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3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97178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3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3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3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3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3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3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3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第一单元 常见的物质 第3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命题点1 (必考),碳的单质,玩转重庆8年中考真题(2008-2015年),1. (2015重庆B 8题2分)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 ) A. 碳素墨水 B. 打印碳粉 C. 低碳生活 D. 石墨碳棒,【解析】碳素墨水中的碳指的是炭黑,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石墨;打印碳粉的主要成分是石墨;低碳生活指的是低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其中的“碳”不是针对碳单质;石墨碳棒指的是石墨棒;故选C。,【答案】 C,专家点评:此题以生活中接触到的名词为素材,考查对碳单质及二氧化碳的认识,对元素概念的理解,考查形式新颖。,5.

2、(2013重庆A 18题3分)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 (1)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_(填序号)。 A. 黑色 B. 易溶于水 C. 可燃性 D. 常温下稳定 (2)将碳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中碳表现出_(填“氧化”或“还原”)性。,B,还原,C+2CuO 2Cu+CO2,【解析】(1)碳粉的物理性质:黑色固体、不易溶于水,其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和还原性,B符合题意。(2)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能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2,在该反应中,碳粉是使氧化铜变为铜的物质,具有还原性,而氧化

3、铜则具有氧化性。,此命题点是重庆中考的必考点,主要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查。涉及的考查点有:碳单质的种类(1次);碳的化学性质(4次,其中碳燃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查1次);几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1次);碳单质的用途(1次)。其中关于碳不具有的性质在选择题中连续考查3年(2012、2013A、2014A)。,考情总结,【拓展猜押】飞机上用的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高新技术材料,它具有碳单质的固有性质,因此被称为“超级纤维”,其结构类似人造石墨,是乱层石墨结构。下列对碳纤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碳纤维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 B. 碳纤维有毒,不能用手触摸 C. 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CO2 D.

4、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解析】碳纤维的结构类似人造石墨,是乱层石墨结构,石墨与金刚石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故碳纤维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A错误;碳纤维没有毒,能用手触摸,B错误;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高新技术材料,所以碳纤维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CO2,C正确;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高新技术材料,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D错误。,【答案】 C,命题点2 (必考),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2. (2012重庆13题2分)2011年10月,“碳捕集与封存国际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合川介绍了把CO2压缩、液化后封存在泥岩中的方法。关于封存CO2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5、( ) A. CO2分子间有间隔 B. CO2气体较易液化 C. 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D. 大气中CO2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解析】二氧化碳不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导致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C错误。,【答案】 C,3. (2014重庆A 11题2分)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 ( ) A. PM2.5与雾霾天气 B. 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 C. 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D. 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解析】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

6、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雾是指小液滴悬浮于空中形成的现象。它们与一氧化碳没有关系,A错误;新装修房屋内空气的杀手是指甲醛,与一氧化碳无关,B错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物质,与一氧化碳无关,C错误;燃气热水器使用时有可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故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与一氧化碳有关,D正确。,【答案】 D,7. (2015重庆A 21题4分)如图所示的炼铁高炉中发生了许多化学反应,其中就涉及到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第7题图,(1)空气通过进风口与原料中的焦炭充分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 (2)由(1)中产生的气体与炽热的焦炭会继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

7、(3)生成生铁的主要反应为Fe2O3+3CO 2Fe+3CO2,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填序号)。 A.Fe2O3 B.CO C.Fe D.CO2,C+O2 CO2,C+CO2 2CO,B,(4)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为N2、CO、CO2,如果将高炉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NaOH+CO2 Na2CO3+H2O,【解析】(1)焦炭在进风口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2)二氧化碳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 2CO。(3)物质在反应中得到氧的是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失去氧的

8、反应属于还原反应。一氧化碳在反应中得氧生成二氧化碳,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所以答案为B。(4)高炉中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 Na2CO3+H2O。,此命题点是重庆中考的必考点,主要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查,涉及的考查点有: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8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比较(1次)。,考情总结,1. (2010重庆12题2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 ( )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命题点3 (高频),二氧化碳的制取,第1题图,【解析】用图示方法来

9、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的下端一定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到空气中;导管口要刚露出锥形瓶的橡皮塞,便于生成的气体导出;导管口要伸入集气瓶的底部,便于收集气体。,【答案】 C,4. (2013重庆A 23题7分)我们学习过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知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两种因素有_(填序号)。 A. 反应物的状态 B. 气体的密度 C. 反应的条件 D. 气体的溶解性,AC,(2)某实验室的仪器柜里有如下仪器: 仪器的名称是_。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时,不可能选择的仪器是_ (填序号)。,长颈漏斗,第4题图1,(3)

10、老师提出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为了完成该实验,有四位同学组装了以下发生装置,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装置是_ (填序号),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_。,D,可控制反应速率,Na2CO3+2HCl 2NaCl+H2O+CO2,第4题图2,【解析】(1)题中提供的制取气体所需考虑的因素中,AC为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需考虑的因素,BD为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或收集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2)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因为制取二氧化碳无需加热,收集二氧化碳只能采取向上排空气法,所以不可能选择的仪器是。,(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 2NaCl+H2O+C

11、O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所以可排除A装置,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接触后,会快速反应,反应速率不易控制,因此B、C装置亦可排除,D装置的最大优点是可控制反应速率,为最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专家点评:此题是由人教教材上册P116第5题经加工改编而来,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基础,考查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最合适实验装置的选取并对其优点进行分析评价,体现了试题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命题理念。,此命题点近8年除2011、2009年外均有考查,主要在实验题中考查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次);实验装置的选择(5次)、改进及评价(1次);对实验药品的选择与评价(

12、1次)。在选择题中考查二氧化碳的验满(1次);装置的正误判断(1次)。,考情总结,命题点4 (高频),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2. (2014重庆A 3题2分)最近新闻报道,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 ( ) A. O2 B. N2 C. SO2 D. CO2,【解析】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会引起气候变暖,A、B不符合题意;空气中二氧化硫过多会导致酸雨的形成,但它并不会引起气候变暖,C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多会加剧温室效应,从而引起气候变暖、冰川融化,D符合题意。,【答案】 D,3. (2013重庆A 11题2分)温室效应

13、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 A. CO2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 B.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低碳”是指较低的CO2排放 D. 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解析】,【答案】A,专家点评:此题以热点问题温室效应为背景设题,将二氧化碳的性质、低碳生活与温室效应巧妙的组合起来,重在考查学生将CO2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复习掌握的能力。,此命题点是重庆中考的热点之一,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查,考查内容主要有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3次)、“低碳”与“节能减排”的对象(1次)。,考情总结,玩转重庆8年中考真题,化学方程式梳理,_; _; _; _; _; _; _ ;,CO2+C 2CO,C+O2 (充足) CO2,2C+O2(不充足) 2CO,2CO+O2 2CO2,C+2CuO 2Cu+CO2,CO+CuO Cu+CO2, _; _; _; _ ; _ ;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