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13年高考化学一模试题鲁科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39801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2013年高考化学一模试题鲁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2013年高考化学一模试题鲁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2013年高考化学一模试题鲁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2013年高考化学一模试题鲁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2013年高考化学一模试题鲁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2013年高考化学一模试题鲁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2013年高考化学一模试题鲁科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山东省临沂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2分。)1(3分)(2013临沂一模)化学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或石灰乳反应得到的含氯化合物都具有漂白性C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D蒸馏“地沟油”可以获得汽油考点:绿色化学;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硅和二氧化硅;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根据“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B根据次氯酸盐具有漂白性,氯化物无漂白性

2、;C根据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以及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D根据“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而汽油是烃的混合物解答:解:A“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不是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故A错误;B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或石灰乳反应得到的含氯化合物有氯化物、次氯酸盐,次氯酸盐具有漂白性,氯化物无漂白性,故B错误;C二氧化硅能用于制光导纤维、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所以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故C正确;D“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而汽油是烃的混合物,所含元素的种类不同,所以不能通过蒸馏“地沟油”可以获得汽油,故D错误;故选C

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而汽油是烃的混合物,难度中等2(3分)(2013临沂一模)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棉花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产物相同B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均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乙酸乙酯和油脂互为同系物D甲烷和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甲烷的化学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苯的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淀粉的性质和用途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棉花中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多糖;B苯能萃取溴,乙烯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C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CH2基团的化合物互称

4、为同系物;D烷烃、醇或羧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解答:解:A棉花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所以水解产物不同,故A错误;B苯使溴水褪色,产生萃取现象,属于物理变化,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乙酸乙酯和油脂的结构不同,所以不属于同系物,故C错误;D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乙醇能与浓HBr发生取代反应,则甲烷和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及基本概念,易错选项是B,注意苯、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原因,为易错点3(3分)(2013临沂一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化学反应无法生成新的同位素B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

5、一定增大C盐酸、氢氧化铁胶体、汽油、橡胶均为混合物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同位素及其应用;混合物和纯净物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通过化学反应能生成新的分子不能生成新的原子;B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正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C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解答:解:A通过化学反应不能生成新的原子,所以不能生成新的同位素,故A正确;B如果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正反应速率降低,故B错误;C盐酸、氢氧化铁胶体、汽油、橡胶的成分不是一种物质,所以是混合物,故C正确;D酸性氧化物和碱

6、反应或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都生成盐和水,但都不是酸碱中和反应,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明确基本概念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4(3分)(2013临沂一模)下列操作或仪器的选用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备氨气B铁的析氢腐蚀C配置稀硫酸溶液D氯化氢的尾气吸收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氨的实验室制法;尾气处理装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固固加热制取氨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B食盐水为中性溶液,发生吸氧腐蚀;C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D导管与水直接接触,不能起防止倒吸的作用解答:解:A固固加热制取氨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反应原理与图中

7、装置一致,故A正确;B食盐水为中性溶液,发生吸氧腐蚀,酸性溶液中发生析氢腐蚀,故B错误;C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稀释应在烧杯中,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C错误;D导管与水直接接触,不能起防止倒吸的作用,可将苯改为四氯化碳来防止倒吸,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气体的制取、电化学腐蚀、溶液的配制、防倒吸装置等,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5(3分)(2013临沂一模)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A存放浓硝酸时,使用带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B酸碱中和滴定时,若未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对测定结果无影响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D

8、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考点:化学试剂的存放;过滤;分液和萃取;中和滴定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易挥发的药品应存放在棕色瓶中;B酸碱中和滴定中,c(待测)=分析是否对V(标准)有影响;C萃取实验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D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解答:解:A浓硝酸易挥发,且不和玻璃反应,浓硝酸能促进橡胶、塑料的老化,所以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故A正确;B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对实验无影响,故C正确;C溴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苯中的溶解度,苯的密度小于水,且和水不互溶、不反应

9、,所以苯和水混合时,苯在上方水在下方,所以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C正确;D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否则易溅出液体或弄坏滤纸,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试剂的存放、基本实验操作,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C,明确酸碱中和滴定中滴定管、锥形瓶是否需要润洗,为易错点6(3分)(2013临沂一模)下列对有关物质性质的分析正确的是()ANa久置于空气中,可以和空气中的有关物质反应,最终生成NaHCO3B在高温下用氢气还原MgCl2可制取金属镁C实验测得NH4HCO3溶液显碱性,CH3COONH4溶液显中性,说明酸性CH3COOHH2CO3DN2的化学性质通常非常稳定,但在

10、放电条件下可以与O2应生成NO2考点:钠的化学性质;盐类水解的原理;氮气的化学性质;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钠久置于空气中最终生成碳酸钠;B活泼金属采用电解其熔融盐的方法冶炼;C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判断酸、碱的相对强弱;D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解答:解:ANa的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a2O,Na2O易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2生成Na2CO3xH2O,Na2CO3xH2O风化脱水生成Na2CO3,故A错误;B镁是活泼金属,应该采用电解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镁,故B错误;CNH4HCO3溶液显碱性,说明一

11、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大于碳酸的电离程度,CH3COONH4溶液显中性说明醋酸的电离浓度等于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所以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碳酸的电离程度,故C正确;D氮气的化学性质通常非常稳定,但在放电条件下可以与O2应生成NO,但一氧化氮不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二氧化氮,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钠和氮气的性质、电解质强弱的判断及金属的冶炼,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A,注意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及最终产物,为易错点7(3分)(2013临沂一模)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L层上的电子数为奇数的原子一定是主族元素的原子B周期表中的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其单质的还原性逐渐

12、增强,熔沸点逐渐升高C化学键的形成一定伴随着电子的转移和能量变化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L层上的电子数为奇数,L层未排满电子,则该元素处于第二周期;B碱金属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其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离子半径增大,金属键减弱,金属键越弱熔沸点越低;C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不存在电子转移;D过渡元素包含副族元素与第族元素解答:解:AL层上的电子数为奇数,L层未排满电子,则该元素处于第二周期,一定为主族元素,故A正确;B碱金属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其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离子半径增大,金属

13、键减弱,金属键越弱熔沸点越低,金属的熔沸点之间降低,故B错误;C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不存在电子转移,故C错误;D过渡元素包含副族元素与第族元素,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为半导体元素,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等,难度不大,C选项为易错点,注意特殊反应8(3分)(2013临沂一模)如图是某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B装置内发生的反应有化合、分解、置换和氧化还原反应C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2SO2+2CaCO3+O22CaSO4+2CO2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废气处理是否达标考点:二氧化硫的污染

14、及治理专题:氧族元素分析:A、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B、碳酸钙受热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二氧化硫与石灰水反应生成CaSO3和CaSO4是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C、根据反应过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易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解答:解:A、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经过处理后能减少酸雨的形成,故A正确;B、碳酸钙受热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二氧化硫与石灰水反应生成CaSO3和CaSO4是中和反应、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但没有置换反应,故B错误;C、整个过程中,二氧化硫与碳酸钙和氧气反应生成了硫酸钙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式可表示为2SO2+2CaCO3+O2=2CaSO4+2CO2,故C正确;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易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废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