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政治真题按单元分类汇编解析: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上传人:【**** 文档编号:86341183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政治真题按单元分类汇编解析: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中考政治真题按单元分类汇编解析: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中考政治真题按单元分类汇编解析: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年中考政治真题按单元分类汇编解析: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年中考政治真题按单元分类汇编解析: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政治真题按单元分类汇编解析: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政治真题按单元分类汇编解析: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1.(2018四川宜宾)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一节即“第七节监察委员会”。3月20日,大会又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3月23日,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材料表明(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监察委员会行使国家监察职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A.B.C.D.2.(2018四川乐山)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这是( )党在履行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职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表现维护社会

2、公序良俗、实现良法善治的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A.B.C.D.3.(2018浙江衢州)在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由十三届企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没通过。这表明( )A.监察法的颁布能社绝腐败现象 B.我国公民职极行使选举权C.我国实施依达治国的基本方略 D.全国人大具有最高监督权4.(2018广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三条规定,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本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一规定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公民更好表达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建设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增强公民的守

3、法意识和执法水平A.B.C.D.5.(2018广东)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及时把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上升为国家宪法规定。本次修宪( )推动我国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说明我国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为民族复兴提供有力的宪法保障A.B.C.D.6.(2018浙江杭州)读我国宪法修订过程示意图,得出的正确结论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最高决定权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它监督A. B. C. D.7.(2018四川绵阳)2018年4月27日通过的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对歪

4、曲、丑化、亵渎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行为将依法惩处直至追究刑事责任。这表明( )国家为保护英雄烈士提供法律依据亵渎英雄行为都将受到刑事处罚公民有权依法惩罚丑化英雄的行为公民要树立法治观念尊重英雄烈士A.B.C.D.8.(2018湖南郴州)2018年5月24日郴州日报报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郴州市两级法院对各类黑恶势力犯罪行为发动凌厉攻势,依法审理涉黑涉恶案件20件61人,其中对6人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对13人并处没收财产、罚金等附加。,由此可见,扫黑除恶( )是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建设法治郴州的具体表现 可杜绝犯罪,建设平安郴州 对构建和谐郴州具有重要意义 A. B. C

5、. D.9.(2018湖南岳阳)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18年5月8日“暴走漫画”网站播放侮辱烈士的视频,遭到了网友们一致谴责,并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被司法机关查封。该事件说明了()A.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B.凡道德所谴责的行为,都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C.凡道德上的要求,一定是法律上的义务D.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不一定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10.(2018四川成都)我国宪法从1954年诞生至今,一直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下列说法最能体现这一显著特点的是( )A.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

6、服B.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C.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D.法律是治国重器,良法是善治前提11.(2018云南)今年期间,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广大网民积极建言献策。这表明( )A. 我国公民有权直接管理国家事务B.网民建言是公民行使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唯一途径C.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有所增强,积极行使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D.末成年人不能享有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12.(2018山东聊城)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禁

7、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宜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将依法惩处直至追究刑责。从中你读出的正确信息有()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英雄烈士保护法的全票通过,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心声,有利于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英雄烈士保护法给某些“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的行为,划下了不可逾越的法律警戒线A.B.C.D.13.(2018重庆B卷)2018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闭幕会。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进行表决,以赞成2902票,反对41票,弃权9票表决通过了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8、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全国人大行使了立法权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A.B.C.D.14.(2017山东烟台)(节选)【法治中国】“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中国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为进一步加深人民群众对依法治国方略的认知,2017年3月22日,央视微视频工作室推出动画视频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被称为“史上最接地气”的普法教育。【

9、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1)仔细阅读表格文字,根据你的理解,参照示例,在右边空格中填人相应的内容。依法治国新举措依法治国新方针执法者要“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严格执法2016年我国诞生了10部新法,修订了24部法律;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民法典时代。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法治面前谁都不能例外。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审判责任追究标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推进审判公开,提高司法公信力。15.(2018河北)(节选)话说宪法,

10、感悟法治。相关链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第四项是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第七项是审议监察法(草案)。材料二:作为一名人民法官,要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履行职责,做到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法院院长蒋伟材料三:几年前,我进驻旭日村普法。当时,村里乱象频现:基层选举被宗族势力渗透,拉票贿选、使用暴力解决纠纷时有发生。我便从宣讲宪法开始经过努力,情况得到了根本性好转,现在村里的大小事务,都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向辉(1) 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回答权大还是法大,并说明

11、理由。(2) 据材料三推断旭日村发生变化的原因。(3) 概括上述材料及问题共同体现出的法治要求。16.(2018湖南娄底)(节选)【依法治国】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作为国之根本,法之源泉,宪法修改关系全局,影响广泛而深远。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立法活动,也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请从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角度,谈谈我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所发生的变化?17.(2018南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2、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上述讲话过程中,某班同学收集了以下材料:材料一:南京市一些老旧小区,在原先的建造过程中没有安装电梯,老人、儿童上下楼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南京市采取了以下措施:材料二: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异常火爆,给家长、孩子带来沉重的负担。一些非法的校外培训机构为牟取暴利,往往以高强度培训、提前教育等模式,违背教育规律,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对此,社会各方方众说纷坛,争论不休。问题:请仿照材料一中解决问题的三个措施,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18.(2018

13、内蒙古包头)2018年1月10日,在包头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的见证下,新当远的包头市市长向宪法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成,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格尽职中、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又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有人认为:上述材料体现了依法治国方略;也有人认为:上述材料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运用“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评析以上两种观点。19.(2018湖南张家界)材料一: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通过“打虎”行动,每年都有一批贪赃枉法的“大老虎”被绳之以法,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高压态势,对全面实行依法治国产生了巨大的

14、推动作用。材料二:如右图所示,近几年来,部分未成年人对法律视而不见,违法犯罪屡禁不止,公安机关查获的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每年均超过15万人。全国性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已占到犯罪总人数的14左右。 某校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树立法律的权威时,思想品德老师引导学生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要惩治贪赃枉法的高官就行了,与我们青少年无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你结合材料和有关知识说明理由。20.(2018江苏连云港)(节选)材料一:公交车上吃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地铁中给孩子把尿、公园里攀枝折花这一幕幕时常上演的话剧,看似生活中的小节,但实质上折射着个人教养,挑战着社会秩序。材料二:人类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混乱走向和谐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个人对社会秩序的敬畏。今天,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征程中,社会秩序的守护需要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针对材料二,有同学认为:社会秩序的维系,只需人人仰望崇高的道德准则。请你评析这一观点。21.(2018湖南衡阳)(节选)以下展示了与十九大报告相关的资料,请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