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14518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单选题1. 云南地区傣族的传统民居为竹楼,其优点是防潮湿,散热通风。傣族将竹楼用做民居主要原因是A.历史文化B.经济条件C.自然环境D.建筑技术2.下列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区域发展阶段划分的看法所有学者都认为划分为三个阶段 B.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时期的人地关系已显现出不协调 C.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加剧 D.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3. 地貌的物质组成和地质基础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水地貌中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由细沙组成,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B.在海拔较低的临水地区,地下水

2、埋藏深,容易出现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C.喀斯特地貌土层厚、肥力高,利于农业生产D.海蚀地貌水深坡陡,利于船只停靠。但潮高浪大,泊稳条件较差4. 华北地区传统四合院大多坐北朝南,房前不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而多种植落叶阔叶树。主要是因为A.华北地处温带,不能种植常绿林B.夏季树叶较多,能增加空气湿度 C.冬季落叶以后,可获得较多光照D.阔叶林成熟以后,可以提供木材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下列5-6题。 5.人口总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是( ) A.南方区B.北方区C.西北区D.西南区 6.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状况匹配最差的是( ) A.北方与西

3、南区B.北方与西北区C.南方与西北区D.西北与西南区7. 中法合拍的电影夜莺主题之一是展示广西桂林、三江、阳朔好风光,其山清水秀的喀斯特美景、壮族等少数民族风情让人印象深刻。该电影反映的地域文化区是A.江南水乡文化B.云贵高原文化C.华南沿海文化D.四川盆地文化8. 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从北到南,民居的房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的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从北向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多 光照越来越多温度越来越高地形逐渐崎岖A.B.C.D.9. 上海和哈尔滨两地气候资料,大致可以反映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气候状况,读图回下题。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上的共同点是A.冬夏气温相仿B.冬

4、夏温差变化不大 C.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D.雨热同期读图,回答下列10-11题。10.该图表达出的含义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11.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方向B.发展水平C.发展条件D.生活特点12. 下列区域有明确界线的是( )A.气候区B.植被区C.干湿区D.行政区13. 下列不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原因是( )A.气候湿润,地势低平B.面向大海,海运便利 C.政策支持,经济基础好D.矿产丰富,能源充足14. “候鸟式”

5、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完成下题。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A.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15-16题 15.我国农业分布的总体格局描述正确的是 A.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B.牧区主要分布在南方 C.耕地主要分布在南方D.牧区主要分布在东部 16.有关我国农业地域差异形成原因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A.各地地形条件的差异B.各地自然和社会

6、经济差异 C.各地人口密度的差异D.各地水热条件的差异二、综合题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的的喀喀湖是安第斯山区的高原湖泊,面积约为8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0180米,周围高山环绕。有众多河流注入。数百年前,躲避外族侵略的乌鲁斯人逃到此地,他们用岸边的芦苇、香蒲草在湖面建成一座座浮岛,并住在岛上以捕鱼为生。图6示意的的喀喀湖位置及浮岛景观。(1)说明乌鲁斯人选用芦苇作为浮岛主要材料的原因。(2)分析乌鲁斯人定居在浮岛上的有利水环境条件。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海草房是我国胶东半岛极富地方特色的民居,主要分布如图左:材料二:海草房是在砖石块混合垒起的屋墙上,用含有

7、大量的卤和胶质的海草层层叠压铺盖而成。(如图右)。(1) 请分析胶东半岛多修建海草房的有利条件。(2) 胶东半岛现存海草房中有许多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请结合房子的特点说明其保存悠久的原因。(3) 图中房屋后面甲墙壁长满青苔,请分析其原因。(4)近年来,沿海养殖使海草资源大量减少等多种原因,导致海草房不断减少。请为海草房的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答案】 1.C2.C3.D4.C5.A6.A7.C8.A9.D10.D11.A12.D13.D14.A15.A16.B17. (1)湖岸附近芦苇丰富(内陆高原地区木材匮乏);芦苇材质轻、易漂浮;芦苇收集、加工方便。 (2)该湖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且通

8、过河流外泄盐分,属淡水湖,水源丰富(用水方便); 湖泊面积大、水体深,众多河流汇入,渔业资源(食物来源)丰富;地处内陆高原,高山环绕,风浪小(安全平稳)。 18. (1)地处山东半岛,丘陵地貌,当地有丰富的石材(花岗岩)(2分)。地处沿海,浅海海草资源丰富。(2分) (2)海草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和胶质,具有防虫蛀防霉烂特点,易于保存。(2分) 胶东沿海地区,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屋顶坡度大,便于排水。(2分) 沿海多大风天气,海草屋顶整体性较好,层层叠压结实,保暖性和抗风性优良。(2分) (3)沿海降水较多,空气湿度大(2分),甲面为海草房背阴面,光照少(2分),气温相对较低,蒸发弱,潮湿易长青苔。(2分) (4)培植海草,为海草房的修复提供材料资源。(2分)保护水草的生长环境,恢复生态系统。(2分) 做好海草房建造技术传承。(2分)建立海草房生态博物馆,加强宣传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