成像规律: 动态1:物距在一倍焦距外uf:,动态2:物距在一倍焦距内uf:,例 3 (2016揭阳)如图是射向凹透镜的两条光线,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

5、线,透镜作图(10年5考),二,【解析】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答图所示,例 4 如图所示,根据光路在方框内填上合适的光学元件,【专题链接】其他试题见专题一类型6、7,命题点: 1.实验环境应该较暗(目的_) 2015.17(1) 2. 凸透镜的选取(结合凸透镜的焦距和光具座的长度来决定)2012.21(1) 3. 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在光具座上的顺序依次是:_、_、_)2015.17、2010.17(2),实验突破,光屏,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蜡烛,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一,4. 实验前先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

6、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_) 5. 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光路具有_性(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后,仍能成清晰的像) 6. 焦距的测量及判断(用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点,测出亮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2014.17(1) 7. 蜡烛可以用发光二极管代替(目的:_),让所成的像稳定并容易对比大小,让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可逆,8. 物体在各个区间段所成像的特点及相关应用(见P17考点梳理)2015.17(2)、2014.17(3)、2007.16(1) 9. 一倍焦距内眼睛观察像的位置(一倍焦距内成_、_的虚像,所以应在_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10.

7、物、像、光屏、透镜移动的变化规律(见P17考点梳理)2014.17(4)、2012.21(2)、2010.17 11. 光屏上找不到清晰的像的原因(_)2014.17(2),蜡烛在焦点以内,正立,放大,蜡烛,12. 遮住凸透镜一部分,光屏上的像只会变暗,但还是一个完整的像(凸透镜被遮住一部分,减少了凸透镜的透光面积,因此像变暗,像的性质不变)2015.17(4) 13. 凸透镜前加透镜时像的变化(加_透镜:像距变小、像变小;加_透镜:像距变大、像变大) 14. 蜡烛变短时透镜的调整(当蜡烛燃烧变短,透镜应向下调节,使蜡烛和透镜在同一个高度)2015.17(1),凸,凹,例 (2016齐齐哈尔)

8、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2)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_移,光屏向_移(以上两空选填“左”或“右”);此时,把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 (3)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小华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4)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选填“上”或“下”)方移动,照相机,右,

9、右,能,完整,上,【解析】此题为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根据题图可以看出:物距远大于像距,因此可知所成的像为缩小的像,像能成在光屏上,说明是实像,实像一定是倒立的,因此和照相机的原理相同; (2)根据“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要使像变大,蜡烛应靠近凸透镜,光屏应远离凸透镜;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可知,此时把光屏和蜡烛位置互换,能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用不透明的纸板遮挡透镜一部分,也仍有无数条光透过透镜,所以在光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会变暗一些; (4)实验时,蜡烛变短,根据物与像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规律,像将向上移动,补充设问 (1)如图甲所

10、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_(选填“亮点”或“亮环”)由图甲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10.0,亮点,(2)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_上,目的是_ (3)如图乙,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0 cm刻度线处,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照相机,同一高度,让烛焰的像在光屏中心,左,缩小,(4)在(3)问的基础上,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在凸透镜位置不变时,

11、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幻灯机,倒立,远离,(5)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 cm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此时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 (6)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蜡烛放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正立,不能,放大镜,(7)根据现有实验工具,可供选择的透镜有:A(焦距15 cm)和B(焦距50 cm),则应选择_透镜 (8)在得到清晰的像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9)在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小华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20 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cm.,能,10,A,(10)在实验中,小华将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远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