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现场流行病学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5020268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PPT 页数:169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现场流行病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课件:现场流行病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课件:现场流行病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课件:现场流行病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课件:现场流行病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现场流行病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现场流行病学(1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现 场 流 行 病 学,流行病学调查的意义和重要性,有助于全面了解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状况,评价流行形势,深入认识其危害性 有助于宏观地把握突发事件流行特征,提供预防和应对科学依据,有助于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预防策略、援救措施和应对预案,提高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有助于动态观察各个地区发生频率和处理情况,评价防治水平,案 例,地点:河北唐山近郊某镇 事件:大棚蔬菜种植户(1.8户,近12万人)恶性肿瘤高发,明显比非大棚种植业人群高,且有家庭聚集现象。,问 题,从事大棚菜种植业的人群肿瘤发生率高于其他人群的现象,目前未见报道。您认为这是否为新的公共卫生问题? 应如何开展此

2、事件的调查? 列出主要的预防措施?,发生人群:劳动力为主,性别差别不显著 主要疾病:肝癌、肺癌 现场调查: # 大棚蔬菜种植有近20年历史; # 密闭大棚,保温以燃烧烟煤为主; # 大棚空气质量极差,CO、SO2、NO严重超标; # 经常使用杀虫剂、植物生长激素等; # 大棚内平均暴露时间:7300小时(约300天),第一节 概 述,一、现场流行病学定义,是应用流行病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发生在现场人群中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实施预防和控制,并进行效果评价,以保护和增进群体健康的学科。,现场流行病学的诠释,是用于调查和解决现场实际发生的、各种公共卫生问题的方法学; 强调流行病学方法和其他

3、学科方法的组合; 提倡公共卫生的大团队,而不仅仅是流行病学调查小组; 从产出的角度讲,强调疾病控制的效果和防治对策建议,而不仅仅是调查报告。,二、现场流行病学的特点,以疾病现象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作为研究的起点; 对比是其研究方法的核心,通过对比分析从中发现病因线索; 常用频率指标描述疾病的强度; 预防为主;,亲临现场调查; 群体动员; 尽快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可能出现的危害和损失。,三、现场流行病学的目的,预防危害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有计划的工作 一旦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能迅速判断可能原因或影响因素,从而控制疾病或事件发展,减少损失。 应急工作,四、现场流行病学的应用,(一)

4、探究疾病或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原因 1976年美国费城暴发军团病现场调查 大多数患者发病前在旅馆前厅停留1小时 推断与空调系统有关关闭空调 流行逐渐终止 6个月后,才证实病因军团菌,(二)预防和控制疾病或公共卫生事件 的发生和发展,病因预防 主要措施是健康教育 疾病监测 通过长期、主动的调查研究,掌握疾病发展动态、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预防接种 计划免疫、应急接种,(三)对策或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价,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取措施的同时,尽快进行效果评价。 发生率、死亡率、病死率是否降低? 人群健康水平是否提高?,现场流行病学的应用范围,暴发流行的传染病 慢性病的预防 地方病研究 环境污染事件 中毒事件等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实验性流行病学方法,四、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五、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一)应急调查(爆发调查) 找出暴发的原因、来源、传播方式或途径 现场调查提出假设初步措施 评价效果、验证假设完善措施 确认爆发终止,(二)有计划的调查,为确认某事件是否公共卫生问题的现况调查; 为确认已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的原因,而进行的危险因素调查; 针对某已知危险因素,调查其是否会引起公共卫生问题; 针对已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观察其发展趋势而进行的监测调查; 为观察某干预因素而进行的评估调查。,第二节 疾 病 分 布,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人群现象,是描述疾病

6、事件(发病、患病、死亡等) 在什么时间发生 (时间) 在什么地区发生 (空间) 在哪些人群中发生(人间) 及发生多少的现象 简称“三间分布”,引 言,发病频率测量指标,一 、疾病频率测量,患病频率测量指标,死亡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 罹患率 续发率,(一)发病指标,发病率,定义 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 K K=100%,1000/千,或10000/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分子与分母的确定,分子 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 分母 指观察地区内可能发生该病的人群,多用该地区该时间内的平均人口数 该年7月1日0时人口代替 (年初人口数年

7、终人口数)2,描述疾病分布 提出病因假说,探索可能的病因 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疾病监测资料,应 用,罹患率,定义 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 应用 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 食物中毒 传染病 职业中毒等暴发,续发率(二代发病率),定义 在某种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即续发病例)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续发率100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应 用,常用于家庭、集体宿舍或幼儿园的班组发生传染病时的流行病学调查。 反映传染病传染力强弱的指标 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 评价卫生防疫措施的效果,患病率 感染率,

8、(二)患病指标,患病率(现患率),定义 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时点患病率 按观察时间 期间患病率,某一时点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 时点患病率= K 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数) 某观察期间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期间患病率= K 同期的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 K=100%,1000/千,或10000/万,影响因素,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关系,患病率,死亡,恢复,发病率,应 用,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流行情况 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程度 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现况调查的常用指标,感染率,定义 在调查时受检查的人群中,

9、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感染率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00% 应 用 评价人群健康状况 研究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流行态势和分析防治工作的效果 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死亡率,病死率 生存率,(三)死亡指标,死亡率,定义 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口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 死亡率= K 同期平均人口数 K=100%,1000,或10000/万,粗死亡率 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 死亡专率 按不同特征分别计算的死 亡率,如年龄、性别、职 业、民族、种族、婚姻状 况及病因等。,死亡率,应 用,衡量某一时期,一个地区人口死亡危险性大小 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

10、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水平 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探讨病因和评价防治措施,病死率,定义 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病死率= 100% 同期患某病的人数,应 用,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反映医疗水平 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生存率,定义 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 5 年)后,尚存活病人所占的比例。,应 用,反映疾病的危害程度 评价某种治疗的远期疗效 常用于慢性病研究,散发 暴发 流行,二、 疾病流行的强度,(一)散发,定义 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

11、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 适用于描述范围较大人群某病的流行强度。,散发原因,疾病常年流行或因预防接种使人群维持一定的免疫水平 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 传播机制不易实现的传染病 潜伏期长的传染病,(二)暴 发,定义 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很多症状相似的病人。 传染病 病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如托幼机构的麻疹。 非传染性疾病 如食物中毒,(三)流行,定义 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有时疾病迅速蔓延可跨越省界、国界甚至洲界,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时,称大流行。 如流感、霍乱的世界大流行。,人群分布,时间分布 地区分布,三、疾病分布的

12、形式,疾病分布概念,研究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就是要不断地或经常地收集资料,分析描述这种连续的动态过程,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和不同时间中发生的态势。,何地发病(死亡) 率高/低? 何时发病(死亡) 率高/低? 何人群发病(死亡) 率高/低?,年 龄 性 别 职 业 宗 教 流动人口,(一)人群分布,年龄,年龄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比其他因素的作用都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几乎大部分疾病的发生频率都显著变化,慢性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有增长趋势。 急性传染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有减少趋势。,性 别,疾病的死亡率存在明显性别差异 各年龄别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男女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别,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

13、性别分布图19852001.6,疾病分布出现性别差异的原因,男女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 与两性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内分泌代谢等生物性差异有关 生活方式、嗜好不同,职 业,不同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职业精神紧张,均可导致疾病分布不同。,研究职业与疾病的关系时应考虑,职业分布不同导致感染或暴露于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 暴露机会与劳动环境有关 职业反映劳动者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卫生文化水平 各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不同,流动人口,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高危人群 疫区与非疫区间传染病传播纽带 对传播性传播疾病起不可忽视作用 给儿童计划免疫的落实增加难度,(二)时间分布,短期波动 季节性 周期性

14、长期趋势,短期波动,以日、周、月计数的短期观察数据,短期波动的含义与暴发相近。 暴 发 较小范围 区别 短期波动 较大数量人群,传染病 食用污染食物引起的上海甲型肝炎暴发。 非传染性疾病 1972年710月间上海市桑毛虫皮炎。 1952年12月上旬伦敦大雾仅一周,支气管炎的死亡人数就较前一周超出9.3倍,全部死亡高出2.6倍。 自然灾害及人为造成的环境污染,季节性,定义 指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 严格的季节性:虫媒传播疾病,如乙脑 季节性升高:呼吸道、肠道传染病,图2-12 北京地区心急梗死发病人数按月分布,季节性升高原因,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受气候影响 媒介昆虫季节消长均受到

15、温度、湿度、雨量的影响 与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家畜的生长繁殖等有关 受生活方式、生产、劳动条件及医疗卫生水平变化等影响 与人们的暴露机会及人群易感性有关,周期性,定义 指某些疾病每隔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发生一次流行的现象。 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改变疾病的周期性规律。 如:麻疹在疫苗普及前,我国大中城市每隔1年流行一次,1965年普种后,其周期性规律已不存在。,长期趋势(长期变异),定义 对疾病动态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探讨疾病的病原体、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等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图2-14,美国几种疾病长期变化的趋势(19001973),疾病在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

16、分布,疾病的城乡分布 疾病的地区聚集性,(三)地区分布,世界上第一张分析疾病流行专题地图,1854年伦敦 流行霍乱,伦敦宽街霍乱,1854年秋,伦敦宽街暴发霍乱,10天内死亡500多人; 据1853年统计,过去几次霍乱流行时,该街区虽有流行,但远比其他街区轻; 英国医师John Snow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霍乱的人群现象、地区差异等情况;,发现两个不同供水公司的供水区霍乱死亡率相差悬殊(5.0 0.9 ); 将死亡病例标在地图上,发现死亡病例集中在宽街水井周围; 提出霍乱暴发发与宽街供水站的水井有关; 进一步调查发现:该水井被附近一下水道污染; 经封闭该水井,暴发即告终止,另外,Snow还据此推断:该病源体存在于肠道,随粪便排出,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