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研片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690143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研片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研片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研片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研片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研片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研片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研片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研片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一、(选择题共30分)(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燃放礼花B面包变质C植物光合作用D菠萝榨汁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燃放礼花的过程中一般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面包变质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菠萝榨取果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空气与水分析:运用空气的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6%,二氧化碳0.03%,其他其他和杂质0.03%解答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6%,二氧化碳0.03%,其他其他和杂质0.03%,故答案选B点评:一些记忆性的知识要准确记忆,如空气的成分、氢氧化钠的俗称等3 “分子足球”C60发现之后不久,科学家相继又

3、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N60一定条件下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则N60属于()A混合物B化合物C金属单质D非金属单质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非金属单质解答:解:N60是由非金属元素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非金属单质所以,A、B、C错误,D正确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从物质的组成先判断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若是纯净物再从元素的组成判断是单质或化合物,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4(2分)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4、()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水通电时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D由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 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C、水通电时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该反应符合“一变

5、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给液体加热B闻气体气温C读取液体体积D熄灭酒精灯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B、闻气体气味时应采用“招气入鼻”法;C、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 D、熄灭酒

6、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解答:解:A、该操作中,试管内的液体过多,已经超出试管体积的故A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B错误;C、该操作中,读数时是俯视故C错误;D、熄灭酒精灯时,可以利用隔绝氧气的方法进行熄灭,即用灯帽盖灭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2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日常生活离不开水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C.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D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

7、成水体污染考点:硬水与软水;水的净化;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水是生命之源;B、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的浮渣;C、根据自然界的水的净化过程,得到的水的组成、特点进行分析;D、根据水体污染的原因分析解答:解:A、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日常生活离不开水,故选项说法正确;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起泡较多的是软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吸附、过滤、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的水故本选项说法错误;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8、,与水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如水的组成及水电解实验、性质、用途、硬水和软水、节约水资源、水污染及防治等内容,在中考中出现机率很高7(2分)(2005宿迁)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焚烧落叶B增大绿化面积C减少用煤作燃料D汽车改用清洁燃料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A、根据焚烧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分析,B、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分析,C、根据煤属于化石燃料进行分析,D、根据使用石油会排放有害物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焚烧落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烟尘等物质,故A正确,B、绿化面积大了,吸收的二氧化碳和烟尘就多了,减少了空气

9、中的有害物质,故B错误,C、减少使用煤作燃料,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排放,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故C错误,D、改用清洁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故D错误,故选A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弄清一些可燃物燃烧或反应后的产物,然后根据这些产物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判断8(2分)(2014安徽)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B元素符号是GaC属于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的

10、种类的方法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则镓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图可知信息:镓元素符号是Ga,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有“钅”字旁,因此镓属于金属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图可知信息: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其单位为1,而非g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的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9(2分)(2014安徽)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下列有关高铁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钠、铁、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2:1:

11、4C铁元素化合价为+6D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利用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决此题解答:解:A、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而高铁酸钠由三种元素组成,故A错误;B、高铁酸钠中钠、铁、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2):56:(164)=23:28:32,故B错误;C、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显+1价,氧显2价,因此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故C正确;D、高铁酸钠由两种金属元素和一种非金属元素组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

12、题是对化学式的意义及简单计算的考查,属基础性训练题是对化学式相关问题的强化与巩固10(2分)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选项ABCD方案结论比较呼出气体中CO2含量较空气中的多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AABBCCDD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蜡烛燃烧实验;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多于空气的二氧化碳,但此实验现象不明显,说明不了问题;B、本实验证明不了白烟的成份;C、溶液蒸发的多少,只能说明分子的活跃程度,可以据此解答;D、通

13、过给水加热生成水蒸汽,水蒸汽遇冷变成水滴,充分说明了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解答:解:A、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多于空气的二氧化碳,但此实验现象不明显,说明不了问题;故不能得到相应结论;B、本实验无法证明白烟的成份;故不能得到相应结论;C、溶液蒸发的多少,只能说明分子的活跃程度,不能得到相应结论;D、通过给水加热生成水蒸汽,水蒸汽遇冷变成水滴,充分说明了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故可得到相应结论故选:D点评:本题是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考查,要求学生熟悉所实验的内容及原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1(2分)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

14、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D酒精挥发分子不停地运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食物腐败,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D、酒精挥发,是因为酒精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