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 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65175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 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 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 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 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 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 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 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 新人教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考试要求|,1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等都是碳的单质,了解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掌握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4初步学会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5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 点 聚 焦,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考点1 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1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无,正八面体,最硬,装饰品,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续表),深灰,导电,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注意】 金刚石、石墨、C

2、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的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 (金刚石中碳原子排列成正八面体结构,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呈片层结构,C60中碳原子的排列呈足球状结构)。,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碳原子,稳定,2,2CO,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注意】 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红色,浑浊,2,2CuCO2,CuO,C,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考点2 碳的氧化物,无,无,干冰,无,无,大,略小,第7

3、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续表),CuCO2,H2CO3,CaCO3H2O,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注意】 CO有剧毒,在做实验时,应特别注意尾气的处理;用煤等含碳燃料燃烧时,一定要保持室内通风,防止CO中毒。,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考点3 二氧化碳的制取,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由_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_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_,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由气体的_决定。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_收集。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用_收集;密

4、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用_收集。,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高锰酸钾,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密度及溶解性,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_。 (2)原理: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注意】 长颈漏斗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以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4) 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_,则说明二氧

5、化碳已经集满。 (5) 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_,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6) 不能选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来制取CO2,这是因 为H2SO4与CaCO3反应生成微溶的CaSO4,CaSO4会覆盖在CaCO3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不能选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来制取CO2,若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来制取CO2,会导致浓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混入产生的CO2内,造成气体不纯。,火焰熄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利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

6、体验考试,4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比较,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考点4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及温室效应,氧气,二氧化碳,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2温室效应 (1)概念:大气中的_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 (2)危害:全球气候_,两极冰川_,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3)防治措施:减少使用_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如_、风能、地热能等;大力_、禁

7、止乱砍滥伐。,二氧化碳,变暖,融化,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植树造林,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易错点归纳】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2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使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有碳酸生成,易误认为是二氧化碳本身使石蕊溶液变红。 3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易误认为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4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易被学生误认为有毒。 5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是“能”溶于水而不是“易”溶于水;一氧化碳的毒性是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而不是物理性质。,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类型一 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例1 2014淮南金刚

8、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黑色固体 B在氧气中燃烧时只能生成二氧化碳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性质也不完全相同 D在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C,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解析 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石墨是深灰色固体,故A选项说法错误;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B选项说法错误;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性质也不完全相同,故C先项说法正确;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在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9、故D选项说法错误。,听课笔记 _ _,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类型二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例2 2013苏州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B,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解析 二氧化硫是引发酸雨的“罪魁”,而不是二氧化碳,故A错误; 干冰升华吸收热量,所以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故B正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C错误; 二氧化碳无毒且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

10、二氧化碳能制作碳酸饮料,故D错误。,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听课笔记 _ _,方法点拨 熟练掌握二氧化碳的各种性质及用途,并且要注意与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区分开。,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类型三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_(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 _。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_,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c,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

11、应生成碳酸,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用E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胶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时_,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_,化学性质_。,Ca(OH)2CO2=CaCO3H2O,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解析 (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c相连,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的验满方

12、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紫色石蕊是溶液由紫色变成为红色。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听课笔记 _ _,(4)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类型四 碳循环与温室效应,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1)含碳单质的矿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_。,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听课笔记 _ _,第7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聚焦,考试探究,体验考试,1自然界中有几千万种含碳物质,并循环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 B森林的减少对碳的循环没有影响 C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没有间隔 D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静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