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鄄城县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探究部,含解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246624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鄄城县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探究部,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山东省鄄城县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探究部,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山东省鄄城县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探究部,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山东省鄄城县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探究部,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山东省鄄城县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探究部,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鄄城县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探究部,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鄄城县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探究部,含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探究部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44题,每题2分,每小题1分,共68分)1. 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A. 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B.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 先知后行重在知D.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答案】B【解析】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有条件的,故A错误;“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是指大凡不廉洁的人没有什么东西不拿, 不知羞耻的人没有什么事情不做,这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故B符合题意;材料“先知后行重在知”的观点是重视认识,是错误的,因为实践是

2、认识的基础,故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定位】此题考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名师点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是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 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

3、现 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强调不同时期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不同,说明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同时说明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故入选。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不同时期人们的认识不同,并没有涉及真理,也没有涉及真理的价值,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而不是改造世界,故排除。考点:唯物主义【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题中信息分别从人类古代、近代、现代三个不同时期谈对物质的认识,说明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同时每个时期对物质的具体认识不断进步和完善,说明具体认识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排除法,又

4、分为排误法和排异法,题目选项中的“实践”,题干中没有信息对应,改造世界分为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其范围要远大于实践,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3. 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没有被反映着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 B. C. D. 【答案】C【

5、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这表明意识的内容是客观存在,意识的变化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正确且符合题意;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变化,说法错误;应是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颠倒了二者的关系,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如何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光有人脑不能产生意识,意识的产生还离不开客观存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也才会产生意识。(2)意识的内容来自

6、于客观世界,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无论何种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3)从意识的主体看,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不同人因立场、思维方式、知识构成、世界观等主观因素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识。【点睛】4. 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简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A. 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B. 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C. 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D. 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答案】D【解析】四川人民经过苦心经营,建成了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

7、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的结果,故D选项表述符合题意;“人定胜天”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排除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预见发展变化的趋势,故排除B选项;材料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而不是说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故排除C选项。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定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归纳总结】如何认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客观规律性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相互制约的。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主观能动性能制约客观规律,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

8、件。认识规律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样,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3)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4)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观点;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5. 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

9、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 )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A. B. C. D. 【答案】A 考点: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发展的状态、辩证的否定观6. 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对这一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劳动是人特有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 人的发展以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生产工具决定人类社

10、会的性质和面貌 生产方式决定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A. B. C. D. 【答案】A【解析】这一论述说明人是什么样的由人怎么样生产和生产什么所决定的,体现了生产和劳动决定了人的发展,进而表明劳动是人特有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人的发展以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正确;生产方式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和面貌,题肢说法;生产方式决定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决定生产方式,题肢说法因果颠倒,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定位】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7. 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

11、学启示是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 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A. B. C. D. 【答案】C【解析】选项表述错误,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的特点。选项表述错误,此观点是唯心主义的观点。题目表明了真正的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启示是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故入选。选C。8. 俗话说:“人闲百病生。”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袭。这说明A.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B. 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C.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D. 物质是能够为人的

12、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答案】C【解析】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袭。这说明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故C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B选项强调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排除;D选项是物质的定义,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学习意识的能动性时要克服以下几个错误观点:(1)把“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等同于“人的认识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2)把“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等同于“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将一切客观事物认识穷尽。”(3)把“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等同于“人的意识能够直接使客观世界发

13、生改变。”9.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A B C D 【答案】B【解析】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美妙的音乐是在人的意识指挥下弹出来的,项错误;项是对苏轼的琴韵的正确理解;正确选项为B。【点睛】意识能使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能

14、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意识能使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0. 安全生产是 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A B C D 【答案】C【解析】题意强调安全意识的作用,因为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项符合原因;人的意识对实践发展的方向、进程结果和性质不能起决定作用,项错误;正确选项为C。11.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滴水穿石 根系沃土 敬德保民 犬吠非主A. B. C. D. 【答案】A【解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滴水穿石”是无生命物质反应,“根系沃土”是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