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 区域地理 第3单元 第6讲 中国的农业练习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52429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 区域地理 第3单元 第6讲 中国的农业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 区域地理 第3单元 第6讲 中国的农业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 区域地理 第3单元 第6讲 中国的农业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 区域地理 第3单元 第6讲 中国的农业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 区域地理 第3单元 第6讲 中国的农业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 区域地理 第3单元 第6讲 中国的农业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 区域地理 第3单元 第6讲 中国的农业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单元 第6讲 中国的农业练习一、单项选择题(2014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1图1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答案:A解析:北京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根据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的规律,山地东南侧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因此年降水量由多到少依次为甲、乙、丙、丁,故A项正确。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2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知,板栗喜光、喜暖

2、,因此应布局在向阳坡,图中甲处在向阳坡,阳光充足,气温较高,适合板栗生长,故A项正确。乙、丙、丁处在背阴坡,光热不足,且丙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不利于板栗生长,故B、C、D错误。(2014泉州调研)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35题。3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最大的是()A安徽省B陕西省C河北省D贵州省4江苏省原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拥有江淮地区、太湖平原两大商品粮基地,导致其产粮大省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与土壤B政策和劳动力C市场和交通D工业化与城市化5“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域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

3、”这一特征()A增加了耕地保护的难度B强化了耕地保护的力度C反映了南北方的差异性D体现了自然资源的整体性答案:3.A4.D5.A解析:第3题,由题图可知,“人均产量与全国均值之差”越小(或为负值)说明粮食供应越紧张,供不应求;差值越大,说明生产潜力越大,供过于求。陕西、贵州均为负值,发展潜力较小,应排除;安徽、河北均为正值,且安徽远大于河北,则安徽的生产潜力最大。第4题,影响粮食产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国家政策、科学技术、土壤肥力、水源、气候以及农业用地面积、市场等。结合题意及所学知识可知,江苏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占用大量农业用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下降。第5题,根据题干中“最强劲经济

4、发展区和最需要保护的优质耕地相复合”这一材料可推断,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耕地是两难的抉择,因此保护耕地的难度更大。(2014吉林调研)下图为“我国人口、稻谷产量、小麦产量、玉米产量、大豆产量占世界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67题。6我国人口占世界比重下降的原因是()A我国人口数量下降B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C世界人口数量下降D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下降7四种作物产量占世界比重随时间变化幅度最小的是()A大豆B小麦C玉米D稻谷答案:6.B7.A解析:第6题,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总量上升。第7题,作物产量占世界比重随时间变化幅度等于变

5、化幅度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分别计算可知,正确答案是A。下面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今西安市西)所写的一首诗的节选: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据此回答89题。8诗中是一种粮食作物,它最有可能是()A水稻B甘薯C冬小麦D春小麦9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最主要是()A南冈为冬季风背风坡,利于作物安全越冬B南冈为阴坡,潮湿、水源充足,利于作物生长C南冈即秦岭,海拔高,农作物受洪涝灾害威胁小D南冈为向阳坡,夏季风迎风坡,光热、水分都充足答案:8.C9.D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此地为西安市附近,从诗中描述的场景来判断,此时是

6、农历五月,因此诗中处的粮食作物最有可能是冬小麦。“南冈”是农田集中区域,农历五月小麦覆陇黄说明这儿光热充足,应是向阳坡。(2014海南琼海)中国气候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和气候复杂多样两大特征。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分析回答1011题。10图中a处应该填写的文字是()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三熟11与我国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也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下列对此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劣势主要是热量不足,适合种植的农作物类型很多B漫长冬季对农业影响不大C冬季寒冷漫长,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D冬季积雪,春季融化可以缓解春旱现

7、象,也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答案:10.A11.D解析:第10题,根据图信息,该地区的农事活动:春播、夏管、秋收反映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一年一熟。第11题,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故作物只能一年一熟,不利于农业生产,A错误;由于冬季漫长,不利于农业生产,B错误;但也由于冬季漫长,土壤微生物分解缓慢,故土壤有机质含量高。C错误;由于冬季寒冷,形成积雪覆盖,既可冻死大量害虫,也利于春季的积雪融化形成水源,改善了土壤墒情。D正确。下图甲、图乙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大豆、油菜、甘蔗、棉花)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1213题。12下列经济作物的排序与图中主要分布区一致的是()A油菜大豆棉花甘蔗B大豆油菜甘蔗棉花

8、C甘蔗大豆棉花油菜D棉花大豆油菜甘蔗13读图判断,既有棉花又有油菜分布的省区是()A新、川、豫、贵B湘、鄂、皖、赣C冀、鲁、豫、晋D黑、吉、辽、内蒙古答案:12.D13.B解析:棉花喜光热,从新疆有大面积分布可判定为棉花,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甘蔗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综合分析两图,可看出既有棉花,又有油菜分布的省区为湖南、湖北、安徽、江西。读“我国某地区的粮食作物种植表”,回答1415题。土地利用方式月份123456789101112方式1冬小麦大豆休耕玉米、高粱冬小麦方式2休耕玉米、高粱冬小麦大豆休耕14.该地区的耕作制度是()A一年一熟或两熟B一年两熟

9、或三熟C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D三年两熟15下面的等值线图与该地区相符的是()答案:14.C15.A解析:依表中信息可判断该地区耕作制度,进而可知该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暖温带。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617题。16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17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答案:16.B17.A解析:本组题综合考查了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第16题,由题干中“当地1月平均气温3”,确定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四个选项只有太湖平原符合条件。第17题由该地区种植结构变化图可知

10、: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减小,蔬菜和花卉的面积不断扩大,而影响蔬菜和花卉的主导因素是市场。二、综合题18读下面“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回答问题。(1)图中字母A、B、C、D所示区域的经济作物名称。A是_,B是_,C是_,D是_。(2)四种经济作物中属糖料作物的是_,属油料作物的是_。(3)造成四种经济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自然、社会经济)条件。(4)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_,_流域是其主要的产区。(5)甜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_省、吉林省、_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从温度看,甘蔗主要分布在_带和_带,花生主要分布在_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甜菜主要分布在_带。答案:(1)甘蔗甜菜油菜花生(2)甜菜、甘蔗油菜、花生(3)自然(4)油菜长江(5)黑龙江内蒙古(6)热亚热暖温中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