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3.8 咬文嚼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09961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3.8 咬文嚼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3.8 咬文嚼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3.8 咬文嚼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3.8 咬文嚼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3.8 咬文嚼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3.8 咬文嚼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3.8 咬文嚼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文艺评论和随笔,学法提示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抓住作者的观点。文艺评论虽然是对文艺现象或文学创作规律进行的分析与评论,但从文体特点上看,依然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所以,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作者在文中表露的观点态度是第一步。 2.筛选文中的信息材料,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筛选文中的信息,即分析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哪些材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些材料各是从什么角度或层面使用的,这样使用有什么好处。对材料的分析、筛选,是理解文章精巧构思的关键。 3.培养探究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治学精神的严谨和学识素养的深厚,是具有探究精神的典范文本。学习时,可以在

2、深入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尝试另举材料证明作者的观点,或举出反例,加以批驳;也可以另选文艺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8 咬文嚼字,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咬文嚼字选自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朱光潜先生在文中赋予“咬文嚼字”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写作时要字斟句酌,讲究语言运用的准确、传神,力求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还涉及对作品语句的玩赏、品鉴。作者提倡咬文嚼字,是与他对文学创作的认识分不开的。作者认为: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不是一表一里、一后一先的关系,“思想是心理活动,它所借以活动的是事物形象和语文(即意象和概念),离开事物形象和语文,思想无所凭借

3、,便无从进行。在为思想所凭借时,语文便夹在思想里”。因此,“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这些观点,对理解本文至关重要。,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2.文艺随笔: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

4、、富有趣味性的文学小品文。文艺随笔注重内容的知识性,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常常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作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或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文艺随笔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注字音,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写汉字,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3.解词语 援例:引用成例。援,引用。 平添:自然而然地增添;无端地增添。 游离:比喻离开集体或依附的事物而存在。 点铁成金: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也说“点石成金”。 学富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 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 自鸣

5、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 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4.辨近义 (1)因缘 姻缘 辨析:“因缘”,佛教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结果的条件或力量。“姻缘”,指婚姻的缘分。两者适用的对象不同。 例:怨敌的武器与我的身体,二者都是产生痛苦的因缘。 她相信姻缘命中注定。,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捉摸 琢磨 辨析:“捉摸”,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式)。“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反复思索的意思应该用“琢磨”。 例:命运并不是不可捉摸的,我们可以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 有网友调侃说,我时常琢磨美国人不用

6、筷子,那加州牛肉面该怎么吃。,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3)咬文嚼字 字斟句酌 辨析:“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一般情况下为贬义词。“字斟句酌”,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慎重。 例:莫里哀在可笑的女才子一剧中,将矛头指向贵族社会,讽刺他们说话咬文嚼字,使别人听不懂他们的话。 舒尔曼在此书中字斟句酌,不仅一步一步把他破碎的故事拼接起来,而且在此过程中始终在与自己的内心搏斗。,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4)锱铢必较 斤斤计较 辨析:“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要计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

7、或气量小。“斤斤计较”,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两者一般情况下可以换用,在专指数目和钱这一方面的计较时,一般用“锱铢必较”。 例:他是个锱铢必较的人,所以最好不要跟他有金钱上的往来。 正当维权并不是斤斤计较,不要把维权者看成是刻薄吝啬之人。,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目标一】 理清论证思路 1.“咬文嚼字”本来的意思是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它是什么意思?是在第几段提出的? 参考答案:本来的意思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一般情况下为贬义词。在本文中是指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是在文章的第3段提出的。,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2.课文是如

8、何阐述“咬文嚼字”的?请根据提示填空。 全文共8段,根据文意,大致可以分成如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通过三个例子,说明“咬文嚼字”实质上就是 和 的调整。 第二部分(第67段),从正反两方面强调: 。 第三部分(第8段),点明写作目的: 。 参考答案:文字 思想 文学作品要注重斟酌文字的联想意义 强调运用文字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3.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作者是随便举的例子吗?如果不是,其侧重点各是什么? 参考答案:这些例子不仅不是随便举的,而且是用心选择的。从选材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关于文字修改,一方

9、面是有关联想意义;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目标二】 体会论证方法 1.在文章第一部分中,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举了三个例子阐述自己“斟酌文字”“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观点。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的表格。,参考答案:说明字数不同,意味不同 说明字眼不同,意境不同,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2.作者在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时,谈到了“善用”和“误用”两种情况,采用的是怎样的论证方法?请在横线处填空。,参考答案:正面举例 反面举例,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3.根据下面的语境填空。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在讲述“咬文嚼字”的内涵及为什么要“咬

10、文嚼字”,那么第二部分则主要论述了 ,以及 。 参考答案:如何“咬文嚼字” 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问题,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1.“咬文嚼字”这个词,经过朱光潜先生的阐释,被赋予了一种崭新的含义,这对我们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你认为本文的指导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可以从对待语言文字的态度和方法两个角度分析。,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参考答案:,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2.在咬文嚼字一文中,作者提到的“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其实贾岛所吟之诗是题李凝幽居。诗的内容是:“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

11、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古今人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但朱光潜先生却“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结合全诗的内容,谈谈你对“推”与“敲”的看法。 提示:对这两个字的使用,要结合诗歌的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情感分析。,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参考答案:这首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写了诗人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首联描写了幽居周围幽静的环境,暗示了李凝隐士的身份。“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在皎洁的月光下万籁俱寂,这突然发出的几下敲门声打破了幽居的宁静。这是以声衬静的手法。并且,诗人是去走访友人,临到友人门前用“敲

12、”字更为贴切。,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文学的趣味(节选) 朱光潜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

13、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被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

14、靠。,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

15、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创造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节选自朱光潜全集),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思维训练 1.“精神上的残废”“精神上的中毒”“精神上的

16、短视”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1)精神上的残废: (2)精神上的中毒: (3)精神上的短视: 参考答案:(1)根本不知,感受不到趣味。(2)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3)知得不周全,趣味狭窄。,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2.文中多处引用名言名句,请举一个例子说说它的具体作用。 答案示例:第1段引用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引出了作者关于文艺欣赏的不同见解。第5段引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话,说明研究文学也像估计山的大小一样,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鉴别力也就愈可靠的道理。第6段引用华兹华斯“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创造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的话,引出不仅是作者,包括读者也须时常创造文学趣味,使趣味广泛而鲜活。,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千锤百炼写文章 林 非 已经是几十年前的往事了。当首次读到杜甫的诗篇偶题时,开头的“文章千古事,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