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名师一号》高考地理 第2章第3讲 大气环境第1课时课件 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36385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名师一号》高考地理 第2章第3讲 大气环境第1课时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2018版《名师一号》高考地理 第2章第3讲 大气环境第1课时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2018版《名师一号》高考地理 第2章第3讲 大气环境第1课时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2018版《名师一号》高考地理 第2章第3讲 大气环境第1课时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2018版《名师一号》高考地理 第2章第3讲 大气环境第1课时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名师一号》高考地理 第2章第3讲 大气环境第1课时课件 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名师一号》高考地理 第2章第3讲 大气环境第1课时课件 湘教版必修1(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 大气环境,第1课时,走进高考 第一关:基础关,一、大气垂直分层,1人们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_、_和_。,2随着高度的上升,对流层气温_(递增或递减),平流层气温_(递增或递减)。,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递减,递增,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_的_主要表现在_、_和_。 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1)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_后升温,同时又持续向外释放辐射能量,形成_。,太阳辐射,削弱作用,选择性吸收,散射,反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2)通常根据辐射波长的差异,将_称为短波辐射,而将_称为长波辐射。因此,_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 (3)大气吸收_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

2、能量,形成_。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_)会使地面_,加强_。 (4)天空中有_,或空气中_比较大时,大气逆辐射就会_。,太阳辐射,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增温,地面辐射,云,湿度,增强,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是_和_两个主要因素。 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热力环流的形成:_热力环流。 2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水平气压梯度力_于等压线,并指向_。如没有其他力的影响,风向就与_方向一致。但是风一旦形成,就会受到_的作用,使风向逐渐偏离_的方向。,纬度,下垫面,受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空气水平运动,垂直,低压,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

3、,(2)_、_共同决定_和_的变化。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_和_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空气达到匀速运动时,风向与等压线_;近地面的风,在_、_和_三个力的共同影 响下,风向最终与等压线之间_。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形成地球上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有_和_两个因素。,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风速,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平行,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成一夹角,热力,动力,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是以_为前提的。 (2)由于_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_移,冬季_移。,太阳直射

4、赤道,太阳直射点,北,南,解读高考 第二关:考点关 考 纲 精 研 1.大气受热过程。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1)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并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及保温作用。 (2)能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因素及风向的判断。 (3)能阅读、分析和判读等温线分布图,等压线分布图和等压面分布图,并能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4)能说出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例1(2009广东文基)气象谚语有“雾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

5、弱,地表降温快 解析:晴天的夜间,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温度低,水汽极易凝结,在气温高于0时成为雾。 答案:D,例2(2009上海综合)2008年初的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大气逆温现象。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可知,近地面大气存在逆温现象的为A和D两项,D项气温分布与大气垂直分层的气温变化规律不符,故选A项。,重 点 突 破 重点1 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 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分层 对流层 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随高度增加,气温降

6、低,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升高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有利于高空飞行 高层大气 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很小 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提示:逆温现象是指对流层底部常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不变甚至升高的现象。逆温现象出现时,实际气温垂直递减率小于理论气温垂直递减率。一般情况下,逆温层上热下冷,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不利于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降低,加剧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重点2 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重点3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热力环流是由地面

7、冷热不均而形成的一种环流形式,结合等压面利用示意图对其形成过程分析如下:,可简单归纳为: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 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 (1)近地面等压面向高处凸出高压区空气下沉所致说明近地面温度低;高空等压面向高处凸出高压区空气上升所致说明近地面温度高。,(2)温度、高度与气压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对于同一地点而言,不同的高度上,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高压”和“低压”都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所以,高空无论是“高压”还是“低压”,其气压都不会比近地面的气压高,即任何一个地方的气压都是下高上低。

8、 (3)等压面的凹凸与气压高低的关系 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重点4 大气的水平运动,(1)三种作用力及其影响,(2)各种风的受力和风向,重点5 气压带和风带,(1)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以北半球为例),气压带的形成,风带的形成,(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说明: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位移。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移动的幅度大致是510的纬度。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互 动 探 究,探究1如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2)

9、对短波通讯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层顶部 B层底部 C层中部 D 层 答案:(1)B (2)D,(3)2008年9月,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 A气温在5020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最低气温约为80 D最高气温约为40 答案:(3)C,解析:第(1)题,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排除;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排除;高层大气的底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上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选择B项。第(2)题,层为高层大气,在该层中有若干电离层(大约80500千米高空),其带电粒子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第(3)题,“神舟”七号飞船的运行轨道在高层大气。依据

10、图所示阅读出相关数据即可。,探究2(2007宁夏高考)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据此回答(1)(3)题。,(1)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 A4 B3 C2 D1 (2)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答案:(1)A (2)B,(3)下图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 B C D,答案:(3)C,解析:第(1)题,据等温线空间递变规律知两点气温范围:O(2526),P(2930)。因此,O、P两点温差范围是(35)。第(2)题,P周围地区属于高温地区,相应气流运动状况为气旋,N点位于气

11、旋的东部,故N地吹东南风。第(3)题,M、P、N一线中P地属于热低压的中心区,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陷,对应上空等压面向上凸,故图画法正确。,探究3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1)(3)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或 B或 C或 D或 (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或 B或 C或 D或 答案:(1)A (2)C,(3)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12、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答案:(3)D,解析:第(1)题,此图为北半球某地,且PMPN,则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M指向N,风向向右偏转,该地如果位于高空,则O点的风向应向右偏转,同等压线平行,即图中的箭头所示;若该地位于近地面,则O点的风向应与等压线呈斜交的关系,且向右偏转,即图中的箭头所示,故选A。第(2)题,此图为高空的等高面,且PMPN,风向必须与等压线平行,若在南半球则O点的风向应为箭头所示;若位于北半球风向则如箭头所示,故选C。第(3)题,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受三个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当空气质点

13、受力平衡时,三力的合力为0,即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和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项正确。,笑对高考 第三关:技巧关 规 律 总 结 规律1 对流层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对流层的高度取决于空气的对流运动的强度,空气对流运动的强度又取决于近地面空气温度的高低和空气上下层温差的大小,近地面温度的高低又取决于纬度高低、季节变化、天气变化等等。一般地,近地面大气温度高,对流层高度越大。,(1)纬度低,对流层高度大;纬度高,对流层高度小。 (2)同一地区,夏季(或白天)对流层高度大,冬季(或黑夜)对流层高度小。 (3)夏季(或白天)陆地上的对流层高度大于海洋上;冬季(或黑夜)相反。 (4)同纬度地

14、区暖流流经的地区对流层高度大于寒流流经的地区。,规律2 巧用“高高低低”规律和“高低低高”规律,判断气温和气压 (1)“高高低低”规律 在等温线分布图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气温偏高;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偏低。 在等压面分布图上,等压面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气压偏高;等压面向低处凸出的地方,气压偏低。 在等温面分布图上,等温面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气温偏高;等温面向低处凸出的地方,气温偏低。,(2)“高低低高”规律 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气压就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就高。 在同一地点上空的不同高度,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 在同一地点上空的不同高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 在同一地点,低空是高压,高空就是低压;低空是低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