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常用句式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006779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5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常用句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常用句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常用句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常用句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常用句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常用句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常用句式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使用说明: 1、点击超链接进入相关页面(带下划线者为有超链接) 2、点击左上角的 回到主界面。 3、点击 进入下一页。 4、每张幻灯片内容为无须点击自投。 5、共43张幻灯片。,开始上课,文言常用句式,分为五大类,一、判断句 二、疑问句 三、被动句 四、省略句 五、变式句,一、判断句: 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句子。,常用形式8种(抓标志词),二、疑问句: 在古代汉语里,借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的帮助而发出疑问的句子。,常用形式5种(抓标志词),三、被动句: 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的,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常用形式8种(抓标志词),四、

2、省略句: 不影响语言表达的前提下,省略了一些句子成分。,常用形式5种,五、变式句(也称倒装句): 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出现前后倒置情况。,常用形式4种,1、者,也,例子: 1、 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2、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3、此三者,吾遗恨也。,2、者也,例子: 1、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3、也,例子: 1、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2、 斯固百世之遇也 3、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4、者,,例子: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5、用副词“乃、则、即、皆、固、诚、耳”,例子(见课本P109

3、一2)补充: 1、 斯固百世之遇也 2、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6、用动词“为、是”,例子: 1、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2、 不知木兰是女郎。,7、非(否定判断),例子: 1、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2、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8、无标志词,直接判断,例子: 见课本109一5,1、用疑问代词:谁、孰、何、安、曷、胡、焉、奚等,例子: 1、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2、吾与徐公孰美? 3、曷不委心任去留? 4、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 5、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2、用疑问语气词:乎、诸、欤、邪、

4、耶、哉等,例子: 1、儿寒乎?欲食乎? 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3、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4、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5、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窃符救赵 6、六国互丧,率赂秦耶?,3、不用疑问代词和语气词:,例子: 1、然天子读书者有几?黄生借书说 2、倘汝有灵,可能告我?祭妹文,4、不用疑问词而用否定词:,例子: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2、汝忆否?与妻书,5、用固定结构:,例子: 1、如太行王屋何? 2、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吾与徐公孰美? 4、虞兮虞兮,奈若何?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于,例子: 1、而智勇多困

5、于所溺 2、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3、不能容于远近,2、见,例子: 1、渐见愁煎迫(孔雀东南飞) 2、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同上) 3、爱人者必见爱,而恶人者必见恶也,3、见于,例子: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4、受于 例子参课本P109三1,5、为所 例子参课本P110三2,5、为所 例子: 1、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2、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6、为 例子: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荆轲刺秦王 2、为天下笑者,何也?,7、被,例子: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2、妆成每被秋娘妒,8、无标志词语,例

6、子: 1、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2、洎牧以谗诛 3、激昂大义 4、得不焚,殆有神护者,1、省主语: 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例子: 1、余稍为修葺,(余)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2、(扁鹊)居十日,扁鹊复见。 3、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今日之事)甚急。”,2、省谓语: 承前省、蒙后省、特定省,例子: 1、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2、因跪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击缶。廉 3、明月(照)半墙,3、省宾语: 省动词宾语、省介词宾语,例子: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之:石块)而求之。 2、竖子不足与(之:代项羽)谋。,4、省兼语: 兼语:一语身兼宾语、主语之职,例子: 1、余

7、稍为修葺,使(之:代老屋)不上漏。 2、为国者无使(己:代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哉。,5、省介词“于”,例子: 1、 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 2、 垣墙(于)周庭 3、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于)道路 4、 断头置(于)城上,1、主谓倒置,例子:参课本P110四1,补充: 1、渺渺兮吾怀。(赤壁赋),2、宾语前置,现象一: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毋”、否定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等。 例子:参课本P110四2前三例,2、宾语前置,现象二: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句中有疑问代词“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 例子:参课本P110四2例4-8,补充

8、: 1、不为者与不能者何以异? 2、而今安在哉? 3、谁为哀者?,2、宾语前置,现象三: 以“之、是”等为提宾标志,以加重语气,无实义。 例子:参课本P110四2例9-11,补充: 1、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2、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 (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才是举),2、宾语前置,现象三: 以“之、是”等为提宾标志,以加重语气,无实义。 例子:参课本P110四2例9-11 1、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2、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 (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才是举),3、定语后置,现象一: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子:参课本P110五3例1-2,补充: 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2、群臣吏

9、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3、定语后置,现象二: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子:参课本P110五3例3,补充: 1、马之千里者 2、疆土之新辟者,3、定语后置,现象三: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子:参课本P110五3例3,补充: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状语后置,古汉语中,把介词结构放到动词后面作补语。 常用标志词:于、乎、以 1、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4、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5、忠义暴于朝廷,于,4、状语后置,古汉语中,把介词结构放到动词后面作补语。 常用标志词:于、乎、以 “乎”例见课本P111 1、张良具告以事 2、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3、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兽之形,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