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 第9次晚练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253682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 第9次晚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 第9次晚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 第9次晚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 第9次晚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 第9次晚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 第9次晚练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 第9次晚练 新人教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次晚练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属于美国发展农业生产有利条件的是本土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中部的广阔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陆运输便利,交通发达 工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A. B. C. D. 山东省沾化县是全国闻名的“冬枣之乡”,仅枣树一项就使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沾冬 二号”冬枣含糖量高达38%(普通冬枣25%,甘蔗12%),市场供不应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沾化冬枣能远销全国各地,主要原因是( )A. 栽培技术先进 B. 运输条件改善 C. 政府支持 D. 媒体推介3从气候角度看,有利于冬枣含糖量提高的因素是( )A. 气温高 B. 日温差大 C. 光照强 D.

2、年降水量多4近年来,当地发展了冬枣加工工业,其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 增加农民收人 B. 增加就业机会C. 利于规避市场风险 D. 利于改善生态环境5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 地形 B. 土壤 C. 水源 D. 市场第十二届昌平区苹果文化节上,市民们见到树体矮小、幼童伸手可摘的苹果树。“矮化密植”技术使果树树冠缩小,结果更早、更多、含糖量更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6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矮化密植”技术充分利用了光热条件 提高了土壤肥力降低了科技投入 改良了作物品种A. B. C. D. 7近年来京郊农村纷纷举办集商贸、旅游一体的“文化节”,该模式主要基于A.

3、 政策支持 B. 民俗传统 C. 技术进步 D. 交通改善8本届苹果文化节上还引入“互联网+”的形式,大量苹果微店的开通A. 拓展了销售市场,提高了经济收益 B. 宣传了苹果文化,提升了市民素质 C. 应用了网络技术,提升了政府业绩 D. 便利了产销沟通,提高了产品价格9读某地区结构图右图,关于该农业区说法正确的是( )A该农业区布局的决定因素是技术B该农业区的决定因素是政策C该农业区在济南周围有分布D该农业区在广州周围有分布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A. 现代型和原始型B. 现代型和传统型C. 原始型和传统型D. 传统型和现代型11

4、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 B. C. D. 读下图“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2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特点的正确叙述是A. 19501960年,城市化进程变慢 B. 19601970年,城市化水平较高C. 19701980年,城市化水平降低 D. 19802010年,城市化进程较快13我国城市化的表现是总人口增加 农村人口减少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比重增加A. B. C. D. 14每逢我国传统佳节,许多旅外华人喜欢聚集在一起。这主要受()A. 国家政策的影响 B. 民族文化的影响C. 交通条件

5、的影响 D. 地形气候的影响15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市中心不是中央商务区,而是行政区,其原因是( )A.主要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 B该地段的交通通达度差C该地段地价太高 D该地段的地形不适合作为商业区班级 姓名 分数123456789101112131415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河西务镇是天津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全镇有蔬菜基地4万亩,其中各类温室大棚2.1万亩。河西务镇的新鲜蔬菜通过“绿色通道”,在采摘1小时之后就可直接进入北京和天津的各大超市和市场,逐步实现“农超对接”。(1) 分析河西务镇蔬菜能够快速供应市场的原因。(2)河西务镇提出“河岸建成景观带,大

6、田变成采摘园”观光农业发展目标,据此说明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参考答案1D【解析】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温带和亚热带,而且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广大,土壤肥沃,对农业发展有利;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雨热同期,又有多样性的特点,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水分条件较好;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B3B4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分析及农业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产品销售市场扩大,主要是交通运输的发展,把高品质产品传到更远的地方销售。利于农产品品质提高的重要自然条件主

7、昼夜温差大,利于提高冬枣含糖量;白天光照强,夜温降温快,利于水果积累糖分,以抵御寒冷。农产品的加工业,可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收入还动就业,还能提高市场的应对风险。2沾化冬枣能远销全国各地,主要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冬枣能运到各地销售。选B正确。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冬枣含糖量,夜间温度低,利于积累糖分可以抗寒;气温高,可以早熟,不可以增加含糖量;光照强,利于光合作用,作用生长好,与含糖量大小无关;年降水量是作物生长需要的条件之一,与含糖量无关。选B正确。4冬枣的加工业发展,延长了产业链,增加的附加值,可增加农民收人,增加就业机会;利于规避单一农产品为主的市场风险;但加工业的发展,可扩

8、大种植规模,可能破坏土地,还会加大农药、化肥的使用,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选D正确。5C【解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水严重,所以制约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故选C。6B7A8A【解析】试题分析:6由题文信息“矮化密植技术使果树树冠缩小,结果更早、更多、含糖量更高。”得出该技术是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改良了作物品种,还能充分利用光热条件,与土壤肥力无关。故选B。7在郊区农村纷纷举办集商贸、旅游一体的“文化节”,主要时基于政策的支持。其他三个选项影响比较小。故选A。8引入“互联网+”开通大量苹果微店的目的是

9、便于产销沟通,开拓销售市场,提高经济收益,与“提升市民素质、提升政府业绩”无关,也不是提高价格,相反市场广阔了,竞争力增强了,价格会下降。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9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该区域农业产品以乳产品和蔬菜为主,因此该农业区布局的决定因素是市场需求,在济南周围也有该农业结构分布,但在广州没有这种农业类型,原因是农产品主要为温带作物,而广州位于亚热带。考点:农业区位因素10C11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及人口发展特点。原始型的人口增长模式,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模式,是早期社会的人口增长模式。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是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模式。现代型的人

10、口增长模式是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现代三低型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受教育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水平好,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10a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模式,是原始型;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模式,是传统型。选C正确。11c区域是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增长模式,多是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受教育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水平好,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选A正确。12D13D【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12请在此填写小题的解析!13请在此填写小题的解析!14B【解析】移居国外的华人仍然以传统的方式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

11、日,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是由于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故选B。15A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北京为古代皇城,城市的中心延续了古代的皇宫所在,且目前是我国的首都,故市中心为行政区。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16(1)距离天津和北京市区近,地理位置优越;省道、高速公路相连,交通便捷;中间流通环节少;国家政策支持。 (3)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或调整产业结构);改造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发展交通;加大科技投入,推广优质品种;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获取国家政策的支持;植树种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解析】(1)读图,结合材料分析,河西务镇距离天津和北京市区近,地理位置优越。有省道、高速公路相连,交通便捷。蔬菜运输的中间流通环节少,效率高。有国家政策支持。所以能够快速供应市场。 (2)发展观光农业,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改变农业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应进一步发展交通,加大科技投入,推广优质品种。要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获取国家政策的支持。植树种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点睛:蔬菜快速供应市场的条件,应从市场距离、交通条件、流通环节、政策支持等方面分析。发展观光农业的措施,首先是改变原来的生产方式。观光旅游,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服务。发展科技、改善生态环境。要有政策支持,加强宣传力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