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48464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一 个人收入的分配 基础知识 1.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资料所有制 决定分配方式。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 公有制 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 配的基本原则。 (2)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资料公有制 是实行按劳分,考点清单,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 发展水平 ,是实行按 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 性质和特点 ,是 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 ,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 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

2、社会地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 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 资本 、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 配。,4.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 相对平等 ,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 要。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 在要求,是实现 共同富裕 的体现。 (3)怎样才能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是实现公平分配的根本途径。 第二,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

3、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 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第三,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 增长的同时实现 居民收入 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 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第四,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 5.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效率强调的是资源有效利用的程 度,公平侧重于收入分配相对平等。 (2)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 物质前提 。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重点突破 全面认识收入分

4、配公平,拓展延伸 正确认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2)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 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 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完善按 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 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易错辨析 【易错1】工人的工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分析 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 工人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属于按生产 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 【易错2】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

5、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农民转 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分析 我国农村的所有制形式是集体所有制,因此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 经营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 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易错3】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 入都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 分析 合法的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各种劳动报酬, 包括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合法的非劳 动收入是指通过劳动以外的其他合法途径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按资 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 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

6、合法收入,但不是劳动收入,而是 非劳动收入。 【易错4】按劳分配是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与非 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 分析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按劳分配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说法是正确的。鼓励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资 本、技术、土地、管理等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 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 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按生产要素分配既可以与非公有制经济相适应,也可以与公有制经 济相适应。 【易错5】收入分

7、配公平是指收入分配没有差距 分析 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 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 主义有根本的区别,收入分配没有差距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易错6】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同等富裕 分析 实现共同富裕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根本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但共同富裕不等于 同步、同等富裕。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鼓励一部 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和 帮助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易错7】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国民收入再分配注重公平

8、的表现 分析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的,物质生产部门创 造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分解为三部分:以税金的形式上缴国家,形 成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以利润的形式留给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以工,资的形式发给劳动者个人,主要用于个人消费。因此,提高最低工资标 准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表 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财政对低收入者的补助标准属于国民收 入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表现。,考点二 国家收入的分配 基础知识 1.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 筹集起来 的资金。根 据国家筹集资金的渠道,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

9、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 经济发展水平 和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 分配和使用 。按照具 体的用途,财政支出可以分为 经济建设 支出,科学、教育、文 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4)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 支出略有 盈余 ,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 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2.财政的作用 (1)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 合理配置 的作用。 (2)财政与宏观调控: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 平稳运行 的

10、作用。 (3)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国家财政是促进 社会公平 、改善人民生 活的物质保障。,重点突破 财政的作用,拓展延伸 比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易错辨析 【易错1】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分析 财政收入增加,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财政 的作用。但财政收入受分配政策的影响,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 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 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 不利影响。 【易错2】财政赤字越少越好 分析 财政赤字过多,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有可能引发通 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发展。但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通过增发国

11、债,扩大 财政赤字搞建设,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易错3】财政收支平衡就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 分析 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当然属于财政收支平衡。但受多种因素的 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 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易错4】财政收入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财政支出是社会总供给的 一部分 分析 财政收入代表着国家可以支配的商品,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 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增加社会总供给;财政支出会形成货币购买力,是 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增加财政支出会扩大社会总需求。,考点三 征税与纳税 基础知识 1.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

12、: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 政治权力 ,依 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 无偿性 和固定性的特 征。 (3)我国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 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目前在我国, 增值税 和 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2.依法纳税 (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我国违反税法的行为有 偷税 、欠税、骗税、 抗税 等。 (3)公民在自

13、觉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还要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重点突破 比较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拓展延伸 比较违反税法的四种表现,易错辨析 【易错1】税收具有固定性,税率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分析 税收具有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 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不经国家 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不是不能改变,国家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 状况通过修改税法调整税率。 【易错2】我们每个人购买的商品中都包含了税,因此每个人都是纳税人 分析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一个 人能否成为纳税人是由税法的规定以及单位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 定的。负税人是

14、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我们每个人购买的商品,中不一定包含税,即使我们购买的商品中包含税,我们也是负税人而不 是纳税人。 【易错3】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是骗税行 为 分析 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是偷税行为。 骗税则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骗税主要表 现为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易错4】树立纳税人意识就是要自觉履行依法诚信纳税义务 分析 树立纳税人意识,既包括自觉履行依法诚信纳税义务,也包括积 极行使纳税人权利,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 用。,方法1 经济生活传导类试题解题方法 题型特点 经济生活传导类试题是近年来

15、高考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试题类型。此 类试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题干提出经济现象,选项列举出与题干中 经济现象相关的具体事件;然后要求学生把这些事件或按时间顺序,或 按空间方位,或按因果关系等加以排序。二是题干提出经济现象,每个 选项都是与题干中的经济现象相关的一个推导过程;然后让学生判断哪 一个或哪几个选项的推导过程正确。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 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方法技巧,解题方法 解答经济生活传导类试题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 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然后从前往后 推导或从后往前推导。对于较复杂的推导排序选

16、择题无法用“首位判 断法”或“尾项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相 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 步,再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 第三步,把所有选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推导,看哪一个或哪几个选项 的推导正确。传导类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 础知识的前提下,注意备选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 易。,例1 (2018贵州遵义第二次联考,14)某市政府在贯彻落实“共享”理 念时提出:形成市场化机制和效率导向的初次分配格局,在保护劳动所 得方面,应通过“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实际工 资指导劳动力配置作用,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劳 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下列选项的序号按所示方向能实 现这一良性循环的是 ( ),劳动就业增加 市场销量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