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446148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课件 新人教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学 目 标,一、了解“公车上书”的概况及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 二、掌握戊戌变法的时间、推行变法的代表人物及主要内容; 三、理解戊戌变法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自 学 指 导,请同学们看第32页到第34页本课内容(包括小字),划出重要句子,思考下列问题:,1.简述“公车上书”的背景、时间、概况、结果及意义; 2.维新派政治团体是如何形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3.面对康有为三次上书,光绪帝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 4.“戊戌变法”的时间及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这次变法又叫“百日维新”? 5.“戊戌变法”的结果如何?原因是什么?,8 分钟后请同学们根据书本回答,比谁看得快、说的准。

2、,一. 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康有为 梁启超,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二. 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中外纪闻 (宣传工具),强学会 (集会演讲),政 治 团 体,北京强学会旧址,三. 光绪帝接见康有为,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光绪帝被康有为的言词感动,亲自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决定变法。,?,光绪帝为什么要支持变法,四. 高潮百日维新,1898年6月9月,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

3、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等,局限性,进步性,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没有涉及议院、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采取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五.失败,戊戌政变,1989年,清朝的大权掌握在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手中,光绪帝没有实权;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谭嗣同(1865-1898),湖南浏阳人,1898年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变法。后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本课总结: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

4、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序幕 公车上书 政治团体形成 中外纪闻、强学会 高潮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光绪帝) 失败 戊戌政变(慈禧) 性质 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 思想解放运动,戊戌变法,本 课 小 结,课堂练习,1.下列哪个条约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了“公车上书” (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亲自接见康有为,并让康有为全面筹划维新变法的皇帝是 (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3.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措施的是 ( ) A.裁汰冗官 B.鼓励私人办厂 C.筹

5、建海军 D.训练新式军队 4._年,“_”(事件)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了万国公报,后改为_,作为_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5.戊戌变法从_年_月到_月,历时_天,因此史上又称它“_”。,1. 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2. 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3. 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维新派没掌握军队,又没有发动群众,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死得值得,因为他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着后人继续斗争。,家庭作业,预习要求,完成导、学、练第7课,预习第8课,了解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史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