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考点1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45676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考点1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考点1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考点1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考点1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考点1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考点1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考点1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向高考 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考点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第四单元,主干梳理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恢复国民经济 (1)背景:_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表现: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_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帝国主义,计划,2实行一五计划 (1)背景:建国之初,我国是落后的_。 (2)内容:优先发展_,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3)成就:_钢铁公

2、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_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投产。 (4)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_奠定初步基础。,农业国,重工业,鞍山,沈阳,工业化,3完成三大改造,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公有制,概念阐释 1农业合作化与公私合营 农业合作化与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期间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两种形式。 农业合作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的是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大体上经过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

3、合营两个阶段。,2三大改造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轻巧记忆 过渡时期,史论要旨 1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年)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21956年底,完成三大

4、改造,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最终确立。 3通过“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我国形成了以单一公有制、行政计划命令管理、平均分配为特征的计划经济模式,体现了苏联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的影响。,通史链接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史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毛泽东,“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史料二 中国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

5、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 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史料三 苏联过去所走过的道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现代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根据苏联的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 毛泽东,问题:根据以上史料,归纳“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有哪些。 史料导读 (1)史料一表明中国的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工业体系不完整。 (2)史料二表明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需要,是加强国防军事力量的需要。 (3)史料三表明中国

6、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学习苏联的成功经验。,史论总结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 (3)苏联影响: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重要地位:重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国家政策影响产业发展 C工农业生产出现跃进倾向 D全面整顿使经济迅速回升,解析 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图表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状况,图表中可见,19531957

7、年一五计划实施后,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重工业增长速度远超其他产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属于国家政策,故B项正确;图表中农业发展速度比较慢,故C项错误;全面整顿是“文革”中邓小平采取的措施,故D项错误。 答案 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及知识的迁移能力。材料描述的是经济增长率,没有涉及增长方式变革,故A项错误;从“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来看,国民经济发展不均衡,故B项错误;从工农业的增长率可以看出国家优先发展工业,故C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工业,符合我国落后的实际情况,故D项错误。 答案 C,史料一 在国

8、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1%以下。 史料二 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工作很艰巨很繁重,也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完成这个过渡时期的总任务,除了恢复时期的3年以外,大概还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即大概需要3个五年计划。 李富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与意义,问题:依据上述史料分析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 史料导读 (1)史料一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

9、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的优势。 (2)史料二反映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与工业化同时并举,有机统一。,史论总结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 (1)实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意义: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考查学生提取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依据材料的描述可知,时间是1953年,对象是农民群众,方式是由低级到高级,目的是走向社会主义。1953年,中共领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1956年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选择B项。A

10、项是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C项人民公社的提出在1958年,D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1978年以后,均不符合题目的时间信息。 答案 B,C60年代初的“八字方针”,彻底纠正了经济建设中的“左”的错误 D市场经济的建立,实现了由传统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没有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故B项正确;60年代初的“八字方针”只是在农村工作中纠正了“左”倾错误,没有彻底纠正,故C项错误;市场经济的建立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故D

11、项错误。 答案 B,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1)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 (2)三大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3)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飞跃,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被誉为“一体两翼”。,解析 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超过英美国家,故A项正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冷战下的东西方对抗不会制约美英工业发展,故B项错误;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两极格局下巩固国防的需要

12、,并非急躁冒进,故C项错误;美英传统工业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不及中国,是因为其已经确立优势地位,达到较高水平,与产业衰落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旨在考查学生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目中的“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为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和资金来源,故本题应选B项;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不符,故排除;C、D两项开始于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晚于题目的时间“一五计划期间”,故排除。 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从材料中的时间“1953年10月”可知这时我国已开始了三大改造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在形成,而“粮食的统购统销”是这一体制的重要内容。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故应选C项。 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以及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歌谣中“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并结合1953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的历史,故C项正确。 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