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习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914111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优课堂】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5揭阳高三考试12)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在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个小区域的世袭政长而兼地主。”这里描述的是()A行省制 B宗法制C分封制 D郡县制【答案】C行省制是元朝中央管辖地方的制度,地方大权多收归中央,故A项错误;宗法制解决家族内权位财产的继承问题,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王室之下有几级封君即诸侯王,诸侯王对周王室称臣,对自己管辖的小区域而言,是世袭的长官和地主,关键字“封”,指向了“分封制”,故C项正

2、确;郡县制是秦朝管辖地方的制度,郡县长官不能世袭,故D项错误。2(2015肇庆统测12)“(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据材料可以推断出()A周王赏赐诸侯土地和人民 B分封制确保了周王对全国的有效统治C西周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D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答案】C材料意思是周公分封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同姓亲族有五十三个,主要针对的是分封的对象,A项是分封的内容,故A项错误;B项是分封的目的,故B项错误;同姓亲族诸侯国占多数,可见它是西周分封的主体,故C项正确;D项是分封的影响,故D项错误。3(2015佛山质检12)公元前817年鲁武公带着长子姬括、次子姬戏拜见周天子,周天子格

3、外喜欢姬戏,故硬性作主,立姬戏为鲁国太子。待鲁武公病逝,姬戏即位,是为懿公。这说明()A宗法制已经崩溃 B姬括是鲁国的小宗C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D天子好恶是立储君的唯一标准【答案】B据材料“待鲁武公病逝,姬戏即位,是为懿公”可知宗法制依然存在,没有崩溃,故A项错误;据材料“待鲁武公病逝,姬戏即位,是为懿公”可知姬戏是鲁国的大宗,相对于姬戏而言,姬括就是小宗,故B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宗法制,是根据血缘关系世袭产生的,而非中央任命,故C项错误;据材料“周天子格外喜欢姬戏,故硬性作主,立姬戏为鲁国太子”属于一个个案,天子好恶是立储君的标准之一,但绝不是唯一标准,宗法制社会继承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4、,故D项错误。4(2015广东六校联考12)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A宗法血缘关系 B家国同构观念C尊卑等级意识 D以民为本思想【答案】B材料所述的是“国”和“家”、“君”和“父母”的关系,没有谈到嫡长子继承制等宗法制度的有关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中“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等信息,反映的是家国同构的观念,故B项正确;材料中“国”等同于“家”,没有提到尊卑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谈的是“国”与“家”的关系,没有体现以民为本,故D项错误。5(20

5、15深圳宝安调研1)“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材料所述文化传统,其根源可以远溯到()A周朝开启的“家天下”时代 B夏、商、周时期宗法制度的不断深化C铁犁牛耕推动小农经济形成 D孔子提出“仁”的思想【答案】B“家天下”时代开启于夏朝,故A项错误;随着夏、商、周时期宗法制观念的不断深化,“中国人非常关心亲族关系”,故B项正确;铁犁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均晚于宗法制的提出,故C、D项错误。6(2015广东五校联考12)下列有关周王朝政治制度及其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宗法制以嫡长

6、子继承制为核心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答案】D结合史实可知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题中体现出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分封制确立了等级森严的体制,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宗法制和分封制构成奴隶制社会政治制度的主体,维系了奴隶主的正常统治,但由于分封制下诸侯有很大独立性,奴隶社会后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战乱局面,因而不能保证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7(2015广东四校期末联考12)学者研究发现:春秋以上是大家族最盛的时期,战国时代渐渐衰微,汉代重新恢复,此后一直

7、维持了两千年。导致大家族衰微,小家庭增多的原因不包括()A小农经济发展 B宗法观念结束C诸侯争霸影响D各国变法推动【答案】B提取材料信息“大家族衰微,小家庭增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小家庭的增多,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宗法观念在中国影响深远,留存至今,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诸侯争霸导致王室衰微,分封宗法制衰落,有助于大家族衰微,小家庭增多,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各国变法改变了原有的贵族等级序列,新兴地主阶级壮大,促进大家族解体,小家庭增多,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8(2015佛山质检13)有学者认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8、。与该转型描述相符的是()A“兼并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收天下之权,尽归于中央”B“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C“设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D“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答案】A“兼并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说明秦始皇设立皇帝制度和百官公卿制,“收天下之权,尽归于中央”说明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与材料“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相符,故A项正确;“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是北宋时期为了控制地方权力,专门设置通判协助知府,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设行中书省”是元代的

9、行省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是明代初期,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后发展成为内阁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9(2015广州调研12)战国时期,“官分文武,惟王之二术也”。这反映了当时()A分封制的强化 B国君权力的加强C郡县制的确立D儒学地位的提升【答案】B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趋于衰落,故A项错误;“官分文武,惟王之二术也”是指官员的权力有了制衡,便于国君控制朝政,比较有效地防止了大权旁落,故B项正确;郡县制确立于秦朝,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一种治国思想,注重君主权术的使用,与儒学地位无关,故D项错误。10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

10、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答案】B据材料“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可知,该官员执掌监察机构。丞相掌握行政权,故A项错误;御史大夫行使监察百官之职,故B项正确;太尉掌握军权,故C项错误;郡守为地方行政长官,故D项错误。11(2015深圳宝安调研3)西周分封制度首次在中国范围基本废除,主要是因为()A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B儒、道、法三家思想推动C秦国商鞅变法D秦朝统一全国,推行郡县制【答案】D春秋时期,分封制虽走向瓦解,但未废除,故A项错误;儒家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与题目中

11、的信息“西周分封制废除”不符,故B项错误;商鞅变法局限于秦国,与题目中的信息“中国范围”不符,故C项错误;秦朝统一后,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故D项正确。12(2015广东百校联考12)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B地方设郡县最先在秦朝推行C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答案】A从材料“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可见,郡县制的实

12、施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故A项正确;地方设置郡县的做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并非秦朝最先推行,故B项错误;从材料信息来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并非认为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故C项错误;秦朝之前已经存在郡县,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四子争位周王的妾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哥、二哥),后来妻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三哥、四哥)。周王临终时,围绕谁继承王位,四子发生了争执材料二“西周时期的列土封建是采取宗族殖民的方式,由王室子弟垄断政治权力的家天下,周王与诸侯之间存在授权与尽忠的关系”。文汇报中国震撼

13、(1)你认为谁能继承王位?理由是什么?(4分)(2)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最高权力的传承制度?由谁开启?如何评价?(6分)(3)“列土封建”指何种制度?(4分)(4)“授权”与“尽忠”在上述制度中有何体现?有何积极意义?(6分)【答案】(1)老三将继承王位。理由:老三是嫡长子。(2)制度:王位世袭制。由夏启开创。评价:这种制度的实行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私有制发展,阶级对立下的产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3)指分封制度。(4)“授权”:周王将土地及土地上的臣民分封给诸侯并有世袭统治权。“尽忠”: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力役,随军作战。意义:扩大了疆域;稳定了秩序;巩固了统治

14、。14厦门大学教授在牵制管理一文中认为,秦代开始建立的行政(丞相)、军事(太尉)和监察(御史大夫)三权分立的制衡管理机制是真正的中国特色,影响深远。材料一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

15、,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回答秦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议帝号的?“皇帝”这一名称是怎么来的?秦始皇确定名号的目的何在?(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确立了怎样的官僚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特征。(6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理解。(8分)【答案】(1)背景:秦统一六国。由来: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目的:显示功绩,确立至尊地位。(2)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特征:中央集权,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职有明确分工、配合与牵制。(3)理解:秦始皇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实现全国统一,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