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为知识社会而终身学习信息经济时代澳大利亚“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综述的论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6170901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为知识社会而终身学习信息经济时代澳大利亚“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综述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为知识社会而终身学习信息经济时代澳大利亚“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综述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为知识社会而终身学习信息经济时代澳大利亚“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综述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为知识社会而终身学习信息经济时代澳大利亚“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综述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为知识社会而终身学习信息经济时代澳大利亚“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综述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为知识社会而终身学习信息经济时代澳大利亚“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综述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为知识社会而终身学习信息经济时代澳大利亚“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综述的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为知识社会而终身学习信息经济时代澳大利亚“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综述的论文论文关被词:信息经济教育与培训论文摘要:信息经济时代澳大利亚教育部出台了一个宏观地涵盖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的总行动计划;本文对此计划的目标框架,学习策略和进程作了介绍。1998年12月。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信息经济的策略框架(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the information eoooomy) 。框架的第二条明确规定:对澳大利亚公民要进行适应信息经济时代发展的理念教育与技能培训。澳大利亚联邦教育、培训和青年事务部部长大卫坎普同时指出:“科学和技术正日益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为适应信息经济的

2、飞速发展,迎接新世纪的严峻挑战,澳大利亚公民必须寻找一切机会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为响应政府的这一号召,澳大利亚教育网络咨询委员会erc(the eciucatian network aus-tralia reference cmussiam)组织相关的效育和培训机构,特别是委员会下设的信息经济工作小组iewg(rnfornation eoanany wormingp),起草并修改完善了信息经济的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 aza education and trainingactiom plan four the infoaxration ),并得到了联邦教育、培训和青年事务部iel

3、ya(ijep-armnent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的认可。年3月,教育部支持该行动计划出台作为指导性文件二并同意了基础教育的行动计划“在线学习“( learning in an onlineworld)。职业教育的行动计划“为信息经济而学习”(fleaable leaning for the inforrnatiari ecorbo-my)和高等教育的行动计划“更新更高(the way forward)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信息经济的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是一个宏观地涵盖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的总行动计划,旨在提供共同的目标框架、学

4、习策略和进程,以便所有承担教育与培训的部门各自努力达到国家的共同目标。该行动计划强调教育与培训结构的改革和创新,同时要求在总的框架下,所有相关行业和部门要做到如下三点:1.制订规划、采取措施以保证所有公民拥有适应信息经济时代生活、工作、终身学习的技术和技能;同时确保为澳大利亚的信息经济培养大量的信息和通讯(ict)人才。2.转变行业观念,充分认识信息经济对教育、培训和研究将产生深远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影响。3一重新审视商业的运作方式,以保证在国际国内的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成功与否,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摆在优先考虑的地位。1.给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教师、培训者、研究者及所有的工作人

5、员提供专业发展机会,以帮助全民适应社会的改革与进步;2.给教育、培训机构、研究所及图书馆提供价格合理的先进信.息和通讯硬件,并提供长期可靠的技术支持;3.在网络资源开发、网上信息发布、网络运行管理方面增进教育与培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4,政府为教育和培训机构制订适应信息经济和知识社会的综合政策;5.出台相应的管理条例,以保证澳大利亚的教育和培训与国际环境接轨。教育与培训行动总计划涉及五个相关的行动领域:人的素质;硬件保证;资源建设与网上服务;政策保障:网上管理与监控。每个领域同等重要,它规定了自己的目标和措施。行动领域一:人的素质1.目标:(1所有公民能熟练运用现代技术提高创新能力,管

6、理者、决策者、领导者能充分认识信息通讯技术在其行业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适应信息经济的领导和管理能力。(2培养足够数量的拥有信.息通讯技术知识和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以适应信息通讯及其它行业的需要。(3教育与培训机构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教师、培训者、研究人员要率先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和研究的实践当中。各级管理和决策者们要提高适应新形势的领导和管理水平。硬件供货商和维护者同样要迅速掌握先进技术。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2优先措施:(1)在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所有课程中开设“信息通讯技术ici综合课程;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扩大教育与企业的合作;(2)检查、监控教育和培训机构中现有人员的信息通讯技

7、术水平;(3鼓励专业发展的措施,不断推出新的模式,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的绝大多数工作者能熟练地把现代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学习过程之中;(4鼓励运用信.息通讯技术研究有效的专业发展,鼓励研究运用现代技术和提高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行动领域二:硬件保证1.目标所有教育和培训机构的硬件提供者必须提供低价格、高质量的先进信息通讯技术设备,包括用户终端和大容量的网络设备,以支持有效的教学模式,使澳大利亚达到世界级的研究和培训地位;鼓励教育与培训部门内部的竞争,同时为国内外企业提供竞争的机会。2.优先措施为教育与培训机构提供价格合理、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带宽支持在线学习、教学和科研。教育和

8、培训机构要:(1监控本系统带宽的供应和需求,包括成本因素和国际价格比较;(2)监督资金和立法到位,以保证硬件供货商在国际竟争中以合理的价格经销带宽;(3)及时提供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最新信息,以保证硬件投入的最佳配置;(4调查适应未来发展的带宽的最低要求,以及未来教育和培训机构硬件配置和数量的标准:(5)调查研究资金投入和硬件维护的方式,探讨教育培训机构、信息通讯行业和服务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为硬件和带宽建设创造新的模式。行动领域三:资源建设与网上服务1.目标(1澳大利亚教育和培训机构要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能力提供网上资源和服务以支持新的学习、教学与研究模式和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以及更好更有效的服务

9、与管理。(2)澳大利亚要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能力建立强大的网上教育和培训服务系统,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同时宣传澳大利亚独特的民族文化,并利用网上信息出口创汇。2,优先措施在网上资源建设和眼务方面,教育和培训机构要加强系统内部的合作,同时加强与其它行业的合作。教育和培训机构应该:(1)通过项目资助、联合开发和其它方式推动澳大利亚网上教育和培训资源的建设;(2保证澳大利亚网上教育和培训资源的质量,包括技术标准、信.息管理标准和知识产权管理;(3)建设澳大利亚教育网(edna on-line ),作为澳大利亚教育培训资源和服务的公共网关;4调查企业战略的发展,预测澳大利亚网上资源建设的发展潜力,包括国内和

10、国际的注册用户,制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的措施;(5)鼓励网上资源的创新发展研究和网上资源与教育学关系的研究。行动领域四:政策保障1.目标澳联邦、州和区域政府出台统一政策,认可教育和培训机构在澳大利亚向信.息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关键地位。2.优先措施教育和培训机构要制定跨区域的政策,由联邦教育、就业、培训和青年事务部(mceetya)认可。并继续支持教育和培训系统研究信息经济问题的唯一全国性组织澳大利亚教育网络咨询委员会(erc)的工作。行动领域五:网上管理与监控1.目标政府出台相关的管理和监控规定,诸如知识产权、通讯、网上资源、域名、电子交易及数据保护等,以推动信息经济的发展。这些管理规定将对教育和

11、培训行业的组织和管理,以及教与学的实施产生积极的影响。2.优先措施(1)制定和执行在教育和培训机构中合法使用信息通讯技术的计划;(2)制定和实施未来通讯战略,以提醒教育和培训工作者注意当前和今后将要出现的影响信.息通讯技术使用的管理问题;(3)确立与政府管理规定中相关领域的特殊地位,如版权和通讯;(4)通过澳大利亚教育网络咨询委员会( erc)继续研究网上管理的若干问题。在国家总的行动计划指导下,澳大利亚各州根据本地教育的实际情况,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教育发展规划,如昆士兰州就出台了20XX年教育发展战略草案)。草案明确指出:教师不再仅仅是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掌握熟练的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过程。同时,信息技术在学校的管理中应发挥重大的作用。州教育权威机构并承诺:1提供足够的计算机供学生学习;2提供足够的计算机供教师教学与科研;3.提供计算机网络系统供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交流,并获取广泛的信息资源;4.提供丰富的网上课程;5.提供虚拟课堂,给学习者更多的机会。由此不难看出,澳大利亚政府在信息经济时代,特别强调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地位,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作为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映映大国,教育是富国强民的重要保证。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否可以从国外的教育政策中吸取一些有益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