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中位线(1)同步练习(苏科版九上).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284931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中位线(1)同步练习(苏科版九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5中位线(1)同步练习(苏科版九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5中位线(1)同步练习(苏科版九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5中位线(1)同步练习(苏科版九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5中位线(1)同步练习(苏科版九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中位线(1)同步练习(苏科版九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中位线(1)同步练习(苏科版九上).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 中位线新课标基础训练(每小题3分,共24分)1以三角形的一条中位线和第三边上的中线为对角线的四边形是( ) A梯形 B平行四边形 C菱形 D矩形2顺次连结等腰梯形两底的中点及两条对角线的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 ) A菱形 B平行四边形 C矩形 D直角三角形3如图所示,ABC中,AHBC于H,E、D、F分别是AB、BC、AC的中点,则四边形EDHF是( )A一般梯形 B等腰梯形; C直角梯形 D直角等腰梯形4梯形上底长为L,中位线长为m,则连结两条对角线中点的线段长为( ) Am-2L B-L C2m-L Dm-L5若三角形的周长为56cm,则它的三条中位线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_6等腰

2、梯形的周长为80cm,它的中位线长等于腰长,则腰长为_7梯形的中位线长为15cm,一条对角线把中位线分成3:2两部分,那么梯形的上底、下底的长分别是_和_8直角梯形的一腰与下底都等于a,这个腰与下底的夹角为60,则中位线长为_新课标能力训练(每小题5分,共30分)9(学科内综合)等腰梯形的周长为66,腰长为8,对角线长为24,则连结两腰中点与一底中点的线段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_10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中,ABBC,AD=1,BC=3,CD=4,EF为梯形中位线,DH为菱形的高下列结论:(1)BCD=60;(2)四边形EHCF为菱形;(3)SBEH=SCEH;(4)以AB为直径的圆与CD

3、相切于F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 B2 C3 D411如图所示,已知梯形ABCD中,ADBC,且ADBC,N、M分别为AC、BD的中点,求证:(1)MNBC;(2)MN=(BC-AD)12(学科间综合)(2002北京市西城区)斜拉桥是利用一组组钢索,把桥面重力传递到耸立在两侧的高塔上的桥梁,它不需建造桥墩如图中,A1B1、A2B2、A5B5是斜拉桥上5条互相平行的钢索,并且B1、B2、B3、B4、B5被均匀的固定在桥上如果最长的钢索A1B2=80m,最短的钢索A5B5=20m,那么钢索A3B3、A2B2的长分别为( ) A50m、65m B50m、35m; C50m、57.5m D40m

4、、42.5m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13(应用题)如图所示,要测量A、B两点间的距离,在O点设桩,取OA中点C,OB中点D,测得CD=31.4m,则AB=_m14(创新情景题)如图所示,直角梯形ABCD的中位线EF的长为a,垂直于底的腰AB的长为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_新课标拓展训练(满分33分)15(创新实践题)(11分)已知: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BCD,且AB+CD=BC,M是AD的中点,求证:BMCM16(自主探究题)(10分)等腰梯形ABCD中,ADBC,E、F、G、H分别是AD、BE、BC、CE的中点试探究: (1)四边形EFGH的形状;(2)若BC=

5、2AD,且梯形ABCD的面积为9,求四边形EFGH的面积17(开放题)(12分)已知:如图27-3-45所示,BD、CE分别是ABC的外角平分线,过点A作AFBD,AGCE,垂足分别为F、G连结FG,延长AF、AG,与直线BC相交,易证FG=(AB+BC+AC)若(1)BD、CE分别是ABC的内角平分线(如图);(2)BD为ABC的内角平分线,CE为ABC的外角平分线(如图),则在图、图两种情况下,线段FG与ABC三边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对其中的一种情况给予证明新课标理念中考题(满分13分)18(2004江苏南通)(13分)已知:ABC中,AB=10 (1)如图,若点D,E分

6、别是AC,BC边的中点,求DE的长; (2)如图,若点A1,A2把AC边三等分,过A1,A2作AB边的平行线,分别交BC边于点B1,B2,求A1B1+A2B2的值; (3)如图,若点A1,A2,A10把AC边十一等分,过各点作AB边的平行线,分别交BC边于点B1,B2,B10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A1B1+A2B2+A10B10的结果 参考答案:1B 2A 3B 4D 528cm 620cm 712cm 18cm 8a 949 10C11取AB中点P,连MP,NP证N、M、P三点共线12A 1362814ab 解:如图所示,过点D作DGEF于G,过点C作CHEF交EF的延长线于H, 则D

7、G+CH=AB=b故S阴影=SDEF+SCEF=EFDG+EFCH=EF(DG+CH)=ab 点拨:本题通过巧作辅助线,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到15解:如图所示,延长BM交CD的延长线于点E ABCD,A=MD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在ABM和DEM中,A=MDE,AM=DM,AMB=DME, ABMDEM(ASA) BM=EM,AB=D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B+CD=BC, DE+DC=BC,即CE=CB CMBM(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 点拨:本题使用了“连结底的一端与所对腰的中点并延长与下底相交”的辅助线,构造了全等三角形同时将梯形问题转化成了等腰三角形的问

8、题16解: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AB=CD,A=D(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在同一底边上的两内角相等),又AE=DE, ABEDCE(SAS) BE=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又EF=EB,EH=EC, EF=EH G、F、H分别是BC、BE、CE的中点, GFCE,GHBE(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EFGH是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BE=CE,G为BC中点, EGBC(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EG为梯形ABCD的高 S梯形=(AD+BC)EG=9,BC=2AD, (BC+BC)EG=9, BCEG=12 F、H分别是BE

9、、CE的中点, FH=BC S菱形EFGH=FHEG=BCEG=3 点拨:通过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得边相等,为求证四边形邻边相等创造条件本题综合运用了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菱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菱形的面积公式等17解:猜想结果:图中,FG=(AB+AC-BC); 图中,FG=(BC+AC-AB) 证明图的结果如下: 如图所示,分别延长AG、AF交BC于H、K 在ABF和KBF中, ABF=KBF,BF=BF,BFA=BFK=90, ABFKBF(ASA) AF=FK,AB=BK(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同理ACGHCG AG=GH,AC=HC FG=HK(三角形

10、中位数定理) 又HK=BK-BH=AB-(BC-CH)=AB-(BC-AC)=AB+AC-BC, FG=(AB+AC-BC) 点拨:本题体现了类比的思想方法,综合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题解题的关键是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18解:这是一道探索规律型考题,题中多次涉及利用三角形,梯形中位线定理解题的思路 (1)依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有DE=AB=5 (2)设A1B1=x,则A2B2=2x A1,A2是AC的三等分点,且A1B1A2B2AB 由梯形中位线定理,有x+10=4x,解之得x= 这时A1B1+A2B2=10 (3)同理,可求出A1B1+A2B2+A3B3=15,A1B1+A2B2+A3B3+A4B4=20,从而A1B1+A2B2+A10B10=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