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24801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请用你的慧眼做出独一无二的选择,3*20=60分1、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甲午中日战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A、 B、 C、 D、3、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A、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变革封建制度B、技术设备完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C、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D、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破产4、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到:“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

2、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禁烟运动5、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体现了A、自由思想 B、平等思想 C、互助思想 D、博爱思想6、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A、民主与平等 B、民主和科学 C、自由和平等 D、自由和科学7、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在北京爆发了一次彻底地翻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是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太平天

3、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8、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明不老松。”董老咏怀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一大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9、在北伐战争中,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的是A、黄埔学生军 B、张作霖率领的军队 C、叶挺独立团 D、孙传芳、吴佩孚的主力军10、“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胜利”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1、“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

4、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2、下图是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左面的一页则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A、局部抗争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1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开始到最后取得胜利经历了14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它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东北义勇军的建立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西安事变爆发 D、九

5、一八事变14、在下图中,一位日本青年手举着“向南京市民谢罪”的标语牌参加抗议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活动。他所说的“谢罪”针对的是日本侵略者A、签订的马关条约 B、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C、发动的七七事变 D、进行的南京大屠杀15、请你观察下图,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出现在哪一时期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五四运动 D、七七事变 16、2017年7月7日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周年纪念日。 A、54 B、64 C、80 D、84 17、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他们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A、汀泗桥战役 B、卢

6、沟桥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18、中共七大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B、毛泽东思想C、马克思主义 D、邓小平理论19、日本早在1931年就对中国发动了侵略,而我们却把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主要依据是A、日本对中国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 B、事变加速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进程 C、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日 D、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20、下列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促成的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都有利于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A、 B、 C、 D、 二、沉着冷静,笔下争分。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哟!

7、(共40分)21、 读“红军长征路线图”,回答问题。(共12分)(1)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2分)(2)请用A、B、C三个字母在图上标出红军长征的出发地、重要会议转折地和三大主力会师地点。(最好用带颜色的笔标注)(3分)(3)请列举红军长征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至少三项)(3分)(4)红军长征的胜利有什么意义?红军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有哪些?(4分)22、读题回答问题。(共8分)1937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抗战最终取得了重大胜利。根据抗日战争相关史实回答:(1)揭开全国性抗日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2分)(2)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在哪次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次战役的指挥

8、者是谁?(2分)(3)抗战开始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2分)(4)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2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12分)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1)材料一中的口号都是在哪一事件中提出来的?根据这些口号,你认为这次事件的性质是什么?(4分)(2)材料一中要求惩办的卖国贼指哪些人?“和约”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签订的?(4分)(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6月以后

9、,该事件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4)这一事件对中国历史最大的影响是什么?(2分)24、结合下列图片所再现的历史信息回答问题。(共8分) 图1、1895年4月日本马关 图2、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军甲级战犯(1)上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发动的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请你分别写出战争的名称及起止时间。(2分)(2)图1、图2反映了战争怎样的结果?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图1事件所签订的条约中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款是什么?图2事件中最能反映日本法西斯暴行的事件又是什么?(2分)(4)你认为如何才能改善中日关系?(2分)2016-201

1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检测初二历史试题答案一、将下表中的空白处抠掉,然后把空白处对准学生的答案,和正确答案对比,即可轻松批阅试卷。12345678910ABABBBAACD11121314151617181920DABDBCCBCD二、非选择题21、(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2)A:江西瑞金 B:贵州遵义 C:甘肃会宁 (能够在图中标注位置即可)(3)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等(4)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精神:把中华民

11、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精神;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22、(1)七七事变。 (2)台儿庄战役,李宗仁。 (3)百团大战,彭德怀。(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提高综合国力等。(其他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以)23、(1)五四运动;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曹汝霖、陆宗舆、张宗祥;巴黎和会。(3)6月后运动的重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的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对一半给1分)(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4、(1)图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图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2)图一: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取胜,中国惨败,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的贫穷落后。图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失败,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抗争的胜利,原因是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是战争取胜的最根本原因。(3)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南京大屠杀。(4)日本应正视历史,反省自己的过错;加强中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双方的互信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