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八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赤壁赋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171754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八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赤壁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福建省莆田八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赤壁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福建省莆田八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赤壁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福建省莆田八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赤壁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福建省莆田八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赤壁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八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赤壁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八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赤壁赋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 壁 赋,导入 朗读 整体感知 文学鉴赏 小结,苏轼其人,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儒家和佛老思想。入世:积极进取,怀才不遇;出世:逃避现实,寄情山水。,苏轼书法,写作背景,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乌台诗案 大约是苏东坡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

2、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 ”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黄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又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 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但后人评价说,王安石身

3、为宰相,气量心胸也太狭小,他虽懂得地方上的风俗人情,也不应该因苏轼错改了他的两句诗,而立“乌台诗案”,置苏下狱,进而又随便发配人家。这样做,与搞“文字狱”何别。其实,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东坡,错改两句诗不过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实质上主要原因,则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之故,苏轼先后几次被贬.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本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作了手脚,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气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

4、当时朝中政敌章惇、蔡确等人借此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行讥讽朝廷之实,妄自尊大,发泄对“新法”的不满,请求对他加以严办。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作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他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沒有把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力教导、监督官吏;又如“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说他是指责兴修水利的这项措施不对。其实苏轼自己在杭州也兴修水利工程,怎会认为那是错的呢?又如“岂是闻韶忘解味,迩來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人民卖

5、盐。总之,是认定他胆敢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于是朝廷便将苏轼免职逮捕下狱,押送京城交御史台审讯。此时,沈括还出来告密,说苏轼诗作有讥讽朝政之意,章惇等人便以苏轼的诗作为证据(令苏拭倒霉的诗句是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这两句诗被人指称为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指控他“大逆不道”,想置他于死地。一场牵连苏轼三十九位亲友,一百多首诗的大案便因沈括的告密震惊朝野。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下狱后未卜生死,一日数惊。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其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早在暗中约好:平时只

6、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之事。偏巧那个朋友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极度悲伤之心,为弟苏辙写下诀别诗两首,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诗作完成后,狱吏按照规矩,将诗篇呈交神宗皇

7、帝。宋神宗被就欣赏苏轼的才华,并没有将其处死的意思,只是想借此挫挫苏轼的锐气。读到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感动之余,也不禁为如此才华所折服。加上当朝多人为苏轼求情,王安石也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神宗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销结,而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也广为流传开来。,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

8、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 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关于赋,赋是一种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比等形式,有辞赋、骈赋和律赋等。,检查预习,(一)、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1、横槊( )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樽( ) 6、愀然( ) 15、蜉蝣( )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 8、舳舻千里( ) 17、狼籍( ) 9、旌旗( ) 18、枕藉( ),rnx,zho,nio,h,l,qio,lio,zhl,jn

9、g,sh,shu,qio,pin,po,fyu,zng,j,ji,检查预习,1. 写出通假字的本字; 举酒属客 冯虚御风 2. 说一说加点词的活用: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侣鱼虾而友庚麇鹿 3. 说一说下边两句是什么句式: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而今安在哉?,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修辞手法( ),互文见义,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修辞手法( ),对偶,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修辞手法( ),比喻,本文押韵比较自由,只有个别散句不押韵。请同学们在文中标出押韵字并体会换韵情况。,参考答案:,第一段 间 天 然 仙 第四段 往 长 第二段 桨 光 方

10、瞬 尽 慕 诉 缕 妇 主 取 第三段 稀 飞 诗 月 色 竭 适 昌 苍 郎 第五段 东 空 雄 酌 藉 白 鹿 属 粟 穷 终 风,整体感知 1. 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2. 客与苏子的人生看法有什么不同? 3. 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客悲观 苏子乐观,一 (1) 月下泛舟 乐 二 (23) 吊古伤今 悲 三 (45) 阐述哲理 乐,鉴赏要从具体文字、形象入 手,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联想 与体验,以期能与作者发生共鸣, 得到审美愉悦和智慧的启迪。,讨论:你认为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是什么?,1. 景、情、理的交融 2. 语言上骈散结合,既

11、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骈词俪句,整散结合;句式长短不齐,用韵错落有致,更多地表现了散文融景情理于一体的艺术特色。,兮,,兮。,诗经陈风月出 (该诗写一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li,yu,co,朗读第一段,想象一下,假如让你以第 一段的内容来画一幅赤壁夜游图你准备 怎样画?,内 容:月、水、风、舟 景物 色 彩:淡雅朦胧 整体效果:人与自 外貌、神态 然之间是那样和 人物 活动 谐亲近 (体现出来的感情) ,1、景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人欢,举酒属客,饮酒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扣弦而歌之

12、 泛舟于赤壁之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 之茫然,浩浩乎飘飘乎,澄澈,静寂而幽美,开阔,疏朗,激荡,一、乐甚,3.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 暂悲哀,你能举出13句这方面的诗句吗?,朗读二、三段,讨论: 1. 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 2. 客的这一段话很富于感染力,能真切地打动读者, 说一说为什么达到这种效果?,景:悲凉苍茫 情:悲观失望 理:人生短暂 语言:骈散结合,感染力强,箫声,朗读四、五段,朗读时,划出文中几组 相对的概念,讨论: 1. 苏子对人生的积极乐观是怎样一步一步导出来的? 2. 你怎样理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 也。” 3.你从苏子的超脱中得到了什

13、么启示?,水与月的特点水与月的启示启示后的做法,逝者如斯未尝往 盈虚者如彼未消长 变不变 一瞬无尽 不要抱怨,让人生更得充实有意义。,苏子的阐述哲理和前面的写景抒情有什么联系?,1. 议论时扣紧了水与月来阐发 2. 处处照应了客的话 写景抒情是哲理的基础, 哲理是写景抒情的升华,“曹操” “火烧赤壁”,“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生命短暂 历史无情,“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永恒”,被贬,知足者长乐,处世哲学,启示后人,线索: 乐 悲 感情 乐 景 有机 情 融合 理,感性的乐 体悟 思考 理性的乐,水月流光 哀乐相生 物我无尽,七、板书设计,清风徐来 白露 遗世独立 1、游 月出 写景 乐 水波不兴 水光 羽化登天,怨慕 2、乐 歌 箫声 泣诉,苏子 客 孟德 哀吾生之须臾 3、 问 而今安在哉 抒情 悲 愀然 答 周郎 羡长江之无穷,水逝者如斯 变:天地不能一瞬 清风 4、 议论 乐 月盈虚者如彼 不变:物与我皆无尽 明月,5、喜笑 更酌 狼籍 枕藉,返回,1. 曹 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 许 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4. 苏 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 杨 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