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课后知能检测试题(新版)岳麓版必修1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52057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课后知能检测试题(新版)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2015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课后知能检测试题(新版)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2015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课后知能检测试题(新版)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2015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课后知能检测试题(新版)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2015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课后知能检测试题(新版)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课后知能检测试题(新版)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课后知能检测试题(新版)岳麓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常学案】2014-2015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课后知能检测试题(新版)岳麓版必修1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A损害中国人的健康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解析】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逆差,英国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发现贩卖鸦片可以改变贸易格局,因此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A、B、C三项是影响。【答案】D2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幅浮雕是虎门销烟,镌刻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目的应该是()A指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纪念林则徐“开眼看世界”C铭记中华民族反侵略的精神传统D明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解

2、析】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贸易中,英国从中国购买茶叶和丝绸等,向中国输出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这种情形发生在19世纪前期,故选C项。【答案】C3开放通商口岸适应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需求。南京条约中能让英国达到同样目的的规定是()A协定关税权 B领事裁判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开设工厂【解析】协定关税权,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为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提供了便利。【答案】A4(2014福师大附中高一检测)中国近代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解析】近代史开端也就意味着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选择C

3、项。【答案】C5“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通过这一条约获得的权益是()A在中国开辟通商口岸B在中国设立了租界C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D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解析】从材料中“一体均沾”可知体现的是“片面最惠国待遇”。【答案】C6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A外国列强大批入侵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解析】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D7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

4、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话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从时间1854年判断,此时鸦片战争已经结束,南京条约已经签订。从材料“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也可看出是中英双方签订的条约,符合条件的是南京条约。正确选项为A项。【答案】A8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解析】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统治者对外部世界不了解,自认为是“天朝上国”,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

5、略加深,清朝统治者的传统观念受到强烈冲击,不得不改变对西方国家的看法和称谓。【答案】B9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B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C割占大片领土D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解析】列强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方便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同时,打开中国国门,客观上把中国推向近代化的道路。故A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只有一个方面的影响,即破坏和掠夺中国。【答案】A10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方式相同 B背景相同C目的和性质相同 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解析】A项和B项虽为两次

6、鸦片战争的相似之处,但都不能体现这次战争的内在联系;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发动的,排除D项;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都带有侵略性质。【答案】C11林则徐提出的“师夷长技”思想,被社会认可并且付诸实践开始于()A鸦片战争前 B鸦片战争期间C第二次鸦片战争前 D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解析】部分官绅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变局,主张学习西方“长技”,掀起洋务运动,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答案】D12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讲,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A中国又增开了十一处通商口岸B清政府权力机构发生了变化C清政府的一批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D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解析

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清政府的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而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奏稿材料三中国政府对陛下官员与臣民已经犯下了突然而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之危险,在实际上又如此之不能容忍。所以,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私人机密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

8、答鸦片输入有怎样的危害?林则徐对鸦片的态度如何?(2)材料三中“最近这样的方式”是指什么?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的看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可以看出鸦片对个人、家庭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国家的危害的角度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中“用最近这样的方式”知道是禁烟运动,由此英国借口发动了战争,认识其以“文明的高尚义务”来掩盖侵略的实质。【答案】(1)危害:损害吸食者的身体健康,吸者成瘾导致倾家荡产,危害社会秩序。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加重了人民负担,加剧了政府财政危机。导致吏治腐败,军队丧失战斗力。

9、态度:对其严厉禁止。(2)方式:禁烟运动。看法:这种观点是荒谬的,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这才是一种无耻的侵略;林则徐禁烟是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正当行为,绝非侵略。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40年春英国议会在辩论对中国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反对派以拒绝为支持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战争的理由反对政府的政策”。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材料二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如果曲解自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为我们

10、和他们之间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唐吉诃德了。”材料三莫克维卡在信中还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制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英国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资料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反对派”为何反对政府的政策?(不得摘抄材料原文)(2)根据材料二概括莫克维卡表达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这句话的真实含义。(4)综合以上材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解析】本题主要从英国的角度出发考查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第(1)问注意对“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的判断。第(2)问是对发动战争的辩护的理解。第(3)问注意对“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的理解,在当时英国是以战争的形式进行的。第(4)问从材料二可知英国在为鸦片走私找借口,材料三则说明了输出(棉制品)的目的。【答案】(1)他们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是不道德的。(2)战争的原因是中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为道德观念而放弃利益是不明智的。(3)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服。(4)保护鸦片走私并为英国工业品打开中国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