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68821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届中原名校豫南九校一轮复习质量检测高三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 1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2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内容。第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与齐盟约。据史记载,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齐)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该“盟约” A有利于后来齐国的争霸活动 B短期内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 C使齐太公取得了摄政的权力 D成功利用了诸侯国间的矛盾2宋代程大昌著的演繁露中说:

2、“古书不以简策,缣帛皆为卷轴,至唐始为叶子。”叶子即册页式书籍。促成书籍制度这一变化的关键原因是 A造纸术的进步 B印刷术的应用 C唐诗的繁荣 D城市经济的繁荣3约1008年,成都16家官商联合用楮树皮纸印刷凭证,上有图案、密码、画押、图章等印记,面额依领用人所交现款临时填写,作为交易凭证。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1000文收手续费30文。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出 A纸币方便了商品交换 B官商勾结牟取暴利 C流通支付手段发展 D货币形式多样化4清代学者阮元在杭州开书院,不尊孔孟,而专祀许慎、郑玄等人,事经史之学,并旁及小学、天文、地理、算法等。可见其 A发展了宋明理学的认识论 B强调了儒学经世致用精

3、神 C促进了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 D萌生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5对于清廷上谕中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传统解释是“一定要把中华之物力,有多少就拿出多少来,巴结这些武装占领了首都的与国”。当今学者指出,针对庚子赔款的谈判,从上下文看,上谕是要谈判大臣“以最小的代价,以尽可能少的中华之物力,来结与国之欢心”。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不同时代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截然不同 B后者否定了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说法 C脱离了当时的历史情境,无法认识历史真相 D历史阐释应以充分占有和解读史料为基础6顾颉刚在悼蔡元培先生一文中说:“有一天我去取北大日刊,哪知早已被同学们一抢而光,原来这天报上登着这些女同学

4、的名字,大家要先睹为快呢!”这种现象反映出北大 A汇聚了诸多具有新思想的学者 B开始以女子为主要招生对象 C是具有民主、科学思想传统的学校 D办学宗旨突破工封建旧道德7张之洞曾提出:“铁路之设,有形之利在商,无形之利在国;有限之利在路商,无限之利在四民。运费栈租,此有形有限之利也,征兵、转饷、通商、惠工、畅土货、出矿产、增课税、省差徭、广学识、开风气、速政令、去壅蔽,此无形无限之利也。”其观点可概括为 A大规模建设铁路有利亦有弊 B铁路是促进社会转型的关键 C洋务运动的重心应转向铁路 D铁路建设是社会变革的前奏81930年,中共曾规定“没收王公寺庙的牲畜归牧民分配”。几年后,这一规定被调整为“

5、已经没收分配者,其地权即为分得土地人所有;未经没收分配者,其地权仍属于原业主所有”。这一变化 A是对错误宗教政策的否定 B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演化的产物 C是新形势下对旧势力的妥协 D是宗教禁锢向宗教自由政策的转变91919年,孙中山致信时任粤军第二军前敌总指挥的蒋介石,“我所求者,惟期主义,政策与我一致,即我所谓服从我三十年来之共和主义”。“兄性刚而疾俗过甚,故常龃龌难合。然为党员重大之责任,则勉强牺牲所见降格。”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A孙中山对蒋介石阳奉阴违不满 B孙中山始终倡导实行共和政治 C国民革命在当时已经埋下隐患 D国民党内出现严重的理论分歧10观察下表,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南京国

6、民政府19371949年货币发行量 (单位:亿法币) A实行货币贬值政策后出口大增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民族工业发展的环境日趋恶化 D这是南京国民政府垮台的主要原因11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种代表组成 A说明旧的阶级结构已被新的阶级结构取代 B为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奠定了基础 C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已基本建立 D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权力机关12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学者指出,“在斯大林与麦卡锡(美国参议员,代表)之间,任何中间

7、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在该学者看来,“明智”的选择是 A坚持独立自主 B加强与美苏的联系 C联合反霸 D倡导和平共处13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开放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中国正式决定在14个沿海港口城市建立15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3月,正式动工兴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一发展趋势表明 A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B改革开放向多层次、宽领域方面发展 C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逐渐清晰 D特殊经济区域成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141892年,宋恕首先提出“易西服”的主张,“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结果他遭到猛烈批驳,“莫不掩耳而走,怒目而骂,以为背

8、谬已极,名教罪人”。这一“结果”出现的社会根源是 A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强烈抵制 B国人未区分西方文明与侵略 C礼法尊严的传统根深蒂固 D西服流行损害了顽固派利益15“文革”时期,文艺作品金光大道被要求进行诸多修改,如抗美援朝部分的小标题堵挡改为阻击、让房改为让房破阴谋。这些改动 A说明文艺创作遭遇严冬而萧条 B说明文艺作品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C与当时国家发展环境基本一致 D说明政治斗争扼杀了文艺作品创新16为适应战争需要,古代雅典政府向公民征收战争税。下表是战争背景下雅典政府的战争税征收情况。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面临瓦解的威胁 B雅典逐渐走出战争的威胁 C雅典人的战争税税负不断减轻

9、D雅典民主制推动了经济发展17英国有着悠久的议会传统,但有学者却不认同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前)确立了近代代议制民主。该学者这种判断的标准应是 A议员是否具有阶级性 B议会是否成为国家机关 C议会是否以人民主权为宗旨 D议员是不是底层民众的代表18马丁路德的职业理论认为,“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侍奉上帝,事关灵魂的救赎,必须全力做好。信仰与工作结合,形成一种工作崇拜”。这种理论 A加速了德意志统一的步伐 B有利于近代德国工业的崛起 C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D动摇了神学世界观的统治地位19“在非洲,仅在沿海地区有一些奴隶贸易站;在印度,欧洲人也被限制在沿海少数几个贸易站,实际上还没有开始影响辽阔的内

10、地;在东亚,尽管西方人要求进一步交往,但还是被严格限制在广东和九州。”这种状况表明 A麦哲伦尚未实现环球航行 B西方工业革命已完成 C世界政治格局尚未根本改变 D亚洲国家开始崛起2019世纪初,蒸汽机热效率不到8,而人们对蒸汽机的研究主要从蒸汽机的实用性、安全性和燃料的经济性等方面来判断它的优劣。可见当时 A工业科技有了较大的发展 B应用技术需要科学理论的突破 C。蒸汽机尚不能广泛应用 D生产对动力来源提出革命性要求21“闻是日会堂公议,出示逐散巴里各乡民勇;又各营派兵四万,携带火器,前往(巴黎城内)比述梦(梭蒙高地)、纲马山下(蒙马特尔)。拟取回大炮四百余门官兵到时,乡勇阻其前进。将军出令施

11、放火器,众兵倒戈相向。”这一史料反映出巴黎公社革命 A是工农对资本家的斗争 B得到了部分士兵的同情 C得到旧军队的大力支持 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22下表反映了苏联集体农庄的形成过程。对表格所包含的历史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集体化高潮也是其经济实力迅速增长时期 B该统计资料明显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C四项指标说明苏联经济结构存在严重隐患 D苏联千业化过程中对农民的掠夺过于严重231946年9月,苏联驻美大使在报告中写道:“美国鼓吹的对苏联采取强硬路线的政策,是目前通往大国合作道路上的主要障碍。”这一表述 A把导致关系紧张的责任方认定为美国 B有力地回击了美国实施的全面“冷战”政策 C旨在遏制苏

12、联和东欧势力的扩张 D体现了美国加强对欧洲的政治控制24下面是某次国际会议参会国(图中深色阴影部分)分布图。这次会议A讨论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问题 B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开辟了道路 C是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开端 D为以后的“美苏对峙”奠定了基础25下面是据WTO2006年世界贸易报告整理而成的2005年、2006年世界进口贸易分布图。该图反映出 A亚洲已经逐步成为全球贸易新的中心 B非关税性壁垒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C进口贸易总量与贸易自由度成正相关 D取消贸易壁垒拉大了南北经济的差距第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50分。其中第2628题为

13、必考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共35分;第2932题为选考题,每小题15分,考生可根据要求选做其中一道,共1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谈到中国文明时,不时地与世界其他各地的文明相比照。如他将秦统一中国的情形与马其顿统一希腊各城邦相比较,将汉帝国与当时的罗马帝同相比较。在将东汉灭亡(公元3世纪)后的中国与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5世纪)后的西欧相比较时,他得出结论,“随后1000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伟大的黄金时代”,“政治、社会和文化空前稳定”。但是,他同时还认为,“这种稳定既是好事,又是坏事”。真正使学者们静下心来研究中西方封建社会比较问题的时机出现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时期,许多学术界的大家都参与了讨论,中西比较方面的论著不仅数量多,而且还有相当的深度。如在亚细亚生产方式、古代东方社会的特点、奴隶制和封建制的标准、封建社会形成的条件和途径等问题上,各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然而,探讨仍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资本主义萌芽迟迟得不到发展”的框架下进行。 摘编自李泉、赵世瑜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等 材料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