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与设备管理系统设计

上传人:给**** 文档编号:85523863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与设备管理系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与设备管理系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与设备管理系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与设备管理系统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与设备管理系统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与设备管理系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与设备管理系统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与设备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摘 要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设备也遍布矿井的每个角落,两大重要因素制约着矿井的健康发展。通过对煤矿机电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事故进行分析和提出防治措施,有着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系统都将会大大降低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及降低煤矿材料、费用开销,更为煤矿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煤矿机电运输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战线长,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随着采掘的深入,生产能力的提高,机电运输系统的战线逐渐加长,一旦矿井机电运输系统发生事故,机电设备管理不当,不仅影响煤矿生产,而且会严重威胁矿井及人员的生命

2、安全,因此认真分析当前机电运输事故与设备不完好多发的原因,探讨在新的用工体制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吸取教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1、 煤矿机电运事故的原因剖析与控制煤矿机运事故对策 (一)、煤矿机运事故的剖析 1、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机运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不够,特别是用人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并岗之后,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做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因业务培训难以组织或组织成效不大,从而使工人不能得到很好的培训,技术素质得不到提高。2、安全制度不严,遗留安全

3、隐患:一是岗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安全奖惩不及时兑现,影响了管理人员反“三违”的积极性;三是对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职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结果是事故重复发生。3、指令性的临时工顶替:由于待岗人员顶替时间短,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规指挥、违规操作时有发生。

4、5、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据统计,机运事故中当事人小学文化程度的占了40%。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多发事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采掘一线电瓶车司机不稳定,农协工、农换工多,文化基础差,工作无长期打算,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差,素质低,给机电运输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6、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做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

5、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二) 、控制煤矿机运事故对策 1、 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2、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机制,如现在运输队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

6、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目前我们已经实行对掘进工岗位津贴补助和班长津贴补助;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3、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

7、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4、加强安全工作力度,管理要安全。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机

8、电运输工作要想上一个台阶,必须牢牢抓住:杜绝电气设备事故设备更新换代要跟上;要尽快把无MA标志的电气设备进行更换。(三)对设备的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1、矿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建立设备、电缆、小型电器的台帐管理,并能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妥善保管大型设备的技术性能档案。 2、认真贯彻执行设备使用与维修相接合的原则,设备谁使用,谁管理,谁维护,负责安全直接责任并实行专责制,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做到定人、定机、凭上岗证操作,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设备操作规程,对多班制生产的设备,操作工人必须执

9、行设备现场交接班制度,大型设备均有运行记录。 3、建立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验收管理工作,强化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工程的设计、选型、设备购置、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强化业务保安部门的管理职能,防止大型机电设备恶性事故的发生,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4、设置电气设备管理小组(电气管理组、电缆管理组、小型电气管理组、防爆检查组、设备管理组、配件管理组、油脂管理组),健全管理制度,分工明确,具有系统性的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表科长副科长副科长电气管理组设备管理组电缆管理组小型电器管理组防

10、爆检查管理组配件管理组油脂管理组 (四)、 配件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采用经济手段进行配件管理防止配件丢失,降低配件消耗。 2、制定年度配件计划时,专人负责,认真审核,既要防止遗漏,又要防止积压造成浪费。 3、要备有日常生产中需要的易损配件,做到三定一有(定指标、定品种、定数量;有专人保管)。 4、严格执行配件验收制度,保管员认真做好验收工作,对质量不好,数量不清,交货期不符的及时办理拒付手续填写验收报告单。 5、保管员对配件要精心保养,涂防锈油,上盖下垫防止配件损坏。6、仓库要保持清洁整齐,坚持成行,成方、成垛、成串。标签要填全,悬挂整齐。做到帐、卡、物对口。 7、严格执行配件

11、发放制度,按领料单发放,对不符合手续的有权拒发。 8、配件帐目保持整洁,技术数据齐全准确,每月留存票据要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9、加强对配件回收复用工作,发动员工做好回收复用工作。把回收复用指标作为考核班组经济指标的内容之一。 10、对有色金属,优良材料和批量大的易耗配件,如铜瓦、轴类、模锻链、圆环链、联接链以及传动链等,实行以旧换新制度。其余根据矿实际情况和配件使用部位而定。 (五)防暴设备及小型电器管理制度 1、 防爆设备管理根据矿井机电设备管理细则的规定,对电气防爆设备的的数量(包括五小电器和缆线)质量施行统一管理,统一检修。 2、 防爆设备管理人员对全矿电气设备的库房,使用维修数量必须

12、随时掌握清楚,并负责建帐、建卡,有编号,做到帐、卡、物相对应。 3、防爆设备管理的工作人员要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不得玩忽职守。对各单位电气设备的合理使用,及时回收,要检查监督。对无故损坏设备(包括电气事故或搬迁、运料放炮等情况损坏设备)要执行赔偿规定。 4、防爆设备检查员,对入库、入井安装设备的防爆性能要严格检查,防爆性能达到要求时方可放行。 5、每月上报设备台帐及五小电器台帐,在上报时要注明库存及准备领用设备(包括五小电器)的数量及型号。 6、电气设备入库前必须经过防爆检查员检查合格后签发合格证,方可下井使用。 7、在用的电气设备、电缆、小型电气达不到完好标准,井下又无法检修时,应及时升井检修

13、,不得带病运行。 (六)电缆管理制度 1、 电缆应有合格证,出库应打号,并登记注册,建立台帐、卡 2、 使用中的电缆应挂牌子,标明用途、长度、型号、规格。3、不得随意切断电缆,确需切断必须经机电矿长或机电副总工批准。4、对电缆每6个月作一次耐压试验,耐压等级数不符合标准,要及时升井干燥处理。5、电缆因漏电,需热补,使之达到完好标准。 6、不用的电缆要回收入库,并填写入库回收单 (七)油脂管理制度 1、油料入库前需经必须有合格检验证,方可入库发用。 2、油料入库后,应妥善保管,应按各种不同种类和标号分装、分放,对不合格的油料有权拒绝发放和使用,防止混杂和变质。储油器皿必须加盖,不得敞开存放,更不允许露天堆放。 3、油料库存1-2年以上,需经重新化验合格才能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