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过程中铬铅去向分析的论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6196936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煤过程中铬铅去向分析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燃煤过程中铬铅去向分析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燃煤过程中铬铅去向分析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燃煤过程中铬铅去向分析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燃煤过程中铬铅去向分析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燃煤过程中铬铅去向分析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煤过程中铬铅去向分析的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燃煤过程中铬铅去向分析的论文摘 要:对煤炭燃烧后其中的铅、铬等危害环境的重金属元素的转化、迁移方向进行了分析研究,为电厂的环保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关键词:铅、铬元素;化学提取;分布 规律0 前言煤炭中含有众多的微量元素,由于消耗量巨大,微量元素通过燃烧途径的迁移、转化,已成为其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分支之一。目前,我国煤炭消耗的大户是火电厂。煤炭及燃烧后灰渣中微量元素含量对环境影响巨大,而有关煤中痕量重金属在燃烧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特别是在燃烧产物中的分布、形态分配以及环境稳定性的系统研究更少。1 化学逐级提取法本文采用的化学逐级提取法:将样品研磨过100目筛,称样品(准确至),放入聚乙烯离心管

2、,同时做平行样,进行逐级分离试验。逐级提取的样品经离心分离后取上清液测定,残渣消化后测定,同时对样品中各元素总量进行测定,以验证形态分离数据的合理性。2 燃煤过程中微量重金属铬、铅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灰渣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高低与燃用煤种、燃烧方式、燃烧温度、燃烧气氛、煤粉细度、元素存在形态等均有紧密的关系,影响因素复杂。本次研究以河南省某电厂为实例,该厂总装机容量6200mw,主要燃用山西煤,全厂采用静电除尘、灰渣分除、干除湿排的除灰渣方式。入炉原煤、煤粉中铬、铅元素形态分析由于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在煤中存在形式不同,导致它们在燃烧中的行为也有所不同。以硫化物和有机物形式结合的元素以及在燃烧温度下易挥

3、发的元素,易于在细微颗粒表面富集,而在燃烧温度下不易挥发的元素,易于留在较大颗粒中。只有深入了解煤中痕量元素的分布形式及化学亲和性,才能对煤燃烧产物中痕量元素的分布做出正确判断。对采集的入炉原煤、煤粉用化学逐级提取法进行铬、铅的元素形态分析。结果显示,煤中cr 、pb均主要以稳定的残渣态存在。其中:cr主要以残渣态(8093%)、铁锰氧化物结合态(512%)、有机结合态(26%)为主,碳酸盐结合态约%。不同浸取状态百分含量高低顺序为: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水溶态、可交换态。pb主要以残渣态(6069%)、碳酸盐结合态(1323%)、铁锰氧化物结合态(1520%)为主,有机

4、结合态约25%。不同浸取状态百分含量高低顺序为:残渣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水溶态、可交换态。燃煤过程中铬、铅在燃烧产物中的分布规律入炉原煤、煤粉、灰、渣样中铬、铅含量分析结果表明:(1)原煤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规律与成煤物质和成煤过程有密切关系,与 文献 资料相比,电厂煤中cr含量高于植物低于土壤,而pb均高,说明pb比cr更易于富集在煤中。(2)入炉煤粉与入炉原煤相比,cr、pb含量变化不大,cr略有增加。电厂使用的钢球属低铬合金铸铁钢球,铬含量为%,衬瓦铬含量为%。根据吨煤球耗121 g/t、煤本身的含铬量1013mg/kg以及冲灰用水中的总铬约/l 计算 ,由冲灰用水带

5、入生产系统中的铬约占生产系统的%,由钢球带入生产系统中的铬含量约占生产系统的%(由于吨煤球耗包含锅炉大小修和清理滚筒时弃去不用的钢球,实际的钢球消耗量更低)。因此,电厂燃用煤是生产过程中铬主要。(3)干灰、炉渣中cr、pb含量均较煤有明显升高,说明煤炭燃烧后,cr、pb都在干灰、炉渣中进一步富集,cr更易于在炉渣中富集,pb更易在干灰中富集。cr、pb属亲氧元素,cr的熔点和沸点高于pb(见表1)。熔点高,燃烧时不易挥发,排入大气中少,而富集在灰渣中多;熔点低,燃烧时易挥发,当烟气冷却时,将发生凝聚和结核作用,导致其在细灰粒中有较高含量。结合前面元素形态分析的结果来看,原煤中pb残渣态含量低于

6、cr,而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高于cr,也说明pb比cr更易于燃烧完全,富集在灰粒中。比较灰、渣中的铬和铅含量与文献值和国外公开发表的有关飞灰、底灰中元素含量,铬和铅属于该范围内的低值区;与全国土壤水平相比,铬含量与其相接近,铅含量高于土壤水平;与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8173-87)相比,远低于标准。不同粒度灰样中铬、铅的分布规律在煤炭中微量元素向环境传输的过程中,微量元素在燃煤灰样中的粒度分布是一个重要环节。灰样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归宿以及对外环境的效应都与粒度分布有密切关系。 不同电场灰样的粒度构成以及铬、铅元素在不同粒度范围内的含量分布:(1)#1炉#1炉一二电场、#6炉三电场#6炉二电场#6炉一电场。 pb、cr都更易在细粒径上富集,大部分存在于二电场一电场;充分燃烧,更有利于重金属元素在燃烧产物中的富集。干灰和炉渣中的cr、pb均主要以稳定的残渣态存在,这部分元素在环境中表现出高的稳定性,随着电厂冲灰过程,仍以颗粒物的形式向土壤或底泥迁移;但干灰中的六价铬、cr在水溶态、可交换态含量增加,环境稳定性降低,变得易在环境中迁移,而pb的水溶态、可交换态含量基本为0,环境稳定性高。参考 文献1国家环境监测总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