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离与沿袭 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论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6199689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疏离与沿袭 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疏离与沿袭 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疏离与沿袭 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疏离与沿袭 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疏离与沿袭 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疏离与沿袭 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疏离与沿袭 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疏离与沿袭 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论文内容摘要:马来西亚是海外华文文学最繁荣的地区,和中国现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945年以前马华文学深受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中国元素非常明显,可说是中国文学的海外支流。1945年后中国出版物禁止进入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和中国的文化交流断绝45年,取而代之的是香港和台湾,成为中国文学和文化的中转站,继续向马来西亚输入文学和文化。此外,马来西亚独立以后的中学华文课本主要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为教材,深深影响马来西亚文学爱好者,他们从中得到写作的启蒙。本文主要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在马来西亚的传播过程与形式,观察马来西亚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既疏离又密切的关系。

2、关键词:马华文学世界华文文学华文课本文学传播马来西亚是中国、台湾、香港之外华文文学最繁荣的地区。1945年以前马来西亚华文文学(马华文学)深受中国文学的影响,作品背景和思想都以中国为背景,可说是中国文学的海外支流。二战后,为了遏制共产主义思想,英国殖民地和当地统治者禁止中国出版物进入。马来西亚人民和中国文学界断绝交往45年,取而代之的是香港和台湾,给马来西亚华文文坛注入新的文学元素。然而,受过华文教育的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相当熟悉,华文写作者也受到影响。在马华文学作品中,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子处处可见。“五四”的文学传统在马来西亚一直没有断绝,主要原因在于马来西亚多年来的中学华文课本

3、依旧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为教材。各学者对马华文学的分期命名虽有所不同,但大致上以“战前”(1945年以前)和“战后”(1945年以后)、“独立前”(1957年以前)和“独立后”(1957以后)作为分水岭。战前与战后的区分,主要是为了方便划分华人的移民意识和本土意识的形成和变化,是一种从外围到中心的转移。独立前和独立后的划分,则是要观察当地华人对该国政治和文化的认同,是内部本体向核心的靠拢或远离。本文以马来西亚为中心,马来西亚以外的中国、台湾、香港等地为外围,作为本文讨论的概念,所以采用“战前”与“战后”的时代划分,主要讨论战前、战后和马来西亚独立初期,中国现代文学对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传播及其影响

4、。一、从祖国到南洋:海外的文化基地1945年以前的马华文学,基本上还没形成自己的特色。那时在新加坡马来亚半岛活跃的华文作家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他们到新马谋生或避难,准备日后回归家园,所以没有长久居住新马的打算。他们情牵中国家园,关心家国的政治演变,侨民的意识还很浓厚。这些作家在新马一带进行文学创作和文化教育,为当地华人社会注入文化的养分。南来的知识分子把中国现代文学的经营模式和文化内涵带到新马一带。一些文化名人如郁达夫、左秉隆和黄遵宪到新马时,带着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他们办报的同时,也提倡文学创作。当时在新马创立的华文报纸就有中兴日报、南侨日报、益群报等二十多份(杨松年249)。在二、三十年代的

5、中国,报纸是传达信息、推动文学的重要工具,副刊更是争取读者的重要部分。新马的华文报纸经营模式参考自中国,设有许多副刊,刊登文学作品、流行小说、笑谈等消闲文字和创作版块。如南侨日报的副刊栏目就有“谐文”、“粤讴”、“班本”、“小说”、“记事小说”、“孽情小说”、“神怪小说”等,可谓应有尽有,读者从中可以吸收中华文化,以解思乡之情。此外,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也提升当地华人的文学修养,甚至写作兴趣。副刊所提供的创作园地,也为新马社会培养出许多作家。由于南来文人的办报和教育目的都以中国大陆为依归,宣扬爱国(中国)和救亡(中国)精神,作者、读者首先关心的是中国境内发生的种种变化,所以说当时的新马华文文学是

6、中国文学的海外分支,并不为过。1937年,日本侵华,新马文坛也掀起“救国救亡”的热潮,呼吁“爱国”捐款,鼓励“回国”参战。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新马地区还是属于英国殖民地统治,国家概念不强烈,对当地的华人来说,所谓的“国”,指中国是不容置疑的。19411945年,日本侵入东南亚,马来亚的华人经历三年零八个月的抗日战斗,对这片海外的家园有了感情,希望能够在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希望家园摆脱殖民地的统治,自已当家作主。在文学题材上,也出现转变,作家逐渐关注当地生活,赞美当地的风土人情,本地意识开始显现。新马华人的本土意识形成,可说是自觉性的内在因素,不过这个转变的过程缓慢,立场也经常模糊不定

7、。战后几年,国共内战,许多中国作家流亡海外,部分经香港来到新马,继续文艺创作,如马宁、夏衍等,作品中不时流露出怀念故土的情怀。因而马华文艺的独特性并没有在战后几年内得到全面的认同。1948年爆发一场激烈的有关文艺独特性的论争,究竟是要脱离中国的影响,还是建立起马来亚的特色,各有各的说法,难分难解,这可看出当时文学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随着新中国成立,在马来亚的共产党(马共)的影响力也跟着高涨,让英国殖民地政府感受到威胁,因此加强打击马共。1948年6月,英国殖民地政府宣布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实行戒严以杜绝新马华人和共产党的联系。由于华校、报章和中文印刷品是宣扬共产思想的主要媒介,殖民地政府

8、同时全面禁止中国大陆的书籍进口、遣送教师和文人回中国,以防共产思想继续在华人社会的传播。中国对马华文学的影响主要来自南来文人和书刊,1949年大陆政权易手之后,马来亚文坛和中国的交流不再。与此同时,马来亚作家的本地意识逐渐加深,他们意识到既然选择在马来亚这块土地上生活下去,就应该投入本地社会建设,关心本地发展,也应该多创作以本地为背景的题材。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大部分留下来的马华作家成了这个新兴国家的公民,他们爱国的对象从中国转移到马来亚,从此。“国家”和“文化”正式分家,在他们的作品中,中国是一个国家,是他们先辈的祖国;中国也是中华文化的渊源地,马来西亚华人和中华文化血脉相连。1989

9、年,马来西亚、泰国和残留在马泰边境的马共达成和平协议,马共正式放下武器,退出政治斗争。没有了政治包袱,马来西亚和中国的交往突飞猛进,华人文化的空间开禁,马来西亚的华人知识分子也有了审视自己文化的机会,探讨中国文化和华人的关系。45年来,政治因素阻隔了马中文化交流,然而,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的影响几乎没有断绝。尤其是文学方面,大部分受过华文教育的华人,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耳熟能详,名句也琅琅上口,中国文学似乎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二、从中国到香港:写实传统的延续上个世纪50年代初,马华文学活动受制于1948年殖民地政府实行的紧急法令,民间结社与出版以及中国大陆出版品受到严格的管制,

10、左翼作家被遣送回中国,文化界在政治的压力下,文坛一度陷入消沉的状况,黄色文化大行其道,荼毒青年的思想。1953年底,民间各团体发起反对色情文学运动,提倡健康文艺;1957年前后,爱国主义文学兴起,文学活动才找到重新出发的机会和空间。这一段消沉期很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50年代初期,动态的文化活动消沉,本地作者减产,中国书籍被禁,并不表示新马的读者和作者就因此断粮,他们还是有机会接触到中文读物,继续吸收来自中国文化的养分。这些出版品,包括古代文学,来自中国却不以中国出版的面目出现,而是借香港之名流通到新马一带。英国殖民地政府基于共产思想容易通过书籍传播,对中国出版的书籍严加防范,却给香港提供机会

11、,大开方便之门,凡自香港出品的书籍大都可以自由进口。所以在五、六十年代,大量香港出版的现代名家作品、期刊杂志、作家单行本大量流传到新马一带散布新马各大小书店、学校图书馆,成为华校师生们最重要的精神粮食。五、六十年代是香港文艺书刊最畅销时期,新马是重要的海外市场。香港文坛上重要的作家、期刊、出版社、单行本等,同一个时期出现在新马市场;如中国学生周报鼎盛时期,除香港版外,还编有新马版,以应付庞大的新马市场需求。文学市场和教育息息相关,新马华人社会对中文读物的需求,也说明了当地华文教育的成功,培养了大批热爱文学的青年学子。这些文艺读物,不止慰藉新马华人社会对中华文化的渴求,也为马华文艺思潮的发展起了

12、借鉴作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恰是东南亚华社的文化转播站,在中文源流的文坛世界扮演特殊角色,在文艺思潮的宣扬和引进方面,比起中国大陆或台湾都比较开放,没有太多的政治禁忌,各种政治立场的期刊,香港都有。基于香港和新马同属英国殖民地,往来方便,大部份香港可以看到的书,通过这个缺口销售到新马市场,以致新马的中文读者在五、六十年代,仍能可以看到大量左倾思想的报刊与书籍,一直到70年代初,才告减退。香港和新马的政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却接近,香港文化、文学可以轻易渗透新马社会。作为最接近中国大陆的香港文坛,“五四”的文学精神更是影响深刻。50年代,香港文学界接触世界文学的机会渐多,各种文艺思潮涌现,但大部

13、分作家还是重视写实主义和在作品里反映现实生活。这股现实主义精神也同时深深影响新马的文坛,紧紧联系着中国和马华文坛。作家书写的对象从中国转到马华社会,但是写作信念和表现手法还是延续着传统的现实主义。三、从副刊到教科书:文学传统的沿袭马华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延续,也有赖于教科书发挥的作用。许多年轻作者站在“五四”文学的基础上,在新时代寻找适合他们的创作方向,他们学习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写作精神,进行模仿或延续,一方面寻找新的写作形式与技巧,一方面则发掘新的题材与内容,深化作品的内涵,为马华文学打开另一个崭新的局面。现今年轻作者多以为马华当代文学直接受到香港和后来的台湾影响,殊不知在中学、师范和大学中

14、文系的教科书里,从战前到战后,一直都有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即使在中国出版物禁止进入马来西亚后,这些“五四”文学作品还是教科书的主要材料。马来西亚于1957年独立,1958年马来西亚教育部发布了新“华文中学华文课程标准”,1963年“国民型中学实用华文课程纲要”,教学目标除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之外,也培养学生阅读中国文学的兴趣和掌握书写白话文的能力。因此,在训练学生的白话文书写能力方面,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是相当重要的媒介,其数量占了所有课文的百分之三十五。根据统计,从50年代末到90年代大约40年的时间内,马来西亚中学华文课本采用了170位现代文学作家300多篇的作品。其中最为流行,广为各中学(包

15、括国中和独中)所采用的华文课本是马来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的华文。选用的白话文散文和诗歌计有107篇,作者56位,包括包公毅、冰心、蔡元培、陈衡哲、陈兼善、陈纪莹、陈之藩、陈醉云、丁西林、董作宾、丰子恺、甘绩瑞、顾颉刚、胡适、老舍、梁启超、林良、刘大白、吕梦周、罗家伦、朱光潜、朱湘、朱自清、宗白华等。这些作者几乎涵盖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了。中学六年时间,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奠定了中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和作品的认识;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掌握了写作能力。除了中学的华文课文之外,大学先修班、师范学院也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甚至国、私立大专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都是重要的科目和研究方向。由于考试与研

16、究的需要,中国现代文学书籍一向有很好的市场,和港台文学同样受到读者欢迎。这些在华文课文中出现的五四时期作家的作品成为马来西亚华文书籍市场上几十年来的畅销书,作家的名字和作品也经常被引用到马华作家的文章中。钦鸿的新马华文文坛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资料索引(19291995)收集了大量报章、杂志、个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介绍、评论和研究的资料,出现的名字有鲁迅、郁达夫、梁实秋、徐志摩、蒋光慈、丰子恺、巴金、曹禺、胡愈之、曹聚仁、胡适、沈从文、艾芜、萧红、林语堂、闻一多、凌淑华、何其芳等等,既是作者,也是被研究者,说明中国现代文学的身影无处不在,广为流传。中国现代作家为马华文坛所注意,也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在马来西亚的巨大影响。此外,50年代以后台湾也成为中国大陆以外华文文学的重镇,大批新马华人子弟到台湾留学,学成之后回国,多在文教界服务,他们将台湾文学介绍到马来西亚,成为一股新的影响力。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