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板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685430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一板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板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板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板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板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一板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专题一板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人民版必修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探究问题一: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观点: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经济: 政治: 人才:,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生产力的发展,私学的兴盛,“士”阶层活跃,1、形成原因: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提倡“仁”(核心)和“礼” ; “为政以德”; 敬鬼神而远之;有教无类;创办私学;五经;,“仁政”;“民贵君轻” ;性本善,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重“礼”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性本恶,道是万物的本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加强君主集

2、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兼爱”、“非攻”;“尚贤”;,二、主要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荀子,老子,韩非,墨子,(创始人),孔子,孟子,“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人教版:“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基础。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化理解,历史必修三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二课 汉代儒学的再兴,考纲: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汉武帝,董仲舒,1、尊儒,2、倡儒,起用儒士参与国家

3、大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表彰六经),兴办太学儒学官方化、制度化,各郡县设立学校民间开始独尊儒学,一、儒学成为 正统的原因,汉武帝时国家大一统的需要,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适应了现实需要,(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独尊儒术,大一统),二、儒学成为正统表现:(汉武帝时),三、儒学成为 正统的影响:,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确立起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 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第3课,二.发展概况:,、创立:北宋五子,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天理”是万物本原, 先有理后有物,仁是天理的核心、修养的 最高境界,(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客观唯心),二程

4、的思想,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1 、汉末以来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三教合一,2、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奠定理学兴起基础,理学方法论:,格物致知(重视实践),.成熟:朱熹,哲学观:,政治观:,理气浑然一体,先有理后有气,“道统论”、“正君心”,(南宋),修养论:,个人学习,以达到“仁”的最高境界。,(客观唯心),伦理观:,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评价:,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做为官方正统儒学,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3.发展:陆王心学,陆九渊: (南宋心学开创者),提出“心即理也”,王守仁,明朝心学的集大成者,伦理观:,“致良知”、“知行合一”,(

5、进一步发挥“仁”的思想),(主观唯心),哲学思想:,心是万物的本源,(主观唯心),三、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 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幻灯片 3,历史必修三,第四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专题一,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 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主要内容: 一、时代特征: 1、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二、概况 2、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 3 、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4、王夫之的“孤秦陋宋”

6、批判 三、明清思想的特征,儒学思想家,一、时代特征:,二、概况:,“异端”思想家 李贽,“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提出童心学说,文学:主张“真心”,反对摹古之风,黄宗羲,最精彩: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思想;,具体制度: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经济思想:工商皆本(反映:清初工商业繁荣),反对专制,提出“众治”,注重实学、倡导经世致用(三人中最注重),顾炎武,政治思想:“循天下之公”,四、明清思想的评价:,(P16,课前提示两点),王夫之,哲学思想(顶峰) :尊重物质运动规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政治君主专制顶峰;经济资义萌芽,儒家代表,三、明清思想的特征:,

7、反对君主专制 具有民主思想色彩,呼吁建立“天下之法”,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1、反正统意识的李贽,(1)人物生平简介:,李贽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人,祖 与父两辈都从事商业活动,自幼受传统思想的 束缚较少,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和 进步史学家,后被明政府以“惑世诬民”罪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 材料二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去真心,失去真心,便失去真人”。 材料三 “万世成宪,大半非圣人之言,并非万世之至论”;,(2)思想主张,反对

8、“存天理,灭人欲”,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连连看,2、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1)、黄宗羲生平:,黄宗羲(公元16101695年),字太冲,号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黄宗羲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隐居著述。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2)思想主张,最精彩之处批判君主专制,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材料二:夫治天下犹曳(牵引)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材料三: “天子之所是

9、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以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具体制度 限制君权;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提出:君臣平等,3、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1)顾炎武生平:,江苏昆山人,人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 他早年参加“复社”,投身反对宦官专权的政治活动。清军南下时,他参加抗清活动,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 并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2)思想主张,材料一: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

10、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什么是亡国?什么是亡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提出“众治”的主张:,强烈地批判君主专制,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亡国:王朝改朝换代 亡天下:是民族文化的沦亡,4、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1)王夫之的生平,字而农,号姜斋。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晚年隐居湘西蒸左的石船山,学者称他为船山先生。明亡,他在衡山举兵抗清,失败后,隐匿于湘西山区,闭门著书。他著述甚多,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刊行的共70种。 他的哲学思辩思想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2)思想主张,“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

11、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已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根据材料归纳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旨。,政治思想:,循天下之公 抨击“孤秦陋宋”,揭露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主旨:, 哲学思想:,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 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 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 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 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16131682) 江苏 昆山 亭林先生 代表作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材料一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 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王夫之(16191692) 湖南衡阳 船山先生 代表作:船山遗书,王夫之思想,知识点拔,“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已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