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440576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 识 结 构,(对应学生用书P102),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程标准,知 识 研 读,(对应学生用书P102),知识梳理,知识一 三种进化论主要内容比较,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共同进化,1意义 (1)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_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2)科学地解释了_的原因和生物_的原因。 (3)促进了生物学_的发展。 (4)它给予_和_以致命的打击,为_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2局限性 (1)对_和_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神学,生物进化,生命现象的统一性、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各个分支学科,神创论,物种不变论

2、,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遗传,变异,(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_水平。 (3)强调物种形成都是_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_等现象。,个体,渐变,物种大爆发,知识三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1)种群:生活在_。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_所含有的_。 (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_的比率。 (4)可遗传变异:包括_和突变,突变又包括_。 (5)由于_作用,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_,说明生物朝一定方向进化。,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全部个体,全部基因,某个基因占全部基因数,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自然选择,定向改变,2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物种:能够在

3、自然状态下_的一群生物。 (2)隔离 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_的现象。 类型 a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_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_的现象。 b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_而分成不同的_,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_的现象。,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相互交配,可育的后代,地理上的障碍,种群,基因交流,(3)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_的标志。 思考感悟物种的形成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吗? 提示:不一定。如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形成,可不经过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3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概念:不同_之间、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4、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_和生物与无机环境,隔离,新物种形成,物种,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选择,之间的21 _。 (2)生物多样性 内容: _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_多样性。 形成原因:生物的 _。 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_。,相互影响,基因,生态系统,进化,化石,(即时巩固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 考点一 现代生物进化论的内容 一、变异与环境 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起选择作用,并不影响变异的方向。通过环境选择将生物个体产生的适应环境的变异保留下来。 二、物种形成 1方式:渐变式和爆发式,爆发式在很短时间内即可形成新物种,如多倍体的形成。,考点整合,2三个环节 (1)突变和基因重组产

5、生进化的原材料。 (2)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三者关系如图:,【案例1】 (2009江苏)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解析】 本题考查物种形成的知识。

6、物种a通过地理隔离形成两个种群a1和a2,又分别演化出b、c、d三个种群,虽然有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所以A项错误;由于d是由a1演变而来,所以c与d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项正确;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产生新的物种,但是产,生生殖隔离了的种群,基因频率一定会变化,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是b和d由于地理隔离存在,所以可能不是同一物种,所以C项错误;即使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只要c和d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仍是同一物种,D项错误。 【答案】 B,【即时巩固1】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7、B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解析】 本题是考查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对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理解。要求把握在物种形成过程中两种隔离的不同作用。地理隔离是指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地理隔离因时间长短、环境异同,可能形成生殖隔,离,但不是必然导致生殖隔离。有的虽然产生了地理隔离,但双方环境基本相似也不可能导致生殖隔离。 【答案】 B,考点二 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 【案例2】 (

8、2009上海)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 A43% B48% C52% D57%,【解析】 原有的基因型为VV、Vv、vv的果蝇数分别为20 00015%3 000只、20 00055%11 000只、20 00030%6 000只,入侵了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后,基因型为VV、Vv、vv的果蝇分别占(2 0003 000)/22 0005/22、11 000/22 0001/2、6 000/22 0003/11。V基因频率为5/221/21/221/4448%,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不变,仍为48%。 【答案】 B,【即时巩固2】 (2007江苏)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 A25% B32% C50% D64% 【解析】 该人为组成的群体中,B 的基因频率为(802)/(1002)100%80%,b的基因频率为20%。可见,该种群产生B配子和b配子的情况下,子代Bb的比例为16%16%32%。见下表:),【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