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高中历史 第9课 诗歌与小说智能提升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52131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高中历史 第9课 诗歌与小说智能提升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2015高中历史 第9课 诗歌与小说智能提升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2015高中历史 第9课 诗歌与小说智能提升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2015高中历史 第9课 诗歌与小说智能提升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2015高中历史 第9课 诗歌与小说智能提升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2015高中历史 第9课 诗歌与小说智能提升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高中历史 第9课 诗歌与小说智能提升 岳麓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诗歌与小说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诗经的叙述错误的是()A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包括风、雅、颂三部分,是整齐的四言体诗歌C它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共305篇D西周时贵族才能接受教育,他们通过文学创作来反映和规范统治秩序,所以诗经表现的是贵族而不是平民的情感答案:D2关于汉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汉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B其突出特点是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C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的表现手法D汉赋主要是描述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答案:D3(2013安庆一模)唐朝出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歌繁荣局面,主要是因为()魏晋以来,诗歌创作渐趋成熟民族屈辱

2、和民族危机的影响科举考试的推动作用 繁荣的政治、经济条件实行的开放和多元政策A BC D答案:B4“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B李白出身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身于农民家庭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答案:C5以下著名诗人、词人,其作品风格属于浪漫主义的有()A屈原、杜甫 B屈原、李白C苏轼、杜甫 D屈原、孟浩然答案:B6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

3、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统治政策的调整 B社会环境的变化C城市经济的发展 D主流思想的演变答案:C7(2012江苏单科)“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A诗经 B楚辞C汉赋 D唐诗解析:题干中“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反映了山歌粗俗的特点。“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表明山歌有诗经的遗风。结合诗经中风反映

4、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生活的内容,可知诗经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答案:A8“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A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B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C蕴含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D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答案:D9下列关于元曲的叙述正确的是()A元散曲又称“长短句”B元时,汉族文人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C元散曲局限于宫廷范围D元曲在宋代已经广为流行,元代兴盛答案:B10清朝赵翼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古代在“李杜”之后各领风骚的文学形式有()A

5、楚辞、元曲、明清小说 B元杂剧、昆曲、京剧C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D宋词、明清小说、京剧答案:C11(2013新乡模拟)明清时期,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这主要是因为()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格答案:C12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对明清社会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僵化的理学等,展开深入批判和揭露,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文学名著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C红楼梦 D西游记答案:C13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危机,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批判现实的作品不断出现,其

6、中的代表作是()西游记 红楼梦儒林外史 聊斋志异A BC D答案:A14(2013全国新课标卷文综)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解析:材料把小说称为儒、释、道三教之外的“又一教”,并“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旨在说明小说通俗易懂,流传广泛,并结合材料中“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得出,这是因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市民阶

7、层壮大,从而推动了小说这类世俗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材料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材料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材料四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请回答:

8、(1)请分别指出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文学作品的体裁。(2)材料一出自哪部著作?这部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怎样?材料二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材料三的文学作品表现的时代特征是什么?你能得到哪些认识?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知识的再认再现及比较能力。第(1)、(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并注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第(3)问要联系李白所处的时代背景去分析,并注意运用唯物史观解题,即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答案:(1)材料二:楚辞;材料三:唐诗;材料四:宋词。(2)诗经;地位: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材料二

9、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3)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认识:文学作品体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阅读与思考指导外部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内部原因:小说自身的发展。自我测评解答1(1)先秦时期,形成了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采用四言体形式。在南方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诗歌形式楚辞,采用比较灵活的句式。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2)汉代赋极盛行,作品多围绕贵族的奢侈生活而作,反映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和大一统时代的民族自信心。写法注重辞藻,手法夸张,有文字堆砌

10、、形式呆板的缺点。(3)唐代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诗歌创作繁荣,流派众多,题材风格丰富多样,诗人辈出,佳作如林。边塞诗风格豪放,田园诗清新自然,“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名垂千古。(4)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又经历了山河破碎、偏安一隅等时代变迁,词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形成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视野广阔,气象恢宏雄放;婉约派音节谐婉,情调柔美。(5)元代散曲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形式活泼,广受民众欢迎。元代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散曲多感叹时世、歌唱山林隐逸,既表现了元曲作家蔑视正统礼教,也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2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章回体裁小说成为明清小说的主流,反映商人和普通民众生活的小说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明清小说中也有一批以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为代表的批判现实的力作。主要原因是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深深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