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课件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

上传人:【**** 文档编号:86341485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下册课件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课件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课件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课件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课件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下册课件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下册课件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背景分析:学生背景分析:通过调查发现,三年级孩子基本上没有养过蚕,没有直接的养蚕经验,但是通过和别人了解他们知道蚕吃桑叶,蚕会吐丝,蚕会变蛾子,蚕有蚕卵等。三年级学生刚刚进入科学课半年,虽然有观察动植物和记录的经历,但是记录描述等能力还处在入门阶段,所以我们要求不能高,只要能坚持记录就可以,尽可能要求每个孩子坚持记录,但是一个养蚕过程下来,如果有一半的孩子能够坚持下来了就说明成功了。科学概念1、知道蚕卵颜色有紫褐色、黑色、灰色,圆形、上面有凹坑、米粒般小等。2、知道蚕卵里是有生命的,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3、知道蚁蚕如小蚂蚁大小、颜色黑或微棕色、有毛等外部特征。过程与方

2、法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3、用放大镜对蚕卵、蚁蚕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重难点分析:通过观察蚕卵等知道蚕卵孕育着新生命。知道蚕卵是从蚕蛾孵化来的。知道要进行科学记录才能记录下小蚕的生长发育变化,学习坚持长期记录的方法。同时养殖方法也是难点,所以在这里进行了“房子”指导和阅读材料的下发。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

3、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板书设计:形状 猜想 大小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颜色 观察阅读资料:养蚕小窍门教学思路: 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对蚕的了解情况导入新课,让学生不陌生,亲近科学。通过观察图片蚕蛾产卵过程及对卵的观察,让学生知道卵是蚕蛾产的,为后面的蚕的一生的科学概念认识打下繁殖过程的铺垫。然后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认识蚕卵,既学会观察方法,又知道蚕卵颜色是不同的,蚕卵里是有生命的。接下来通过蚕卵里出来的小生命的实际观察 (或图片观察) 认识蚁蚕,再次认识到蚕卵有生命,认识到出生的小蚕是什么样的,通过教师讲解知道如何为小蚕准备一个适宜的房子。通过讨论认识记录表,

4、知道要在喂养过程中认真观察,及时记录。也可以出示以前学生的记录单,日记,调动鼓动学生记录兴趣,从而让学生认识记录的重要性。阅读资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刚开始养小蚕的难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意图一、 导入新课1、出示课前调查,学生写知道蚕会吃桑叶,蚕是白色的,蚕会变蛾子。有同学了解一些关于蚕的知识,知道蚕的生命就是由蚕卵开始的,而且更多同学迫不及待想要养蚕,和小蚕交朋友,从今天开始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养蚕。二、学习新课1、观察蚕卵讲解:1、蚕的生命由蚕卵开始,那你想认识蚕卵吗?出示一张蚕卵。2、如果给你一张蚕卵,你想用什么方法去观察?(看,放大镜看,摸等)3、你想从哪些方面去观察蚕卵?板

5、书:颜色 大小 形状(2)出示记录单,提观察要求:仔细观察蚕卵,把我们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看哪个组的发现多,观察完有时间可以尝试画一个蚕卵。提示:不要忘了填好表头。都完成了也可以观察大屏幕投影上放大的蚕卵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3)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2、让学生自己分组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1)汇报发现。要求:把自己组的发现按表格汇报清楚,表达要完整。最后说一说你们组共有几点发现。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他们发现有哪些和你们的相同,呆会再汇报时就不要再重复。看哪些发现和你们的不同,可得好好学习,看是不是这样,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2)汇报中预计处理:如果

6、孩子说蚕卵和小米粒一样大,或小,或大,追问你确认吗?为什么这样说?然后出示小米粒放在蚕卵旁边放大到屏幕上进行比较,让孩子亲眼观察到小米粒大些,并提示:科学观察也是非常严谨的,要实际动手做,而不是靠感觉说话的。如果孩子出示的数据,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量的,明确量圆直径的方法,及估算圆面积的方法。有说表面是毛的,有说无毛的,让孩子自己再看一眼,表扬孩子观察的仔细。如果汇报蚕卵不同颜色的,讲解:蚕卵确实有白色,白色的我们很多人发现里面空了,是小蚕出去了,还有紫褐色,黑色,灰色等不同颜色,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个秘密,留待你今后观察中自己去发现。小结:同学们有那么多细微的发现,可见你们有一双善于发

7、现的眼睛,给自己鼓鼓掌。3、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1)蚕卵拿到手了,很多同学心里在想:小蚕什么时候出生呀?出生的小蚕什么样啊?老师告诉你,只要温度适宜,这些小蚕很快就会出生了。(2)预测:你认为出生的小蚕什么样?孩子发挥想象进行猜想。板书: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预测(3)观察小蚕:师:那你想不想亲自观察一条刚出生的小蚕到底什么样? 板书:观察师出示小蚕,演示用毛笔刷小蚕,要求要爱惜,动作要轻柔。出示记录表单提观察要求:像刚才一样仔细观察,把发现及时记录在下边的表格里,可以尝试再画一条小蚕。组长领材料:毛笔、培养皿。(4)汇报记录:比一比哪组倾听最好,不重复别人的发现。(汇报内容略)(5)小结:同学

8、们对这么小的小蚁蚕能够细致入微的观察,真了不起!当然我们更该感谢蚕卵、小蚕,为我们带来这么多惊喜,生命多么美丽!每个蚕卵都是一个新生命,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们。4、出生的准备:(1)提问:小蚕就要出来了,我们要为它准备什么呢? 首先要给它一个安定的家。(2)出示两个盒子,一个塑料透明上面有透气孔的,一个薄纸的。你认为哪个盒子更适合小蚕呢?为什么?(保湿、透气、安全)生讨论。(3)出示桑叶、莴苣叶,介绍给学生小蚕爱吃的叶子。演示如何取嫩叶子给小蚕吃。(4)出示养蚕小窍门。小蚕其实是一种比较娇气的动物,我们必须要小心呵护它。课下我们自己好好读一读,遇到问题就去里面找办法。一是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

9、这个活动的重点是为蚕的出生做准备。具体来说要准备一个盒子作为蚕的“房子”,还要在盒盖上扎些小孔。)可以出示一个蚕房子,出示给学生桑叶和莴苣叶。(3)讨论:为什么要在盒盖上扎小孔呢?要求学生明确小蚕需要新鲜空气。(4)课外观察蚕卵的变化; (指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蚕卵的变化。具体来说观察小蚕是怎样孵出的,刚孵出的小蚕是什么样的。用日记形式把它记录下来。)强调:每一个蚕卵都是一个新生命,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惜它。要求学生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思考小蚕的孵化和什么条件有关。(需要一定的温度)三、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想不想知道小蚕将来会什么样?会有哪些变化呢?猜想一下。颜色、长度等。讨论:如何才能

10、让别人知道我们的小蚕确实生长了变化了?出示记录单,让孩子观察、学习记录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养蚕窍门。(看时间安排,没时间就安排课下阅读)教师小结: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 贴近学生生活,展示前概念明确具体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能力和观察兴趣通过观察、听讲解知道蚕卵是有生命的科学严谨的教育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爱生命教育调动仔细观察兴趣有目的观察初步认识蚕与它生存的外部环境关系让学生认识蚕生命的第二个阶段,蚁蚕。关注蚕生存的第二个外部环境条件明确观察重点,观察目的,记录方法从而有效进行观察记录给学生提供必须的养殖方法帮助 根据学生能力兴

11、趣在后面活动中安排拓展研究活动板书设计: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大小 预测颜色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形状 观察 附资料:养蚕窍门小蚕爱吃桑叶。它从卵里一出生就要吃,所以我们要及时用毛笔把它刷到桑叶上,注意动作要轻柔。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也可以用莴苣叶)要新鲜,新鲜好桑叶是鲜亮亮的,不能带一点水给小蚕。采来的桑叶多也可以用保鲜袋放冰箱里,喂时先取出几片在外面,晾一会等没有水了切成碎片或条,再喂给小蚕吃。经常(坚持每一天)清除小蚕的粪便和吃剩的叶子,保持“房间”的清洁。可以先把新鲜叶子放在上面,小蚕会自己爬到新鲜叶子上。如果小蚕太小没有能力爬上去,可先把旧叶子和小蚕清理到另一个盒子,把房子里铺上新鲜叶子,再用毛笔帮助把上面的小蚕刷到新鲜叶子上,盖好盒盖。 注意室内空气清新,换气,小蚕怕喷药,很容易被毒死的。注意采集干净的叶子,先打听下是否打过农药,完全干净的才可以吃。为了照顾好小蚕,请你用恳切的态度请求家长在你不在家的时候帮你照顾小蚕。要求:三年级孩子小,记录难度大,可以有明显变化时再记录。或者一个星期记录两次就可以。最好与班主任合作,班主任正好这时有观察日记的要求,二人合作,有一份记录就可以,注意有数据要求。建议最好让孩子记日记,然后再整理表格,给了表格孩子反而不会记录,会限制他的观察和思维。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