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6326956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4.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本帝国主义 为武装侵略中国东北制造的事件.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驻中国东北的军队炸毁了沈阳近郊的一段铁路,不但诬陷是中国军队炸毁的,还诬陷中国军队袭击日军。于是他们炮轰沈阳军事重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更让人羞耻的是,国民党主席蒋介石却下了“绝对不抵抗”的命令,使得卑劣的日军在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沈阳城,四个多月就侵占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日寇的虎狼之心并没有满足,他们又接着逐步蚕食华北,妄图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于是,日本又策划了蓄谋已久的挑衅,发动了“卢沟桥烽火”。,九一八事变:,卢沟桥烽火,同学们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吗?,“烽火”指什么?,“卢沟桥烽火”是什么意思?,卢

2、沟桥在哪里?,卢沟桥烽火,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位于北平南郊的卢沟桥是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烽火,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古代在边境建造的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时则燃火以报警通过山峰之间的烽火迅速传达讯息;古有周幽王为褒姒一笑,博烽火戏诸侯而失信于天下,导致周朝衰败的典故 。 (1) (名)基本义: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 (2) (名)比喻义:战火或战争。也说烽烟。,卢沟桥位于天安门西南十五公里的永定河上,它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多孔联拱大石桥,距今已有八百年历史。,卢沟桥简介,5 卢沟桥烽火,卢 沟 桥,卢

3、沟桥是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占领了我国的东三省,又妄图将魔爪伸向全中国。,“九一八”事变之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重要战略位置。,南京大屠杀:日 军 刺 杀 中 国 人,南京大屠杀:日军在活埋南京市民,侵华日军 的暴行!,听读建议:,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注每一自然段的序号。 5 卢沟桥烽火.mp3,烽,妄,伪,喉,蓄,烽火,妄图,虚伪,咽喉,蓄意,fn,wn,wi,hu,x,我能行,凌,聋,爹,呐,歼,凌晨,耳聋,爹爹,呐喊,歼灭,ln,ln,di,n,jin,我能行,哭爹喊娘 狼狈而逃 抱头鼠窜 万籁俱寂 众寡悬殊 同仇敌忾 猝不及防 鬼哭狼嚎 如火如荼,

4、li,gu,ki,c,t,ho,di,cun,bi,烽火 妄图 伪军 凌晨 呐喊 歼灭 震耳欲聋 蚕食 挑衅,魔爪(zhu zho ) 咽(yn yn)喉 明晃晃(hung hung),你会读吗,卢沟桥烽火,万籁俱寂 众寡悬殊 哭爹喊娘 同仇敌忾 恼羞成怒 狼狈而逃 如火如荼 鬼哭狼嚎 猝不及防,烽火 妄图 伪军 咽喉 凌晨 呐喊 歼灭 挑衅,读一读,蚕食:,象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占。,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蓄谋已久:,心里早就有这种计谋(指坏的方面),很久了。,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恼羞成怒:,由于羞愧怨恨而发怒。,众寡悬殊:,众:多。寡:少

5、。悬殊:相差很远。双方人力多少相差很大。,同仇敌忾:,忾:愤恨。敌忾:对敌人的愤恨。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震耳欲聋:,欲:快要。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猝不及防:,猝:突然,出乎意料。出乎意料,来不及防备。,抱头鼠窜:,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相。,夜以继日:,日夜不停。多用以形容人勤奋。,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要求: 1、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用笔划出文中表示顺序的词语。 3、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写卢沟桥事变过程的?,“九一八”事变后(1) 1937年7月7日深夜(23) 第二天凌晨(

6、4) 当天晚上(5) 卢沟桥事变第二天(78),按时间顺序,卢沟桥烽火,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9):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卢沟桥烽火,【卢沟桥事变前】1931年8月,日军借口有一个日本军官在东北失踪,把大批军队调入东北。9月18日,他们炸毁一段铁路,并诬赖是被中国军队破坏的。当夜,日军聚集军队,炮轰沈阳城

7、,发动“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以日本官兵2人在上海虹桥军用机场被击毙为借口,出动大批海陆军和飞机进攻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卢沟桥烽火,这显然是赤裸裸的挑衅行为。,合作探究: 日军为何要侵占卢沟桥,入侵宛平县城?自读第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习第一段,卢沟桥烽火,自由读第一段,“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逐步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学习第一段,卢沟桥烽火,理解词语,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吞。 魔爪:比喻日

8、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逐步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位于北平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卢沟桥烽火,学习第一段,卢沟桥是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仔细品读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词语,然后就其中一个时间段里的战事情况进行小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填在表格里 。,全副武装 偷偷摸来 气势汹汹 蓄谋已久 挑衅 无理要求 恼羞成怒 首先开起火来,严词拒绝 开枪还击,表明事变的发生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

9、。表现了日军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的狰狞面目,也表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1937年7月7日深夜,卢沟桥烽火,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卢沟桥烽火,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1

10、937年7月7日深夜,卢沟桥烽火,可以体会出日军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的狰狞嘴脸,事变的发生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1937年7月7日深夜 日军 我军 全副武装 喝问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首先 还击,1937年7月7日深夜,人仰马翻 “哇哇”吼叫 疯狂扑来 狼狈而逃 哭爹喊娘,同仇敌忾 奋起还击 举起 冒着 冲出 砍去,可以体会出日军遭到我军的迎头痛击和我国守军不畏强敌,勇抗侵略者的英雄气概。,日军开始炮轰,我军奋起抵抗,卢沟桥烽火,第二天凌晨,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

11、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卢沟桥烽火,第二天凌晨,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第二天凌晨 日军 我军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狼狈而逃 奋起还击,卢沟桥烽火,第二天凌晨,可以体会出日军遭到我军的迎头痛击和我国守军不畏强敌,勇抗侵略者的英雄气概。,猝不及防 人头滚落 鬼哭狼嚎 抱头鼠窜,手握 腰佩 悄悄 进发 呐喊 两面夹击,可以体会出日军在正义面前遭到惨败的下场和我军的英勇无敌。,卢沟桥烽火,当天

12、晚上,当天晚上 日军 我军 抱头鼠窜 悄悄进发 鬼哭狼嚎 两面夹击,可以体会出日军在正义面前遭到惨败的下场和我军的英勇无敌。,卢沟桥烽火,比较下面两组词语: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卢沟桥烽火,“偷偷地”和“摸”是贬义词,讽刺挖苦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行为。 “悄悄地”和“进发”是褒义词,赞美中国军队正义反击侵略行为。,“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举起、冒着、冲出、砍去” 表现了我国守军不畏强敌,奋勇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 “猝不及防 人头滚落 尸横桥头 鬼哭狼嚎 抱头鼠窜”

13、 表现了日军遭到我军的迎头痛击,在威武不屈的正义面前,侵略者遭到惨败的可耻下场。,卢沟桥烽火,学习第三段,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1.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 2.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急之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3.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及声援。,链接相关资料: 【毛泽东】 向全国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蒋介石】 一方面派人向日本提出抗议,一方面派人向日本密谈。抗议是做给人民和国际上看,密谈才是主要意图。,卢沟桥烽火,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卢沟桥烽火,(1)平津、华北、中华民族危急! (2)华北危

14、急!平津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比较,卢沟桥烽火,(1)三个感叹号表明当时中国形势非常严峻,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了。,(2)不能调换顺序,因为这是按范围从小到大安排的,说明中国的领土正在被日寇蚕食。,比较,卢沟桥烽火,学习第四段,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卢沟桥烽火,(1)“序幕”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在文中,“序幕指的是抗日战争。 (2)如火如荼,形容旺盛、激烈。在课文中体会到抗日战争的持久与激烈。,卢沟桥烽火,小练笔,写

15、话练习: 站在卢沟桥头,,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1937年7月7日“卢沟 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 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 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 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军将士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侵略者遭到可耻的惨败。,课文总结,本文写作特色,1 抓住双方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战斗场面。 好处是:能写出战斗的氛围来。 2 按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事件。 好处是:使人感到事情的发展有头有尾,脉络分明,也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近年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并且越演越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其中的

16、历史意义吗? 一、何为靖国神社 日本的靖国神社,地处东京市中心的皇宫附近,周围环境怪异,它源于日本民间悼念死去亲人。50年代后,日本的一些右翼势力不断地把参加二战的一些战犯供养在里,现在里面有1067个被盟军处死的“甲级”战争罪犯,以及在侵略战争中战死的200多万死难者。这里被视为军国主义的象征,阴森中透出一股杀机。 在靖国神社里有许多东西都是展示日本帝国军人的“好战功绩”,有16面浮雕,其中有10面与侵略我国有关,又是“奉天入城”,又是“占领南京”等等。振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在这里面竟成了天皇及他部下的丰功伟绩了,令中国人民不堪入目。现在靖国神社已成为战刀与征战、侵略的象征了。,二、军国主义阴魂不散 日本国会成员每年春、夏、秋均会参拜,每次约有180多人,占整个议会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