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中国现代史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86507115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中国现代史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中国现代史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中国现代史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中国现代史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中国现代史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中国现代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中国现代史(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2课时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3课时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14课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时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第三单元 中国现代史,第三单元 中国现代史,第11课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1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成立和巩固,第11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1 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毛泽东,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第11课时 考点聚焦,新中国,第11课时 考点聚焦,归纳整理,第11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2 西藏和平解放,1951,和平解放,第11课时 考点聚焦,特别提示

2、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的有关史实 (1)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8 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2)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3)清朝时期,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1727年,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第11课时 考点聚焦,(4)1951 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协议

3、,西藏得以和平解放。 (5)1959 年,西藏地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第11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3 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彭德怀,第11课时 考点聚焦,第11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4 土地改革,1原因:(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2)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2时间:1950_年底。 。 4措施: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第11课时 考点聚焦,5颁布文件(法律依据):_。 6结果:到1952

4、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_。 7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第11课时 考点聚焦,特别提示 (1)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是巩固了新生的政权(2)土地改革只是变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并没有改变土地私有制。,第11课时 拓展提升,1中国现代史分为哪四个阶段? (1)1949 年我国建立起来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一直到1956 年前。 (2)1956 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56196

5、6年是十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3)19661976 年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4)1978年以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11课时 拓展提升,2请说明新政协与旧政协的区别。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新政协”,是因为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也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但由于蒋介石一心想打内战,所以很快政协会议的决议被撕毁,内战爆发。1949年召开的这次政治协商会席了会议,有别于旧政协。,第11课时 拓展提升,3请说明地主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区别。 在封建社会,地主阶农民土地所有制简单地说就是土地归农民私有。不管是地主土地所有制还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都属

6、于私有,这两种土地所有制的最大区别就是存不存在剥削。,第11课时 应用示例,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 农民协会接收,统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第11课时 应用示例,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民生问题。材料一集中体现“民生主义”思想的是平均地权;材料二出自新中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民生问题的内容都关心的是农民的土地问题,材料一所述的民生主义政治目标最终没有实现;材料二所述情况在土地改革中得到落实,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最终废除。,请回答: (1)材料一集中体现“民生主义”思想的是哪一点?材

7、料二出自新中国哪一法律文件? (2)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民生问题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结局如何?,第11课时 应用示例,答案 (1)平均地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都关心的是农民的土地问题。材料一所述的民生主义政治目标最终没有实现;材料二所述情况在土地改革中得到落实,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最终废除。,第12课时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2课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2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1 “一五”计划(19531957 年底),重工业,工业化,第12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2 1954 年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制定会议:1954 年9 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内容:坚持_

8、,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人民民主专政,第12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3 三大改造(19531956 年底),1农业、手工业改造,(1)原因:农业、手工业落后,无法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的道路。 (4)性质:社会主义改造。,第12课时 考点聚焦,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首先采取_,再创举性地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 3结果:1956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不足: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

9、点。,公私合营,第12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4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1956年),(1)时间:1956年。 (2)主要内容:指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_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大会还指出了当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意义: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农业国,第12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1 虎门销烟(1839 年6 月),2失误,(1)表现:1958年_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

10、)“大跃进”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第12课时 考点聚焦,(4)影响:这是党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5)全面调整:1961年延伸 失误的原因和教训 (1)原因: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2)教训: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考点聚焦,3建设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2)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

11、、“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第12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5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1起因: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2发动:1966 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3老一辈革命家和人民的抗争:二月抗争。 4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第1讲 考点聚焦,5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从危难中挽救了中国社会

12、主义事业。 6影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基本上没有提高。,第12课时 考点聚焦,拓展延伸 “文化大革命”教训 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健全民主与法制,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逐步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坚持民主集,第12课时 拓展提升,1“一五”计划实施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1)祖国大陆实现了解放,各族人民空前团结。 (2)新生的人民政权得以巩固。 (3)国民经济获得了恢复和发展,为国家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 (4)抗美援朝战争即将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有了相对稳定的国际和

13、国内环境。 (5)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党和人民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建设经验。 (6)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经验。,第12课时 拓展提升,2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有重工业,党和人民迫切希望改变国家工业落后的面貌。 (3)苏联模式的影响。 (4)严峻的国际和国内环境,迫切需要建立强大的国防。,第12课时 拓展提升,3为什么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 (1)1949 年我国建立起来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2)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虽然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经济仍占有很大的比重。 (3)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领域里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成分,改造非社会主义成分,把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 (4)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历史性胜利的重要标志。,第12课时 拓展提升,4请说明农业合作社与人民公社的区别。 农业合作社是把农民土地所有制改为集体土地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的标志;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制程度高,实际上是追求平均主义,它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失误。,第12课时 应用示例,例1 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走向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