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新生入学考试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13542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新生入学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新生入学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新生入学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新生入学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新生入学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新生入学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新生入学考试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新生入学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第卷 阅读题(55分)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目前,“中国哲学”与国学好像一

2、张纸的两面,似乎有关国学的研究都可以“中国哲学”的名义问世。这种现象折射出,“中国哲学”一方面想借助国学竭力摆脱西方哲学的影响而谋取自身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却又对自身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尚未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因此在现实中无法明确自身与国学的本质性差异。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大多数用以证明“中国哲学”是一种独特哲学的理由难以成立。 有人认为,“哲学”是个共名,因此“中国哲学”必定是一种独特的哲学。这虽然看到了中国“哲学”与西方Philosophy 之间的共通之处,但却似乎忽略了类似的共通之处也可以存在于“哲学”与文学、艺术或宗教之间。 还有人认为,哲学是某种文化的核心,没有哲学,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有

3、长久的生命力,而中国文化从古至今一直延续未断,因此必有“哲学”这门学问。这类说法,大约还是以西方文化为样板而得出的一个非普遍的结论。 另有观点认为,中国有Philosophy这门学问,是西方人自己最先承认,且至今还有认可中国的Philosophy并以之作为终生研究事业的人。的确,从目前可见的资料来看,西方耶稣会士所作的中国的哲学家孔子(1687年)似乎是最早用“Philosopher“(哲学家)一词来称呼孔子的文献,但耶稣会士对中国思想充满主观性的、非专业性的传播,使当时欧洲著名的哲学家如莱布尼茨、伏尔泰等人都先后一度对中国思想产生兴趣。但他们对中国思想的了解都很有限,不能用来证明中国自古就存

4、在与西方Philosophy一样的学问。虽然现当代西方有一些学者终生钻研所谓中国Philosophy,但他们的研究多不为西方Philosophy界的同行所看重。更重要的是,归根结底,这种判断中国哲学之成立的方式,仍然是以西方为参照的。 还有一些学者借海德格尔等人的思想,证明中国古代不但有Philosophy,而且还优越于西方。但只要我们的眼光不只是滞留在他们对西方传统Philosophy的批判态度上,而同时深入他们批判的具体过程之中,就会发觉,他们所用的批判方法及问题意识都是典型西方Philosophy式的。拿海德格尔来说,他认为自己从事的是“思想”而非“Philosophy”。但海德格尔所谓

5、的“思想”,是对存在的真理和统治了西方Philosophy几千年的理性、逻辑之思。他批判西方传统Philosophy并非将其彻底抛弃,而是要揭示其缺陷,为更正当的理性和逻辑重新奠基。但在中国古代,并不曾有哪些思想经典对西方式的理性与逻辑做过清晰而系统的阐明论证。因此,借助作为西方传统Philosophy之叛逆者的海德格尔等人的思想来讧明中国“哲学”之合法性甚至优越性,无并于缘木求鱼。 有人担心,否认中国古代存在类似于西方的Philosophy,就等于否认中国古代思想有对人生真理、生命的终极目的和终极精神的思索和追求。其实,古希腊有了艺术和宗教之后,Philosophy还会发展出来,其重要原因之

6、一就在于,虽然三者同样都能实现对人生真理和终极精神的追求,但与艺术和宗教不同的是,唯有Philosophy是通过运用概念进行推理论证这种人类所独具的理性思维方式来把掘人生真理和追求终极精神,而艺术主要通过直观和知觉,宗教则借助于非理性的力量。西方Philosophy所表现出的这种通过概念进行推理论证的理性思维方式是其必要的典型特征,具备这种特征的西方Philosophy可称之为“典型哲学”,而凡是这种典型特征表现得不充分、不明显的其他哲学,诸如中国“哲学”则可称之为“非典型哲学”。 若要证明“中国哲学”是一种具有独特内容和形式的哲学,就必须找出中国“哲学”与西方Philosophy的真正共通而

7、同时又与艺术和宗教的不同之处。笔者认为,作为通过概念进行推理论证的理性思维方式的哲学,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思想中不能说完全没有,但确实表现得不充分。中国古代思想最根本的特点是“未尝离事而言理”。因此,如果我们认为哲学对把握人生真理和追求终极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并认为我们也拥有作为一种独特哲学的“中国哲学”,那么,就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西方Philosophy的学习和训练,以培养我们本来并不擅长的通过概念进行推理论证的理性思维能力。 这样的学习,不但不会瓦解中国传统思想,消解中国思想的主体性,反而更有助于我们从深层次超越历史的局限性,批判继承传统思想,借鉴、吸收、转化传统思想的智慧和优势,真正建

8、构起能够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中国哲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哲学”对自身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尚未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只是想借助国学来竭力摆脱西方哲学的影响,从而谋取自身的独立性。B中国“哲学”与西方Philosophy之间存在着共通之处,类似的共通之处也存在于“哲学”与文学、艺术或宗教之间,而有的学者好像并没有关注到后者。C哲学是某种文化的核心,没有哲学,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而中国文化从古至今一直延续未曾间断,因此中国文化中必有“哲学”这门学问。D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在通过概念进行推理论证的理性思维方式这一点上表现得不充分、不明显,不能称为“典型哲学”

9、,只能称为“非典型哲学”。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虽然西方耶稣会士所作的中国的哲学家孔子已经把孔子称为哲学家,但要据此认为中国自古就存在与西方Philosophy一样的哲学,依据是不充分的。B海德格尔等人批判西方传统Philosophy时所用的方法和问题意识都是典型的西方Philosophy式的,所以,用其思想来证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是不对的。C古希腊的文化告诉我们,否认中国古代存在类似西方的Philosophy,也就意味着否认了中国古代思想有对人生真理、生命终极目的和终极精神的思索和追求。D中国古代不存在纯西方式的哲学,因为中国古代思想往往是“未尝离事而言理”,其中不曾有

10、哪些思想经典对西方式的理性与逻辑做过清晰而系统的阐明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尽管中国哲学与国学并不相同,但由于用以证明其是一种独特哲学的理由难以成立,所以,中国哲学在现实中无法明确自身与国学有本质性的差异。B只有证明了中国“哲学”与西方Philosophy的真正共通而同时又与艺术和宗教的不同之处,才能证明中国哲学是一种具有独特内容和形式的哲学。C中国哲学界部分学者试图借助西方哲学家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关注来论证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一致性,这种思路本身就是不太站得住脚的。D加强对西方Philosophy的学习和训练,有助于我们借鉴、吸收、转化传统思想的智慧和优势,真正建构起能够

11、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中国哲学。(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佛鼓 林清玄住在佛寺里,为了看师父早课的仪礼,清晨四点就醒来了。走出屋外,月仍在中天,但在山边极远极远的天空,有一些早起的晨曦正在云的背后,使灰云有一种透明的趣味,灰色的内部也早就织好了金橙色的衬里,好像一翻身就要金光万道了。鸟还没有全醒,只偶尔传来几声低哑的短啾。听起来像是它们在春天的树梢夜眠有梦,为梦所惊,短短地叫了一声,翻个身,又睡去了。最最鲜明的是醒在树上的一大簇一大簇的凤凰花。这是南台湾的五月,凤凰花的美丽到了峰顶,似乎有人开了染坊,就那样把整座山染红了,即使在灰蒙的清晨的寂静里,凤凰花的色泽也是非

12、常雄辩的。它不是纯红,但比纯红更明亮,也不是橙色,却比橙色更艳丽。比起沉默站立的菩提树,在宁静中的凤凰花是吵闹的,好像在山上开了花市。说菩提树沉默也不尽然。经过了寒冷的冬季,菩提树的叶子已经落尽,仅剩下一株株枯枝守候春天,在冥暗中看那些枯枝,格外有一种坚强不屈的姿势,有一些生发得很早的,则从头到脚怒放着嫩芽,翠绿、透明、光滑、纯净,桃形叶片上的脉络在黑夜的凝视中,片片了了分明。我想到,这样平凡单纯的树竟是佛陀当年成道的地方,自己就在沉默的树与精进的芽中深深地感动着。这时,在寺庙的角落中响动了木板的啪啪声,那是醒板,庄严、沉重地唤醒寺中的师父。醒板的声音其实是极轻极轻的,一般凡夫在沉睡的时候不可

13、能听见,但出家人身心清净,不要说是醒板,怕是一根树枝落地也是历历可闻的吧!醒板拍过,天空逐渐有了清明的颜色,但仍是没有声息的,燕子的声音开始多起来,像也是被醒板叫醒,准备着一起做早课了。然后钟声响了。佛寺里的钟声悠远绵长,犹如可以穿山越岭一般。它深深地渗入人心,带来了一种惊醒与沉静的力量。钟声敲了几下,我算到一半就糊涂了,只知道它先是沉重缓缓的咚嗡咚嗡咚嗡之声,接着是一段较快的节奏,嗡声灭去,仅剩咚咚的急响,最后又回到了明亮轻柔的钟声,在山中余韵袅袅。我听那钟声有一种感觉,像是一条飘满了落叶尘埃的山径,突然被钟声清扫,使人有勇气有精神爬到更高的地方,去看更远的风景。钟声还在空气中震荡的时候,鼓

14、响起来了。这时我正好走到“大悲殿”的前面,看到逐渐光明的鼓楼里站着一位比丘尼,身材并不高大,与她前面的鼓几乎不成比例,但她所击的鼓竟完整地包围了我的思维,甚至包围了整个空间。她细致的手掌,紧握鼓槌,充满了自信,鼓槌在鼓上飞舞游走,姿势极为优美,或缓或急,或如迅雷,或如飙风我站在通往大悲殿的台阶上看那小小的身影击鼓,不禁痴了。那鼓,密时如雨,不能穿指;缓时如波涛,汹涌不绝;猛时若海啸,标高数丈;轻时若微风,拂面轻柔;它急切的时候,好像声声唤着迷路者归家的母亲的喊声;它优雅的时候,自在得一如天空飘过的澄明的云,可以飞到世界最远的地方那是人间的鼓声,但好像不是人间,是来自天上或来自地心,或者来自更邈

15、远之处。鼓声歇止有一会儿,我才从沉醉的地方被唤醒。这时“维摩经”的一段经文突然闪照着我,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诘居士:“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当场的五千个菩萨都寂静等待维摩诘的回答,维摩诘怎么回答呢?他默默不发一语,过了一会儿,文殊师利菩萨赞叹地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后来有法师说起维摩诘的这一沉默,忍不住赞叹地说:“维摩诘的一默,有如响雷。”诚然,当我听完佛鼓的那一段沉默里,几乎体会到了维摩诘沉默一如响雷的境界了。佛鼓敲完,早课才正式开始,我坐下来在台阶上,听着大悲殿里的经声,静静地注视那面大鼓,静静地,只是静静地注视那面鼓,刚刚响过的鼓声又如潮汹涌而来。殿里的燕子也如潮地在面前穿梭细语,配着那鼓声。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本文第段描写菩提树,并非只是一般的写景,它象征一种静默而坚强的精神,历经寒冬,守候春天,在沉默中孕育着新的生命。B本文描写女尼击鼓时,以她那“小小的身影”“细致的手掌”与佛鼓形成“不成比例”的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了作者此时心灵的震撼。C作者在文中多次出色地运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比如用鸟低哑的叫声来衬托出家人的身心清净,用极轻的醒板声衬托清晨的宁静。D作者虽然细致地记述了听佛鼓的过程,赞美了佛鼓的丰富意蕴,但都是为了突出晨钟给自己留下的更深刻的印象和拂之不去的影响。E本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观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