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034181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秋四川省泸县第一中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同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不是同一个概念。所谓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传统社会的文化,它们是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那一部分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传统文化背后的那个精神连接链,才是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看不见的,它充溢流淌在不同民族

2、的从古到今的人们的精神血液中。 传统不是凝固的沉淀物,而是松散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承载着历史的惰性力而又不随顺时俗俯仰,是它天然生就的品格。但当异质文化之水悄然进入这条河流的时候,日积月累的结果,经过相遇相熟到彼此吸收溶解的过程,固有的传统会因之增加或减少,直至发生变异。此时,传统更新的历史时刻就来到了。但更新不是废弃自我主体,而是在旧传统中增加了新养分和新资源。所以陈寅恪先生说,即使吸收西方的思想,也不应忘记本民族的历史地位。 儒家学说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大传统,由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以来的佛教文化特别是禅宗思想的融入,产生了宋明理学,这是不同于先秦两汉儒学的新形态,思想史家称之为新儒学。陈寅恪高

3、度评价这一文化融会和思想合流的现象。而儒家思想吸收道教的思想,以及道教吸收儒家和佛教的思想,在唐以后更日趋明显,终于形成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历史奇观。追其原由,主要是居于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同时这也就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东汉的佛法东传和明代的耶教来华,同为中华文化这一品格的见证;而汉唐两世的繁荣昌盛,则为中华文化这一精神品格提供了历史范例。所以王国维的咏史遥忆唐代的开放繁荣,写下这样两句诗:“远人尽有如归乐,知是唐家全盛时。”清朝的道光、咸丰以后的历史,所提供的则是这种精神旨趣反向的历史见证。 传统是从过去流淌到现今的精神河流,每个人都不自觉地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可是历史的一定时期,

4、社会的精英人物一起站出来反传统,并且形成社会的潮流,传统也会因之发生断层。但时过境迁,人们又会自我反思,由反传统转变为自觉地接续传统。近一百年以来的中国,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现在又到了需要自觉地接续传统和让传统成为当代文化与社会建构的有益养分的历史时期。 传统是通过各个历史时期创造出来的文化典范来承载和传承的。文本经典和典范性的文化遗存里面集中藏有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密码,文本经典的诵习和文物遗存的熏陶,不失为现代人接受和连接传统的有效方式。和传统的因子连接紧密的大文化人,包括大艺术家、大文学家、大哲学家、大学者,他们所具有的德范与风义,和他们才华卓具的独创性的艺文杰作,能够起到为青年人提供精神

5、楷模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艺文人物和他们的创造物,都能达致这一境界,那些没有传统文化的根基,只靠猎奇和追求时尚的作者不足语此。 (摘自刘梦溪看不见的传统,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有松散而又相对稳定的结构,固有传统会因与异质文化交融发生变化。 B.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的品格,是形成“三教合一”历史奇观的主要原因。 C.反传统的社会潮流会让传统发生断层,但这些人最终都会自觉接续传统。 D.和传统因子紧密连接的大文化人,其德范风义能为青年人提供精神楷模。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运用对比论证,明确了传统文化和文化

6、传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B.新儒学的产生过程,证明了传统更新是在旧传统中增加新养分、新资源的观点。 C.文章引用王国维咏史中的诗句,肯定了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精神品格。 D.文章层层深入,阐述了中国当代社会自觉接续传统的必要性和有效方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传统是看不见的,传统文化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是两者的最大区别。 B.汉唐是中华文化包容性品格的历史范例,其他朝代则不具备这一精神品格。 C.文化典范里集中藏有文化传统的密码,学习文化典范,就能传承文化传统。 D.当下社会,要自觉接续传统,吸收其有益养分,但不能自我封闭,与世界脱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

7、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船家 相裕亭盐河里船家有两种:一是以船为家,老少几代人,吃喝拉极暗都在船上他们以捕鱼运货为生,常年漂泊在盐河里;另一种则是盐河码头上叫得响、玩得转的商贾大户们,他们自家有船,但不玩船,船只粗出去,坐享其成。傅浩迟就属于后一种他家中有九条大船,且有船坞在盐河口。所谓船坞,就是修补船只的地方。每年春秋两季傅家跑南洋的大船进港后,直接开进傅家船坞。船坞里的能工巧匠们给远航回来的船只上棚、打捻、猪漏、换板,最后再上油刷漆将开进船坞来的船,修得像新船一般。傅浩迟把他的船坞称为大后方。这是傅浩迟的精明之举,也是养船人家必备的。你想嘛,他傅家有那么多大船,倘若没

8、有自家的船坞,船上修个扶手,换块板子,堵个舱眼,都要求木工找匠人,一则麻烦,再便是数目可观的费用,可要白白地流入外人的腰包。傅浩迟请来南洋有名的木匠,外号“大铜锤”“小铜锤”俩兄弟,在他的船坞里做大师傅、二师傅。名声传出以后,南来北往的船只,只要在盐河码头停靠的,都要来傅家船坞请大师傅或二师傅去修补修补,他们兄弟各领一班人马这自然帮傅家赚了钱。他们的待遇,傅浩迟有言在先,他傅家人吃肉,不叫他们兄弟喝汤。每年的薪水,年底一次结清,也可以放在船坞里利滚利地涨。这一年,秋风乍起。傅浩迟一场伤寒过后,卧床不起,汤水不进,等家里人把傅浩迟唯一的宝贝儿子傅小迟从赌局里找出来时,老东家傅浩迟已经两眼发呆,无

9、力言辞。临终时,傅浩迟瞪着两只吓人的大眼睛,告诫儿子:去手,持家。去手,是劝儿子戒赌。傅浩迟料定,要让儿子傅小迟戒赌,除非砍断他的双手,否则,只怕没有救了! 傅浩迟在盐河码头摸爬滚打一辈子,中年事业有成时,喜得傅小迟这么个宝贝儿子,自小对他放纵了管教,等儿子的个头蹿上来,想教他勤俭持家,晚了!那小子染上了不少坏毛病。其中,最头痛的就是赌。为此,傅浩迟动用家法打过,骂过,无济于事。酒桌上,傅浩迟不止一次抹着泪水跟两位南洋来的兄弟说出掏心窝子的话:“我这个家,迟早要毁在那个败家子手里。”果然傅浩迟死后不久,傅小迟耐不住手痒,几次到船坞找两位南洋大师傅,想把他们平时修船、补船的那点数全碎银抠去赌。两

10、位南洋兄弟拿出老东家的遗训教导他,傅小迟不听。人家一来气,干脆,搁摊子,走人。那时间,傅家跑南洋的船队尚未回来,家中的积蓄为老东家大办丧事,花费已空,两位南洋兄弟合起伙来,要一次结清放在傅家利滚利涨的几年薪水。少东家百般挽留,可人家去意已决。无奈何,少东家典当掉九间西屋,打发走了两位南洋兄弟。回过头来再盘家底,不禁又是一头冷汗!父亲留给他的,除了九条漂泊在南洋的大船尚未回来,就是一册入不敷出的账本。大家庭里,每日的开销已经捉襟见肘。两位南洋大师傅罢工后,整个船坞陷入瘫痪,船坞里好多木工,一看领头的走了,也都纷纷讨工钱走人。末了,一个响当当的傅家船坞,不得不关门。紧接着,与傅家船坞有关的债主纷纷

11、登门讨要木料钱、树油钱、铁钉款等。更为精糕的是,傅家下南洋的船队,听说少东家不理家务,当年以没有捕到鱼为幌子,竟然漂在南洋,不回来了。少东家在困境中度日月。这时间,他已经没有心思进赌场了,面对摇摇欲坠的大家庭,抓耳挠腮。他辞掉了部分家仆,并用这笔节省下来的薪水重新聘来木工师傅,一板一钉地拾起父亲传给他的傅家船坞,紧接着又把临街的几间青砖灰瓦的旧房加以改造,办起了杂货铺。等到他手头一天天好转时,当年罢工不干的两位南洋大师傅,领着傅家船队,浩浩荡荡地打南洋回来了。直到这时,少东家才知道,两位南洋兄弟,当初并非真是罢工不干,而是连照老东家的遗嘱。到南洋去跟着船队做事。老东家料定,只有这样,才能给少东

12、家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开篇介绍了盐河里的两种船家,既交待了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使小说带有浓郁的行业特色,又自然引出了下文的情节。B.小说中“这一年,秋风乍起”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清冷、萧瑟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傅浩迟及傅家命运的即将变化,含蓄蕴藉。C.傅浩迟建有自家船坞。既方便自家修船,又能赚钱,这体现了他的精明。但如此精明之人却在教育儿子问题上始终无技可施。D.小说结尾才揭开两位南洋兄弟当初离开傅家船坞之谜,这使情节的发展具有跌宕之美,正是作者安排情节的独运匠心之处。5.傅家船坞请来的南洋木匠兄弟在小说中有何

13、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 6.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却能给读者多方面的启示,请根据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近二十多年来,中小学课外付费补习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其主要任务就是在课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补差、培优”,以便他们能在升学考试中获得竞争优势。优质高中和大学的资源分布均衡度不一,供给也相对有限,而学生个体需求和发展水平又是多样化的。一些学生家庭,在正规小学、初中或者高中教育难以满足孩子个性化需求时,就力求借助付费的课外补习教育以求子女能够成功进入好的中学与大学。在现代社会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

14、,教育被当作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服务产业。教育行业蕴含着无限的商机,课外辅导机构呈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态势。在我国,儒家思想中重视教有、积极向学、注重纸笔考试的文化传统,为课外补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毋庸讳言的是,有的学生因为课外补习会在学校课堂上睡觉,还有学生因为提前补习相关课程,导致教师正常教学进度受到影响;由于课外时间大部分用于各种补习,学生的业余时间受到压缩,影响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基于学校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和教师职业伦理责任考虑,目前政府层面已明令禁止正规学校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另外,政府可以发挥办学质量较好的课外补习教育机构的作用,通过提供补习券、补习津贴等公共服务方式,帮助农村和低收入家庭子女等弱势群体,接受质量较高的免费或者低费用的课外辅导。这方面国外有成功案例,如韩国实施的“放学后教育计划”以及通过卫星电视和广播放送等方式提供的补习课程,还有西班牙2001年开始实施的“地区教育补偿计划”等等。某种程度上,课外补习教育可以被看成是正规学校教育办学质量的影子或者镜子,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正规学校教育服务质量的值得改进之处,进而得以更好发挥学校正规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摘编自刘消华课外补习:禁与疏、利与弊之辩,2018年2月3日光明日报)材料二:我国学生家庭参与校外教育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