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86239102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护理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护理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护理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护理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护理心理学:心理学与护理学相结合的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护理领域,研究病人及护士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2.护理心理学的任务:将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知道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做好心理护理工作。3.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4.护理心理学的学科原则:客观性原则、辩证原则、伦理学原则。5.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6.护理心理学相关的主要的心理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 19世纪末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创立,包括潜意识理论、人格学说、性本能和性心理发展理论、释梦和心理防御机制

2、理论。2)行为主义理论 代表人物: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包括: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社会观察学习理论、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理论。3)认知理论 20世纪50年代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埃利斯、美国心 贝克,包括埃利斯ABC理论和贝克情绪障碍认知理论。 4)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等。包括马的需要层次论(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我实现)和罗杰斯的自我理论。第二章1.心理学开端的标志: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2.心理的实质: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显示主观能动性的反应。3.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

3、及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注意) 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心理现象 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 人格 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自我意识系统 (自我认识、自我意识、自我调控)4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的特征: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补偿和发展,联觉5.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和知觉的关系: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应。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对对事物个别属性

4、的反映,人们就不可能获得对整体的反映,知觉不是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需要借助个体的知识经验,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形成更高阶段的认识。知觉的特征: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分类:空间知觉,运动知觉,时间直觉6.记忆: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和回忆)记忆的时间分类:1)感觉记忆:瞬时记忆 信息保持时间 : 0.252秒2)短时记忆:操作记忆或工作记忆:保持时间: 小于1分钟,容量: 7 + 2个组块3)长时记忆:永久记忆,保持时间:1分钟终生,容量: 无限7.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

5、不能再认、回忆或再认回忆有错误。遗忘规律:先快后慢(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以自己为被试)保持的百分数:20分钟 58.2% 1小时 44.2% 31天 21.2%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思维的主要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思维的分类:1)按思维的水平及凭借物分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2)按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分类: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思维的品质:广阔性:全面看问题。深刻性:透过现象看本质。敏捷性:迅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逻辑性:思路连贯、清晰、不矛盾。独立性: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灵活性:机智的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心理定势2)功能固着3)迁移4)动机强度 5)人格特征9.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分类:1)无意想象 2)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10.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或集中。特点:伴随状态贯穿心理状态始终。 分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注意的基本品质:(1)注意的广度:同一时间内所注意对象的数量。(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时间。(3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不同对象或活动。(4)注意的转移

7、:根据新任务主动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 一个对象上。理想的注意品质:1)注意稳定 2)分配能力强 3)善意转移 4)注意的广度11.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是具有一种高级心理现象和人的精神社会需要有密切关系;情绪是人受到刺激时,经过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判断后产生的行为,生理变化和对事物态度的主观体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P30)情绪 情感 与生理需要相联系 与社会需要相联系 动物与人所共有的 人所独有 情景性、激动性、暂时性 深刻性、稳定性、持久性 发生早 发生晚外部表现明显、冲动性大 不明显、少有冲动联系:情感离不开情绪,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

8、成的,又通过情绪表达出来。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情绪的变化有时会受情感的调节。情绪状态:指在某种事件或情景的影响下,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激动不安状态,最典型的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应激3种。(区分3种情绪状态P32)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社会性情绪:道德感,理智感,美感13.人格:又称个性,是一个人整个精神面貌,是个人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具有个人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性组合成的动力整体结构 。 人格的特征:稳定性与可变性、独特性与共同性、整体性、生物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实践活动、自我教育 人格理论:奥尔波特的特

9、质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卡特尔特质理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艾森克的人格理论:稳定外向型、稳定内向型、不稳定外向型、不稳定内向型荣格:内倾、外倾、中间型人格特质: A型性格,争强好胜,攻击性强,缺乏耐心 B型性格:安于现状,缺乏主见,随遇而安 C型性格:忍气吞声,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行为退缩,易出现无望、无助感 D型性格:孤僻型,易患心脏病和肿瘤马斯洛需要理论(1)生理需要:维持生存及种族延续的最基本需要。(2)安全需要 :希望受保护和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生理安全:生命安全;心理安全:财产、职业安全(3)爱与归属的需要: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和

10、支 持的需要(4)尊敬的需要 :自尊:个体渴求能力、自信、自主和成就. 他尊: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认可、重视和赞赏(5)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理想和抱负的需要。14.动机:指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部动力。含义:(1)动机产生于需要。 (2)需要以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 (3)动机是行为的心理动因 。动机冲突:也称心理冲突,指个体在有目标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者相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类型: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双避冲突“后有追兵,前遇大河”趋避冲突“想吃鱼又怕腥”多种趋避冲突15.能力的分类 一般能力:

11、从事任何活动中都需要的能力。 智力:认识方面各种能力的综合。 核心: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主要集中于人的认识活动和创造活动上。特殊能力:是指某种专业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16.气质:气质是个人生而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特点:总是以同样方式表现在各种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它主要表现为个人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灵活性性(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等);心理过程的强度(如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倾向于外部事物或倾向于内部体验)。 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P44)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神经类型 气质类型强度 平衡性 灵活性强 不平衡 不可遏制型

12、 胆汁质强 平衡 灵活 活泼型 多血质强 平衡 不灵活 安静型 粘液质弱 弱型 抑郁质17.性格:指个体对客观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的特征: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类型:功能优势学说、内外倾向学说、独立顺从学说内外倾向说 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外向型的人:感情外露,自由奔放,当机立断,不拘小节,独立性强,善于交际,勇于进取,适应力强。内向型的人:感情深沉,处事谨慎,深思熟虑,缺乏决断能力,交际面窄,适应环境不灵活。第三章1.一般适应综合症征:各种各样的不同因素都可以引起同样的反应,都可以产生同样的应激症后群。产生一般经历

13、警戒期、抵抗期、衰竭期。2.应激源:指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因素。3.应激:是个体“察觉”环境刺激对其生理、心理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适应或不适应。4.应对:是个体对应激源以及因应激源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5.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6.应激源属性分类:躯体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社会性和文化性应激源应激源来源分类:内部应激源、外部应激源7.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1)认知反应 2)应对方式 3)社会认知 4)人格特征应激反应:1)生理反应(心理-神经中介途径-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心

14、理-神经-内分泌中介途径-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心理-神经-免疫中介途径-免疫与神经进行着双向调节)2)心理反应分为:认知反应(偏执/灾难化/反复沉思/“闪回”与“闯入性思维”/否认、投射、选择性遗忘);情绪反应(焦虑/恐惧/抑郁/愤怒/敌意/无助);行为反应(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于可怜/物质滥用);综合反映(亚健康状态/崩溃/延缓性应激反应)。8.影响心理应激与健康关系的因素:1)应激源的性质(应激源的强度、波及范围、持续时间的长短、合并应激源的数量);个体差异。9,应激的理论模型:生理模型和心理模型(代表性是CPT模型,即认知-现象学-交互作用模型)10.应激的处理策略:问题处理策略:1解决问题2社会技能3寻求信息4应激监督情绪的处理策略:1消除紧张:是最常用技能,使用放松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