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与语文科目互动——自选模块语文部分的复习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005802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与语文科目互动——自选模块语文部分的复习 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与语文科目互动——自选模块语文部分的复习 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与语文科目互动——自选模块语文部分的复习 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与语文科目互动——自选模块语文部分的复习 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与语文科目互动——自选模块语文部分的复习 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与语文科目互动——自选模块语文部分的复习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与语文科目互动——自选模块语文部分的复习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语文科目互动,自选模块语文部分的复习,.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自选模块试题既要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又要有必要的区分度,保持适当的难度。 自选考试模块内容,选自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学科的18个自主选修模块(1B)的内容。每个模块编制1道试题,共18题,每题10分,由学生任选6题作答,不得多选。自选模块考试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和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相关课程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自主选修模块(1B)的范

2、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全卷满分为60分。,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自选模块,.考试能力要求、内容和题型 语文(1B)部分 一、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1B)要求深入测试考生以下语文能力: (一)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二)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三)探究 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这三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二、考试内容 语文(1B)的

3、考试内容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考试内容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选考一类科目的考生的文化素质、能力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并考虑中学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阅读、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阅读两个选修模块教学实际而确定的。,(一)分析综合 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二)鉴赏评价 1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2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 3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三)

4、探究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 2对作者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3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三、考试题型 简答题、论述题等。,语料:,1.与语文科目试卷的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相同的是,阅读材料不可能从中学语文课本中直接选用。 2.与语文科目试卷的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相同的是,阅读材料一般不可能是文学史上最经典的作品。 3.与语文科目试卷的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相同的是,阅读材料往往是小品文或诗歌。 4.与语文科目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不同的是,一般不可能有补写名篇名句的题目。 5.与语文科目现代文阅读不同的是,不可能是外国人的作品,一般也不会

5、是外国题材的作品。,审题:,1.与语文科目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相同的是,必须对题干的目的全部了解。 2.与语文科目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不同的是,题目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3.与语文科目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不同的是,一般不会有语句的翻译。 4.要学会理解阅读材料中不符合表达常规的内容,也就是要学会以古文、诗歌和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审题。,答题:,1.与作文有很大的不同,基本上不要求辩证地回答问题,而是以文学性(包括形象化、典故性、联想力)的考察为主。 2.与语文科目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相同的是,应当在对阅读材料的“言外之意”全部了解的基础上答题。 3.对阅读材料本身结构的掌握

6、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不要求直接分析结构特征,所要求回答的内容也一定与结构密切相关。但结构特征的掌握应当与内容、“言外之意”结合在一起。,2009年高考浙江卷自选模块试题,2009年 题号:0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 (1)从5个意象中选取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3分) 意象: 象征意味: 意象: 象征意味: 意象: 象征意味: 答案:雁:乡思(信使);柳:别情(送别);菊:淡泊(清高);竹:虚心(高风亮节);莲:怜爱(洁身自爱)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

7、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答案:略,2009年 题号:0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文后问题。 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 鲍尔吉原野 标题这句话是冯至的一首诗。这首写于1941年的诗颇值玩味。 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 在一间生疏的房里,它白昼时 是什么模样,我们都无从认识, 更不必说它的过去未来。原野 把“我们”和“夜”写在一起,显出艳。“有时”添加神秘,仿佛说情侣。往下读,觉出是说房子,或旅舍。冯至在写“它”,而不是“我们”。 旅舍,很少有人记述旅舍。谁还记得旅舍的模样?大的小的,坐落在各地的旅舍,人们曾住过。 我也想一想旧日的旅舍。,这

8、些旅舍如做过的梦一样记不起来了。即使把记忆坐标放在只去过一次的城市,也想不起那个住过的房间。是的,冯至说房间,而没说旅馆的外貌或大堂。 细心的旅行者,或者说真正的旅行家不是过客,而是住客,住在流动的家。他们像冯至一样体味以及从远处观赏旅舍,这样才对得起旅行或者说光阴。 我们拼命,哦,想起一间客房(忘记是哪个城市)洗手间白瓷面盆靠近身体部分的小洞长出一株苗(像豆苗),我从镜子里发现。是什么人,为了什么,把一粒种子放进这个洞里?我看了半天,豆苗从幽深的洞里趋光而出。心里默念它不要再长了,免得被下一位好事的旅客拔掉。我想把这棵豆苗拔下栽进楼下的土里,试了试劲,它不愿出来。 去年在伊尔库斯克,住在中国

9、人统一下榻的旅馆。房子小,但窗外吹进来的风有森林的香味。我不期然想起冯至这首诗,顺着背了下来,此诗第二段是 一望无边地在我们窗外展开 我们只依稀地记得在黄昏时 来的道路,便算是对它的认识, 明天走后,我们也不再回来。,那一刻,我觉得冯至好像来过伊尔库斯克,在贝加尔湖边游吟。“五四”的人们哪儿都去过。我仔细看这间房子假设冯至当年住过这里宽大的木制窗台上乳黄色的油漆已经裂缝,冯至来时还像镜子一般光亮。窗外有一条河,男女喁喁从枝叶摩擦声中传来,月亮得意地在水面仰泳。冯诗第三段是: 闭上眼吧!让那些亲密的夜 和生疏的地方织在我们心里; 我们的生命像那窗外的原野, 不幸的是,我当时没闭眼,一直是雪花的电

10、视机屏幕出现普京的画面,我的思绪被迫与冯至分开,好像他并没有来过这里 冯至最后写道: 我们在朦胧的原野上认出来 一棵树、一闪湖光,它一望无际 藏着忘却的过去,隐约的将来。,读到这里,觉得他写的并不是房子,是原野。那么,“我们”是谁?“过去”和“未来”又在说什么?谁在“亲密的夜”? 这首诗写出60多年了,那么遥远又那么亲近。虽然读过说不出什么,却要说它真是好诗。疑问是不必要的,冯至知道一切,但我们失去了询问的机会。 好诗像登上黄山巅峰,在大铁链锁上一把黄铜锁,“咔哒”,锁死了,把钥匙丢入深涧。深涧下,堆着像山一样的钥匙。 (本文有删节),(1)从内容、语言两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语段。(5分)(80

11、字左右) 答案:内容:“我”在不经意间发现一株豆苗,豆苗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幼小的生命令“我”感动,它的命运使“我”担忧。语言:细腻真切,自然流畅,形象生动(答运用拟人手法亦可)。 (2)结合文中所引诗歌,探求末句“藏着忘却的过去,隐约的将来”的意蕴(5分)(80字左右) 答案:生命像一望无际的原野,人生就是一次旅行;人生旅途中有许多深藏着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渴望,要珍视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2010年高考浙江卷自选模块试题,题号:01 科目: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然后回答问题。 识周生清秘图后 明袁宏道 不才之木,得子而才,故知匠石不能尽木之用。嗟夫,岂独木

12、哉?世有拙士,支离龙钟,不堪事务。头若齑杵,不中巾冠;面若灰盆,口若破盂,不工媚笑;腰挺且直,足劲而短,不善曲折。此亦人下之至不才也。而一入山林,经至人之绳削,则为龙为象,为云为鹤,林壑遇而成辉,松桂荫而生色,奇姿异质,不可名状,是亦生物之类也。嗟夫,安得至人而与之,竟不才之用哉!,(1)用自己的话概括“拙士”形象的特点。(4分) 答案:拙士外貌丑陋,不善处世。经高人指点后,成为奇异之才。 (2)探析本文的结构特征。(6分) 答案:本文短小精悍,结构精巧。开篇写木由“不才”而“才”,接着描写“拙士”形象,“木”与“拙士”构成类比;进而写“拙士”从“不才”到“才”,前后形成对比;结尾呼应开头,点

13、明全文主旨。,题号:02 科目:语文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归 乡 邹旭 野花像铃铛挤满回家的路 今夜,所有的路都在回家 所有的路都是绝路 是你,是故乡这杯毒酒 夺走了我的远方。当我发现 黎明和家还有一水之隔 忧怨的月亮前来摆渡 母亲,你从一堆待捣的衣服中直起身 迎向我,就像 一条大河截住她的细流,(1)“毒酒”一词在诗中起什么作用。(4分) 答案:“毒酒”一词通过新颖的比喻,构成独特的意象,贬词褒用(或反话正说),强调了诗人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思恋之情。 (2)结合全诗,赏析画线诗句。(6分) 答案:诗人通过母亲停止洗衣迎接“我”这一典型细节,既

14、生动地刻画了勤劳的慈母形象,又表现了母亲渴盼游子归来的急切心情。“大河”截住“细流”比喻母亲的大爱融汇了游子绵长的思乡恋家之情。这三个诗句如特写镜头,凸显母亲张开臂膀拥抱游子的情形,将作者的乡情乡思推向了高潮。,2011年浙江高考自选模块参考试卷,题号:0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问题。(10分) 濮仲谦雕刻 (明)张岱 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 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三山街润泽

15、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于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为之。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1)简析文中濮仲谦这个人物形象。 答案:濮仲谦外貌古朴、谦卑,似乎柔弱无能,却身怀高超的雕刻技艺。他安贫乐道、乐于助人,不为权势和金钱而改变自己的志趣。 (2)本文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比,突出濮仲谦高超的技艺和高尚的品德。外貌谦卑,似乎柔弱无能,却有巧夺天工的技艺;工艺精简,而艺术品的价值和艺术境界却很高;自身赤贫却惠及他人。,题号:0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0分) 打 铁 高凯 打铁的人 在趁热打铁 在打铁人的手中 铁是软的 跳出火炕 呛一口冷水 反复挨打 没有骨头的铁 浑身都是骨头 恨铁不成钢呀 打铁的人才使那么大的力气 打铁的人和铁之间 爱恨交织 打铁的人 本身就是铁打的人 趁热 用自己的一块铁改变自己的另一块铁 就是打铁,(1)指出诗中“骨头”一词的作用。 答案:以奇特的比喻构成意象,形容铁的特殊品质:加热变软,但经过反复锤炼变得坚韧。 (2)结合全诗,分析画线句的艺术特色。 答案:用比拟或比喻的方法解释了“打铁”的特殊含义,强调人的成长就是一种自我锤炼的过程。前后呼应,揭示全诗的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