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六课 第2课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150305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六课 第2课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六课 第2课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六课 第2课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六课 第2课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六课 第2课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六课 第2课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六课 第2课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知识目标,(1)识记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基本属性。 (2)理解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3)列举生活实例,根据有关原理,论证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多元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4)分析说明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2能力目标,(1)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习真理的有关内容,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 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 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 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

2、恒的使命。,1讨论法,可以建议学生就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等观点分组展开讨 论,可从教材中的实例入手,也可以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鼓 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理论。,2理论联系实际法,对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建议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 理解。结合某个具体的认识是如何在实践中获得的,以及该认 识在实践中是怎样应用的,又如何在新的实践中获得新的认识 的,从而准确理解和把握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 复性。,相符合,正确反映,客观性,人人平等,条件,范围,历史的,谬误,反复性,无限性,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3、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3真理内容的客观性,(1)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 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 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4真理与谬误,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 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真理与谬误的界限 不容混淆。,误区 1: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注意: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派生的。,误区 2:谬误的内容不是客观的,注意:谬误也是人的认识,其

4、内容也是来自于实践,是客,观的,只不过谬误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歪曲反映。 误区 3:少数服从多数,多数人的意见就是真理,注意: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能以人数的多少作为检验真 理的标准。当多数人的观点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时候,多数人 就应该放弃原来的意见。,【典例1】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解析B。泰戈尔用比喻的方式说明了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告诉我们真理和谬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A、C 两项只强调一 个方面,不符合材料的主旨。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D 项中的“以谬误

5、为基础”的说法明显错误。故选 B。,1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表明(,),A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认识都是相同的 B真理是客观的 C真理就是科学理论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 答案B 解析从题干中的“依靠客观的实践”可知 B 项符合题意。,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 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 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真理都是具体的,(1)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如

6、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 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 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 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3结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 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 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真理与谬误的关系,(1)真理与谬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就是真理,而不是谬误,二者的界限不容混淆。,(2)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真理又是具 体的、有条件的,超出了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 化为谬误。,【典例2】传统的“木

7、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 最低的那块木板。但最新的“木桶理论”认为,如果把木桶倾 斜放置(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真理是(,),客观的 具体的 因人而异的 有条件的,A,B,C,D,解析D。“木桶理论”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内容, 说明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是相对特定过程来说的。符 合题意,故选 D。,2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以往人们通过 食物获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 或某几种维生素来弥补食物摄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 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 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

8、造成损害。关于维生素的问题的,争论表明(,),真理是有条件的,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B,C,D,答案B,解析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过了 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符合题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说法错误。,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原因: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 断地超越自身。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 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2)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

9、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典例3】(2011 年江苏南京二模)全球海洋生物普查结果显 示,约有 75%的海洋物种人类知之甚少,它们大多分布在未被,深入考察的海域。这表明(,),客观事物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认识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世界上总会存在人类无法认识的事物,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B,C,D,解析C。颠倒了客观事物和认识的关系。属于不可知 论观点。材料强调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故符合题意。 故选 C。,3(广东广州东莞 2011 届五校联考)早在1898年,就有科 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 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

10、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 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的 280ppm(1ppm 为百万分 之一)升至 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 变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A,B C D,答案A 解析人类对气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至今仍然认 识不一,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正确。人类对气候的认

11、识既 受主观条件的限制,也受气候问题复杂性的影响,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人的认识并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 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后半句说法明显错误,是 不可知论的观点。故选 A。,1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好字优先”,这体现了(,),真理与谬误没有标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实践是认,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识发展的动力,A,B,C,D,答案B 解析真理与谬误没有标准的说法错误,排除。 都符合题意。故选 B。,2下列对于认识和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真理是不变的,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12、,而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真理是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A C,B D,答案D 解析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错误,认识 的内容也是客观的。故选 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 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 年前 36 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 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 差。在这个意义上,天气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据此 回答 34 题。 3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其规律并可以被认识,大气,运动以前没有规律,现在有,科学

13、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大气运动的规律,A,B,C D,答案B 解析与事实不符。与实际不符,人类并没有完全掌 握大气运动的规律。故选 B。,4“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人的认识永远不能成为真理,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人的认识有待于进,误成分 一步发展,A,B,C D,答案D 解析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是错误的。错误,包含 谬误成分的不是真理。故选 D。,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我国在远 古时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公元前 1 700 年

14、,我国有“顺风飞 车,日行万里”之说,还绘制了飞车腾云驾雾的想象图。外国 也有许多有关月亮的美好传说。,自从 1957 年 10 月 4 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 来,到 1990 年 12 月底,苏联、美国、法国、中国、日本、印 度、以色列和英国等国家以及欧洲航天局先后研制出约 80 种运 载火箭,修建了 10 多个大型航天发射场,建立了完善的地球测,控网,世界各国和地区先后发射成功 4 127 个航天器。其中包 括 3 875 个各类卫星,141 个载人航天器,111 个空间探测器, 几十个应用卫星系统投入运行。目前航天员在太空的持续飞行 时间长达 438 天,有 12 名航天员踏

15、上月球。空间探测器的探测 活动大大更新了有关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文方面的知识。到 20 世 纪末,已有 5 000 多个航天器上天。有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 展航天活动,利用航天技术成果,或制定了本国航天活动计划。 航天活动成为国民经济和军事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点拨】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 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 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个圆圈式的 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 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 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 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1(教材 P47)(1)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里?,(2)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3) 对同一种事物的认识为何会有真理和谬误的区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法正确吗?,(3)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 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 种不同的认识,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 合的认识则是谬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法是正确的, 真理是标志主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