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素能演练提升9 专题4 变异、育种和进化(含解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23986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素能演练提升9 专题4 变异、育种和进化(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素能演练提升9 专题4 变异、育种和进化(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素能演练提升9 专题4 变异、育种和进化(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素能演练提升9 专题4 变异、育种和进化(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素能演练提升9 专题4 变异、育种和进化(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素能演练提升9 专题4 变异、育种和进化(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素能演练提升9 专题4 变异、育种和进化(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素能演练提升(九) 变异、育种和进化(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5江苏,15)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B.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相关内容。由题意知:白花的出现是因为X射线照射导致了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所产生的性状对生物体的生存一般是有害的,A项错误。X射线既可引起基因突变,又能引起染色体变

2、异,B项正确。若要确定该突变的显、隐性,需做杂交实验,C项正确。白花植株自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可确定该变异是否可遗传,D项正确。答案:A2.(2014北京理综,4)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由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解析:考查通过

3、调整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物多样性以及文字信息提取能力。病毒感染可以导致抗性较低的兔死亡,保留抗性较强的个体,起到选择作用,A项正确;病毒毒性过强会导致被感染的兔很快死亡,病毒失去宿主,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难以维持,B项正确;因为强毒性病毒会致兔很快死亡,而兔感染中毒性病毒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因此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自然选择所致,在此过程中兔抗病毒的能力也会增强,C项错误;蚊子充当了病毒和兔子之间的媒介,在兔子与病毒的协同进化中发挥了作用,D项正确。答案:C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实现远缘生物间的基因重组B.由配子发育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4、,且都高度不育C.在细胞分裂旺盛的部位,易发生基因重组,从而产生新的基因型D.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所获得的植物体,均为多倍体且能稳定遗传解析:基因工程的实质是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从而实现物种间的基因重组,A项正确;单倍体并不都是不育的,如四倍体的单倍体,以及蜜蜂中的雄蜂都是可育的,B项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分裂旺盛的部位不一定发生减数分裂,C项错误;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物体不一定就是多倍体,如一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经处理后获得的是二倍体,而且不一定都能稳定遗传,如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D项错误。答案:A4.(2015广东东莞期末)下图是利用

5、野生猕猴桃种子(aa, 2n=58)为材料培育无子猕猴桃新品种(AAA)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和都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实现B.若是自交,则产生AAAA的概率为1/16C.AA植株和AAAA植株是不同的物种D.若是杂交,产生的AAA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7解析:和是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常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实现,A项正确;若是自交,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1AA、4Aa、1aa,则产生AAAA的概率为1/36,B项错误;AA植株和AAAA植株如果杂交,后代是三倍体,高度不育,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的物种,C项正确;AAA植株有三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为293=87,D项正确。答案

6、:B5.(2015北京东城区期末)拟南芥细胞中某个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区段插入了一个碱基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根尖成熟区细胞一般均可发生此过程B.该细胞的子代细胞中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C.若该变异发生在基因中部,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D.若在插入位点再缺失3个碱基对,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解析:根尖成熟区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失去分裂能力,细胞中不会发生DNA复制,一般不会发生此过程,A项错误;拟南芥细胞中某个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区段插入了一个碱基对,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突变的基因可能会随DNA分子进入到子细胞,B项错误;若该变异发生在基因中部,有可能使该基因

7、转录的mRNA分子中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C项正确;若在插入位点再缺失3个碱基对,会使该基因转录的密码子从插入位点后全部改变,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与原来差异很大,D项错误。答案:C6.(2015江苏四市一模)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B.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外来物种入侵不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到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生物的定向变异解析: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只有当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导致生殖隔离;地理隔离是种群间的个体无法相

8、遇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生殖隔离是种群基因库之间的差异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所以种群间隔离一旦形成,基因便不能交流;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到选择的是表现型。答案:B7.(2015安徽宿州一模)抗青霉素葡萄球菌是一种突变型。将未接触过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结果有极少数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葡萄球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后,对青霉素的抗性明显增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霉素使用量的增加提高了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B.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C.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抗性的增强是定向突变的结果D.葡萄球菌的抗青霉素基因是在使用青霉素后产生的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

9、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所以青霉素使用量的增加不能直接提高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A项错误;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B项正确;突变是不定向的,C项错误;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是基因突变而来的,不是使用青霉素后产生的,D项错误。答案:B8.(2015广东汕头一模)某地甲、乙两个地雀种群的个体数和有关基因型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甲基因型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总数个体数2022420123982100乙基因型AATTAaTTaaTT个体数19616

10、836400A.乙种群的基因库大于甲种群B.甲种群的a基因频率小于乙种群C.甲种群的基因突变不同于乙种群D.两个种群的进化方向都由自然选择决定解析: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乙种群个体总数大于甲种群,因此乙种群的基因库大于甲种群,A项正确;甲种群的a的基因频率为:(22+42+12+32+8+22)/200=30%,而乙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168+362)/800=30%,因此甲、乙种群的a的基因频率相等,B项错误;甲种群T基因发生了突变,而乙种群的T基因没有发生突变,C项正确;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项正确。答案:B9.(2015广东深圳一模)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随

11、机交配使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个体的表现型C.新物种的产生必须经过地理隔离D.共同进化只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解析:随机交配的种群处于遗传平衡状态,其种群基因库不变,A项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个体的表现型,其实质是作用于基因,B项正确;新物种的产生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C项错误;共同进化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D项错误。答案:B10.(2015北京东城区期末)果蝇经射线辐射处理后,其X染色体上可发生隐性突变,基因纯合时可以引起胚胎致死(根据隐性纯合子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将经射线辐射后的一只雄

12、果蝇与野生型纯合雌果蝇交配得到F1,将F1单对交配,分别饲养,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待测果蝇的变异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XBXBX-Y(待测果蝇) F1 XBX- XBY单对交配 F2 XBXB XBX- XBYX-YA.若不发生突变,则F2中雄蝇无隐性突变体B.若发生隐性突变,则F2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C.若发生隐性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21D.若发生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解析:若不发生突变,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XBY,则F2中雄蝇的基因型均为XBY,无隐性突变体,A项正确。若发生隐性突变,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XbY,则F1的基因型

13、为XBXb、XBY,F2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其中XbY可引起胚胎致死,若为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21;若为不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无论哪一种隐性致死突变,F2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都不可能为31,B项错误,C、D两项均正确。答案:B11.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 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A.处插入碱基对GCB.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处缺失碱基对ATD.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问题。1 169位赖氨酸突变为谷

14、氨酸,由图示可知,该处谷氨酸的密码子应该是GAG。也就是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对发生变化,对应到基因中,应该是AT碱基对突变为GC碱基对,B项符合题意。答案:B12.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他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C.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D.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解析:A和a、B和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染色体结

15、构的变化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来源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片段移接属于染色体变异;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基因型为AB、Ab、aB、ab。答案:C13.(2015福建理综,5)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解析:本题考查的是DNA探针的原理及对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理解。DNA探针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