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283215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亲爱的同学,请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四大题,共15小题。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祝你成功!一、语文知识积累(25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在华夏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家国情怀感人至深,随意掬起一抔足以让人心潮澎pi :花木兰代父从军,深明大义,妇r 皆知;端木蕻良不忘国ch ,铮铮誓言,激荡人心;闻一多高昂头l ,直面枪口,正气凛然。2.古诗文名句默写

2、。(10分)朔气传金柝, 。( 木兰诗 ) ,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家园之思是游子永远的背囊。春夜洛城闻笛中李白在静谧的夜晚,听到了悠扬的笛声,不禁感慨“ , ”;逢入京使中岑参在西行途中,偶遇回京的使者,行色匆匆之下也不忘叮咛“ , ”;泊秦淮中杜牧听到秦淮河畔的歌吹,不禁唱出“ , ” ,将家园之思升华为忧国之情。“中兴事件”告诉我们,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不会一帆风顺,还会遭遇各种困难和阻力,正如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所说“ ,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蒙辞以军中多务 对镜帖花黄 徐以杓酌油沥之 尔安敢轻吾射 4.名著阅读骆驼祥子。(7分)(1)根

3、据小说情节,下列四幅图片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B. C. D. (2)结合小说中的“虎妞之死”,谈谈你对划线句的理解(4分)祥子心中仿佛忽然的裂了,张着大嘴哭起来。小福子也落着泪,可是处在帮忙的地位,她到底心里还清楚一点。“祥哥!先别哭!我去上医院问问吧?”没管祥子听见了没有,她抹着泪跑出去。她去了有一点钟。跑回来,她已喘得说不上来话。扶着桌子,她干嗽了半天才说出来:医生来一趟是十块钱,只是看看,并不管接生。接生是二十块。要是难产的话,得到医院去,那就得几十块了。“祥哥!你看怎办呢?”祥子没办法,只好等着该死的就死吧!愚蠢与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

4、虎妞在夜里十二点,带着个死孩子,断了气。 二、现代文阅读(20分)岁月钟声汪曾祺 我读的小学是县立第五小学,简称五小,在城北承天寺的旁边,对面是天地坛。五小有一支校歌:西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钟,看吾校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列其中。半城半郭尘嚣远,无女无男教育同。桃红李白,芬芳馥郁,一堂济济坐春风。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实在过于夸张了。但记忆中学校门外的地势确比校内高,进大门,要下一个慢坡,慢坡是站砖铺的。不是笔直的,而是有点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这道弯弯的慢坡很有感情。如果它是笔直的,就没有意思了。慢坡的东端是门房,同时也是校工詹大胖子的宿舍。詹大胖子

5、的主要职务是摇上课铃、下课铃。这间小屋原来盖了是为了当门房即传达室用的,但五小没有什么事可传达,来了人,大摇大摆就进来了,詹大胖子连问也不问。这间小屋就成了詹大胖子宿舍。他在屋里坐着,看看钟。他屋里有一架挂钟。这学校有两架挂钟,一架在教务处。詹大胖子一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上这两架钟。喀啦喀啦,上得很足,然后才去开大门。他看看钟,到时候了,就提了一只铃铛,走出来,一边走,一边摇:叮当,叮当,叮当从南头摇到北头。上课了,学生奔到教室里,规规矩矩坐下来。后来,有一班毕业生凑钱买了一口小铜钟,送给母校留纪念,詹大胖子就从摇铃改为打钟。一口很好看的钟,黄铜的,亮晶晶的。铜钟用一条小铁链吊在小操场边的梧桐树

6、上。梧桐树一年一年长高了。钟也随着高了。五小的孩子也高了。詹大胖子还有一件常做的事,是剪冬青树。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詹大胖子还给校园里的花浇水。秋天,詹大胖子扫梧桐叶。学校有几棵梧桐。刮了大风,刮得一地的梧桐叶。梧桐叶子干了,踩在上面沙沙地响。詹大胖子还做什么事呢?他给老师烧水。烧开水,烧洗脸水。教务处有一口煤球炉子,詹大胖子每天生炉子,用一把芭蕉扇忽哒忽哒地扇。煤球炉子上坐一把白铁壶。他还帮先生印考试卷子。詹大胖子推油印机滚子,先生翻页儿。考试卷子印好了,就把蜡纸点火烧掉。烧油墨味儿飘出来,坐在教室里都闻得见。每年寒假、暑假,詹大胖子要

7、做一件事,到学生家去送成绩单。全校学生有二百人,詹大胖子一家一家去送。成绩单装在一个信封里,信封左边写着学生的住址、姓名,当中朱红的长方框里印了三个字“贵家长”。右侧下方盖了一个长方图章,县立第五小学,学生的家长是很重视成绩单的,他们拆开信封看:国语98,算术86看完了就给詹大胖子酒钱。詹大胖子和学生生活最最直接有关的,除了摇上课铃、下课铃,打上课钟、下课钟之外,是他卖花生糖、芝麻糖。詹大胖子很坏,他的糖比外面摊子上的卖得贵。但是五小的学生只好跟他去买,因为学校有规定,不许“私出校门”。校长张蕴之不许詹大胖子卖糖,把他叫到校长室训了一顿。校长对学生说:学生在校不许吃零食;詹大胖子的糖不卫生;他

8、赚学生的钱,不道德。但是詹大胖子还是卖,偷偷地卖。他摇下课铃或打上课钟的时候,左手捏着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学生要买糖,走近来,他就做一个眼色,叫学生随他到校长、教员看不到的地方,接钱,给糖。五小的学生差不多全跟詹大胖子买过糖。他们长大了,想起五小,一定会想起詹大胖子,想起詹大胖子卖花生糖、芝麻糖。詹大胖子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得很平静。詹大胖子的铃摇着摇着,钟打着打着,我们便长大了,便到了小学高年级了。教五年级国文的是高北溟先生。他很喜欢我,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甲上”。在他所授的古文中,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

9、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我对五小很有感情。每天上学,暑假、寒假还会想起到五小看看。夏天,到处长了很高的草。有一年寒假,大雪之后,我到学校去,大门没有锁,轻轻一推,开了。没有一个人,连詹大胖子也不在。一片白雪,万籁俱静。我一个人踏雪走了一会,心里很感伤。我十九岁离乡,六十六岁回故乡住了几天。我去看看我的母校:什么也没有了。承天寺、天地坛,都没有了。五小当然没有了。(21) 这是我的小学,我亲爱的,亲爱的小学!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选自岁月钟声,有删改)5. 【感形象】阅读文章,根据下列提示分别概括体现詹大胖子优点与缺点的事各一件。(4分) “不隐

10、恶”詹大胖子很坏,他的糖比外面摊子上的卖得贵;极富表富表;:;。“不虚美”詹大胖子和学生生活最最直接有关,他每天一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上这两架钟,提醒学生上课;常常常常极富表表 极表。6.【品语言】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6分)他摇下课铃或打上课钟的时候,左手捏着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学生要买糖,走近来,他就做一个眼色,叫学生随他到校长、教员看不到的地方,接钱,给糖。(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 (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7.【探写法】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五小的校歌,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8.【悟主旨

11、】结合全文内容,联系阅读积累或生活经验,探究标题“岁月钟声”的丰富内涵。 (6分) 3、 古诗文阅读(22分)(一)(5分) 苏溪亭 唐戴叔伦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晚春 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9.阅读两首古诗,完成表格。(提示:(1)(2)分别为1分,(3)为3分。)相同点两首诗描写的时令都是晚春时节。不同点景象不同(1) 、杨榆翻飞野草茁长、燕子不归、 (2) 情感不同本诗通过描写草树知道春天将归去,想留住春天的脚步,就连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12、。(3)(二)(17分)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人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夜思昼诵。家贫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帝欲相之,以疾辞。卒后,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四方学士皆聚哭,有数千里来聚哭墓下者。 (元史列传第四十五有删节)【注释】凡:总共。日者:以后占候卜筮为业的人。10.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师大奇之 师谓其父母曰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 或问之 1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