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学问和智慧》每课一练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1).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697132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学问和智慧》每课一练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3《学问和智慧》每课一练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3《学问和智慧》每课一练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3《学问和智慧》每课一练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3《学问和智慧》每课一练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3《学问和智慧》每课一练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学问和智慧》每课一练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问和智慧论美一周强化一、一周知识概述本周学习两篇论说文:学问与智慧、论美。通过学习,弄清“学问”与“智慧”的区别和联系,了解作者罗家伦所阐述的学习观,理解体会作者所说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的观点。反复诵读课文,了解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记住警句格言。初步了解培根的审美观,品味文章的有关论述,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学习杂感的写法,联系相关知识,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1、探讨文章主旨。学问与智慧文章针对不辨“学问”与“智慧”差别的认识误区,对二者作准确的阐释,并阐述了“学问”与“智慧”的辩证关系:学问不能离开智慧,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作者强调这样的一种学习理念:需要

2、学问,更需要智慧;需要知识,更需要能力。作为学者,他深知治学的甘苦;作为教育家,他比一般人更重视教育理念。本文针对的是学习上的思想误区,对重视知识忽视能力培养的旧教育观念,也是一种有力的批判。论美本文论证了美德是人类最高的美,勉励人们致力于内在美的追求,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使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2、主要内容把握学问与智慧第一部分(第12段),解说“学问”与“智慧”概念的不同。第二部分(第36段),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关系。论美第一部分(第1段),以一个比喻,一个实例,提出全文的中心思想:美德最美。第二部分(第24段),具体论述美德最美。第三部分(第5段),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

3、起来,让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3、理解难句含义学问与智慧(1)表达一个意思,要生动形象,也要注意严密。读下面的语句,注意句子之间的关系。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2)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透视”在这里的意思是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反

4、想”是指全方面、多角度的思考与品味,“远瞻”则是指对事物的发展的预见。论美(3)你认为下列句子哪一个表达了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能说说你这样理解的理由吗?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尽管本文是一篇断想式的杂感,但文章还是有着十分集中的话题和比较明确的中心观点。文章的主要观点是“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因为尽管作者十分强调人的美的德行,认为和美的外表相比,美德是最有价值的,但作者并不是简单否定外表之美。“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

5、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只是强调美德的重要。“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并不是作者的观点,下文明确说“这话也不全对”。“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是通过“颜色这美”“形体之美”“优雅行为之美”三者的比较说明“优雅行为之美”最为重要。而“优雅行为之美”则是美德的一种体现,并不是美德的全部。(4)下列句子表达形象,内涵丰富。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体会作者说理的形象、深刻。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美犹如盛夏的水果,

6、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明确:用宝石打比方,说明一个人如果有了美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不仅不会有影响,而且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可贵。一个人既有外形美,又有内在美,是不容易的。“造物是吝啬的”,是一种幽默的说法。美不可能有统一的规范,个体(部分)与一定的机遇和环境相适应,整体和谐,那就是美。晚秋的景色是一种成熟的美,具有最丰富的内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说明有些老人,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成熟美。这里的美是指外表的美丽。这句话用水果打比方,说明没有丰富的内蕴而只有表面的美丽,是不可能长久的。(5)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美貌的人”可能是“才德兼备”的,

7、但并不都“才德兼备”。“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例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恶魔中尼古拉斯塔甫罗庚,面貌美丽,内心却渺小而卑鄙。作者为避免读者片面理解这一句话,特用“但”字一转,说“这话并不全对”,而且举出几位才德美貌兼备的人物为证。像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也是不乏其人的。例如: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超级女明星辛迪克劳馥,被誉为“上帝恩赐的女人”,她的形貌被誉为“天使之魅”,她有独特的个性与思维,她参加了最大的慈善活动,还为白血病人创建了一个慈善基金会。(6)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培根是个有神论者,所以他讲“造物”。今天我们可以把“造物”

8、理解成自然规律,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一种合力。这句话中的“吝啬”,是过分爱惜、不大方的意思,用在此显得幽默风趣。“此”是指形貌美,“彼”指内在美。这一句给人的印象似乎是说容貌美与内在美在同一个人身上难以并存。在今天看来,形貌美与内在美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两者是对立的统一。但培根这话是针对16、17世纪的英国社会现实而言的。当时英国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社会上人欲横流,“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在世俗社会,一般说来,形貌美的人无需花过多的努力,就可以得到自己要得到的东西。这是形貌美的人往往忽视内在美的客观原因。而形貌不美的人,要获得成功,则

9、要比形貌美的人作出更多、更大的努力。所以形貌不美的人,更多的是追求内在美。培根说“给了此就不再予彼”,就是这个意思。它道出了社会的某种现实情况,而不是一般规律。(7)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能凭一种固定思维定出美的规格。如果阿皮雷斯和丢勒的做法能够创造出“至上之美”,那就意味着美是有“标准”的。培根认为他们的想法是荒谬的,因为美的表现是丰富的,如果画家想画出自己认为的美并能为大众所接受,他只有像音乐家创作优美的旋律一样,凭借灵感,依靠慧眼的发现。三、难点知识剖析学问与智慧1、学问与智慧的关系作者的意思: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智慧是能力。也可以答:学问指

10、的是积累的知识;智慧指的是发现和创造的能力。2、第四段提到“有智慧的书”和“无智慧的书”,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智慧的书:“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经常有精粹的思想和论述;无智慧的书:“纵然可以从他得报导(信息),却不可以从他得启示”,议论空泛,不过是材料的堆积。主要在于能不能给读者启示或启发。3、积累知识和培养能力不应当形成矛盾关系。与罗家伦所处的时代相比,现在教育教学中重视知识、忽视能力的倾向仍旧很明显。特别表现在升学考试中,需要记诵的内容还有许多,学生读完本课,了解了“智慧比学问更重要”的思想,可能会对现行的教学要求,特别是对要求记诵的要求产生疑虑。罗家伦反对读死书,但并没反

11、对必要的记诵,他自己就是从旧学中走出来的,他反对的是只重简单积累不重应用,反对死记硬背。现行的考试中有一些弊端有待改革,但是,在青少年记忆力最好的时光,把一些重要的文化知识或传统经典记下来,很有必要,因为过了这一时期,对一般人而言,不可能再有系统、大量地记诵知识的机会了。青少年可以通过这种记诵学习,了解民族基本文化,为未来的进一步学习积累必要的知识,同时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从终生学习的需要出发,青少年时期必须重视知识的记诵与积累。可能会有一种观点,认为“知识就是知识,能力就是能力,二者泾渭分明”,既然强调重视能力,那就排斥对知识的接受。其实不然,如博闻强记是学者的禀赋之一,一个人能博闻强记,多

12、多少少会从他占有的知识中受到启发,也有可能时时有所领悟,这与不学无术有很大的区别,作者强调要重视学问,更要重视知识,不能因为“智慧更重要”就排斥对知识的占有。4、学问与智慧的写作特色全文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一气呵成;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手法多变,充满了智慧与雄辩。针对性强。议论文提出的论点要有价值,如本文所涉及的学问与智慧的关系,的确是一般学习者说不清楚或是没有引起重视的,积弊已久,为害不浅。如文中提到“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的读书人,就是针对当时的许多以无用的“死学问”混世的人的。作者本人是有大智慧的教育家,他对问题的把握准确,看得透彻,议论洞若观火,对学问与智慧的解说及二者关系的阐释精辟

13、得当。辩证分析,说理透辟。文章扣紧中心论题展开说理,论据均来自于学习生活实际,例证有典范性,无可辩驳。作者在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时,列举三个成功者的事迹,引用赫胥黎和爱因斯坦的话,说明“发现”本是每个人都可能具有的禀赋,因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智慧者才具有发现能力,只有有发现能力的人才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这就防止读者产生误解,以为智慧者在生活中只是绝少数,从而使议论更加严密。在论述学问与智慧二者关系时,先说学问不能离开智慧,再说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归结到“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这一中心论点上来,这样处理,文章的层次感清晰。形象地说理,语言充满了智慧。说理最忌枯燥,说理也很容易

14、流于枯燥,本文能受读者喜爱,除了拥有正确的观点,还在于充满了智慧的语言。或以常见的事物比喻比较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或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揭示哲理,警策睿智;或两者兼而有之,既形象生动,又高度概括,如“若把学问譬作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等句。作者是饱学之士,也是有大智慧的人,行文之际,论证严谨缜密,旁征博引,意趣盎然,不失幽默。论美5、这篇文章在论述上虽然有内在联系,但是论述中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人的审美标准不可能统一,尽管对许多问题人类有相对统一的价值标准,但是在具体的问题上,可以求同存异。对于美,人们会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而产生不同的认识,甚至在不同情境下,这种认识

15、也会有所变化,有所发展。培根的文章写于16、17世纪,按中国历史的分法,他生活的年代相当于中国的明朝末年。社会是在发展的,我们不能要求他当时的认识完全正确。况且,他的文章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这恰恰是值得肯定的。我们也主张学生在这类问题上能有自己的想法。6、为什么在证明“才德与美貌也可以并存一身”这一论点时,所举的人物多是帝王?培根生活的时代,只有绘画而无摄影,能留下肖像的人多是帝王将相,而培根据此说帝王将相“容貌美”,未必可靠。有关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看中国绘画史所留下的帝王“标准像”就可以明白,培根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认识上的局限。另一解:培根对当时社会现实不满,对人欲横流、金钱至上、人心不古的现象不满,所以他只举古代帝王的例子。7、论美的写作特色本文在写作上具有这样一些特色。本文是一篇杂感。杂感不受论述形式束缚,比较自由,培根的论说经常是断想式的。本文论美,以人物的外貌美直说到德行美,但是又并没有具体论说德行美,而是以较大篇幅议论容貌美。他的论述有跳跃性,但是始终围绕着“美”展开论说。多用实例,事理显豁。本文论述的是人生哲理,但并不以艰深的推理取胜,文章多用实例讲话,显豁地阐述事理。有的实例很具体,如“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