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闯关检测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20256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闯关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西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闯关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西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闯关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西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闯关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西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闯关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闯关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闯关检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闯关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打车软件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改变人们日常出行模式。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2017河南商丘三模)与“互联网+交通”模式相关度较低的行业是() A.商业地产B.电子商务C.移动支付D.交通运输2.(2017河南商丘三模)“互联网+交通”出行模式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A.数字地球与RSB.RS与GPSC.GIS与RS D.GIS与GPS2014年,以陈日胜为首的农业科

2、研团队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历经27年艰苦培育的水稻新品种“海稻86”试验推广成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2017东北三省三校一模)关于“海稻86”及其试验推广成功的叙述,正确的是()内陆咸水湖周边可能成为海稻的种植区域可增加我国的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恶劣的生长条件使其抗病能力比普通水稻强海稻可直接用海水浇灌,故沿海地区均可种植A.B.C.D.4.(2017东北三省三校一模)在“海稻86”推广种植过程中,可用来在全国范围内考察、监测和分析海稻适宜种植区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和GISB.GPS和GISC.RS和GPSD.数字中国圣劳伦斯岛位置如图所示,是白令海最大的岛屿,它地处亚洲和美洲

3、大陆之间。岛上居民用冰块造成“馒头”状的冰屋,冰屋有一半在地面以下,门有一半在地下,门前还用雪砖砌一拱形挡风墙,建造过程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两题。图图5.(2017湖南衡阳十校冲刺三)当地民居反映出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A.风力大B.温差大C.日照强D.降水多6.(2017湖南衡阳十校冲刺三)导致岛上的甘伯尔港成为北太平洋北端重要“海上交通港”的主要因素是()A.资源B.位置C.经济D.地形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空气浮力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据图文信息完成下

4、面三题。7.(2017吉林省吉林市调研四)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地飞到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A.充分利用海陆风B.避开天敌C.低湿地分布较广D.受人类活动干扰小8.(2017吉林省吉林市调研四)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地飞到地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地再抵达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该路线飞行距离更近B.受大气环流的影响C.开辟新的迁徙路线D.该路线飞行更节省体力9.(2017吉林省吉林市调研四)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原因最可能是途经地区()A.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

5、B.风力较大,便于飞行C.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D.上升气流显著,利于飞行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面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0.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少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D.甲区年降水较多,获得太阳辐射少11.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B.地势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7福建4月质检)阅

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6分)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9分)(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9分)(3)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9分)(4)当地建筑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因。(9分)13.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完

7、成下列各题。(20分)甲乙(1)甲图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25经线以东地区等温线分布的特点。(6分)(2)分析图中两河流水文特征的不同点并说明原因。(8分)(3)说出甲、乙两图中A、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并比较两者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6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A结合“互联网+”的含义知,商业地产对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依赖度较低,是与“互联网+交通”模式相关度较低的行业。2.D“互联网+交通”出行模式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GIS与GPS技术对出行线路进行规划、导航,并对路况进行实时监测。3.A海水平均含盐量在3.5%左右,海稻目前还不能用海水直接灌溉;再者,沿海地区并非均为滩涂,不

8、可能所有的沿海地区都能种植海稻。4.A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RS和GIS可用于地理环境的考察、监测与分析。5.A民居造成“馒头”状可以减小风的阻力;门有一半在地下,可以减少进入室内的寒风。6.B圣劳伦斯岛地处亚洲和美洲大陆之间,可以作为两洲之间交通的补给站。7.C根据材料中信息“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再结合路线所在地多沿海低湿地可知,C正确。8.B受西风的影响,部分欧洲白鹳会被吹离传统迁徙路线,所以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地再抵达地的情况。9.D根据材料“利用空气浮力滑翔飞行”可知,欧洲白鹳需要在上升气流较强的区域飞行。10:0015:00是一天中气温较高的时间段,空气对

9、流上升强而利于飞行;“广阔的森林和水域”升温慢而上升气流较弱,不利于飞行。10.B甲、丙分别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和山东省。山东位于沿海,黑龙江距海也不远;山东纬度明显低于黑龙江,热量条件较黑龙江充足。11.A三地都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只有黑龙江地广人稀;春小麦和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山东属于暖温带;只有黑龙江分布有黑土。二、综合题12.答案(1)当地太阳辐射强,冬暖夏热,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烂;(3分)加廊屋可以为行人遮阳、挡风、避雨;(3分)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3分)(2)该地当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3分)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导

10、致河流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造成强大冲击;(3分)丙冲沟的地势陡峻,遇强降水引发大量挟带泥沙、石块、树木等杂物的洪流摧毁桥梁。(3分)(3)夏伐: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3分)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流运至桥址。(3分)秋晾: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3分)(4)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桥的原料丰富;(3分)相对于石材,木料更轻便,不仅便于运输,(3分)且易于加工,建造成本低。(3分)解析(1)廊屋对桥梁及其桥上的行人具有遮风、挡雨、遮阳等作用,可从此角度分析。(2)图中甲附近丙处是一个峡谷地形,遇强降水河水快速上涨;同时从河流形态看,甲处河道狭窄,上游来水不易下泄,此处水

11、位上涨较高,从而对古廊桥造成毁坏。(3)注意理解“夏伐”是指夏季砍伐树木,“秋晾”是指在秋季使被砍伐的树木自然晾晒变干燥;还要注意图示伐木区位于山区,至乙地之间没有陆路运输;再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分析即可。(4)可从建筑材料、建筑难易度角度分析。13.答案(1)等温线数值东部沿海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内陆由南向北递减;东部沿海等温线较为稠密,内陆等温线较为稀疏。(2)不同点:河流的汛期出现在春季和夏季,有凌汛现象,有结冰期且结冰期较长;河流没有明显的汛期,无结冰期。原因:河流所在区域冬季气温低,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冬季平均气温

12、高于0,全年降水均匀。(3)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共同特点:面向市场、商品率高、科技水平高。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等温线分布,可以判断东部沿海等温线数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内陆由南向北递减,东部沿海等温线较为稠密,内陆等温线较为稀疏。第(2)题,河流水文特征可以从汛期、结冰期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甲图中河流所在区域冬季气温较低,河流有结冰期且结冰期较长;该河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有凌汛现象;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有雨水补给,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乙图中的河流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冬季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流域内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没有明显的汛期。第(3)题,A地位于我国东北平原,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B地位于欧洲西部,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两者都面向市场,商品率高,科技水平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