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mba文档)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61563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mba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济学(mba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济学(mba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济学(mba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济学(mba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mba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mba文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 经济学的英语Economics是由希腊文 oikos而来,意思是家庭、家族、财产权(family, household, estate)以及 nomos, 或法律(custom, law)组成,从逐字上来看是指家族管理(household management)或是政府的管理。 经济学的起源“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近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在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观点是:政治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三位一体,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说道: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学科曾经认为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经济学分类 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宏观经济学、中观经

2、济学、微观经济学。 从历史发展来看:家庭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从政府参与经济发展的方式看: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从经济的主体来看:政府经济(又称公共经济或公共部门经济)、非政府经济(包括企业经济等)。 从经济的研究对象来看:金融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等。 经济学研究对象1由于经济思想和学说受社会、历史、阶级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必然随着历史时代的更迭而发生变化。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其研究对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8种。 1 财富说。 财富说是一种年代最早、历史最长,持有人数最多的经济学对象理论。A古希腊罗马学者的经济思想到新古典经济学以前的多数经济学家都有这种对象理论。古希腊罗马的思想家

3、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通篇都是研究家庭财富及其增长问胚。重商主义者对研究财富的热情,超过了他们的先辈。他们以财富为中心研究了财富的形式(金银)、产生(流通领域)和增长途径(开采金银和对外贸易)等问题。 古典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对象也多为财富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著作中,把如何增加国家税收,如何增加国家财富作为研究对象,在他的(赋税论)中提出了“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的著名论断。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是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以及财富增长之道的。大卫-李嘉图遵循斯密的财富对象理论,但特别重视财富的分配问题,他把财富的分配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法国经济

4、学家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也指出,政治经挤学是“阐明财富怎样生产、分配与消费”的科学。据此,他把政治经济学分成生产、分配和消费三大部分加以论述,创立了三分法。詹姆士穆勒在他的中指出,理论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为满足其欲望而展开其预筹活动的条件。庞巴维克和维塞尔依然都把人的欲望及其满足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杰文斯也指出,经济学为人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学。 4、人与财富综合说。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是财富科学的说法遭到异议,研究人的定义难以自圆其说的情况下,综合了各种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经济学一方面是一种研究财富的科学,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

5、面,是研究人的学科的一部分。 5、人类选择行为说。 1932年,罗宾斯总结许多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学概念的共同实质,在中,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经济学定义:“经济学是 门研究目的与具有可供选择的用途的稀少手段之间关系的人类行为科学”。这就说明了,经济学的产生就在于人类无尽的欲望与物品稀少性的矛盾。希克斯的中,也更为明确地显示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选择的科学。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也写道,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的科学。 6、宏观经济行为说。 宏观经济行为说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代表。凯恩斯革命以前的经济学多是分析微观经济行为如研究单个消费品、个别市场或个别企业

6、、个别行业的经济行为,多属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而凯恩斯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上,从微观经济行为分析转向宏观经济行为分析凯恩斯强调的是国民收入、总就业、总需求、总供给等总量研究,着重强调的“是整个经济体系,如何使该体系中之全部资源达到最适度就业”。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7、微观经济行为与宏观研究合流说。 为弥补凯恩斯经济学只着重宏观经济分析,忽视微观经济分析的缺陷,当代一些经济学家,把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与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结台起来。他们以稀缺法则为起点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微观经济学以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因为资源是稀缺的要对稀缺的资源

7、配置;宏观经济学以资源利用为研究对象,因为在资源配置中会有资源的不台理利用,出现资源闲置或浪费问题,对稀缺资源的合理利用,就需要国家干预。而资源配置和利用又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模式和方式,这就涉及到经济体制问题。当代不少经济学者主张建立混合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既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自由市场经济,又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宏观控制的经济。综上所述,经济学的定义应该是研究在一定经济体制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该定义涉及四个问题:一是稀缺资源,这是经济学产生的基础和研究的出发点;二是资源配置,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是资源利用,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四是经济体制,因为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

8、是宏观经济学都涉及到经济体制问题。 8、广义对象说。 广义对象论有两种观点:(1)横向分析法。该观点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理论、经济问题、经济政策的科学。它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经济理论、经济问题、经济政策三个方面。(2)纵横分析法。该观点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六个方面,即渊源、流派、理论、方法、问题、政策。 我国经济学研究对象11、生产关系说。 我国的政治经济学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部分其研究对象为生产关系及其规律。 资本主义部分以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为基本内容,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社会主义部分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带有资本主义部分模拟、政策汇编的痕

9、迹。 2、生产力说。 我国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对象应放在研究生产力上。经济学家熊映悟教授在(生产力经济学中认为自有阶级社会以来,劳动阶级有两大特征:一是政治上无权;二是经济上贫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做了国家的主人,已经解决了政治上无权问题,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上的贫困和落后,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发展生产力。因此,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是生产力及其规律。 3、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混合说。 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孤立的,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力也必须联系生产关系,不过在经济学的不同部分,其侧重点不同。资本主义部分侧重于研究生产关系,社会主义部分侧重于研究生产力。

10、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在我国陆续出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书。这些书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原因、途径、市场机制、市场体系、市场规律等。 5、中西结合说。 这是一种试图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溶为一体的对象理论。该观点认为,所谓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分是不敢恭维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于西方,没有西方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便不会产生;另一方面,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并不是资本

11、主义的专利,而是人类社会共创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有吸收当代优秀的经济理论才能丰富和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的经济学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概括当今人类优秀的经济理论成果,综合出一门新的基础理论经济学来。 6、“中特”说。 “中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是革命的经济学,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当今中国改革的经济学、建设的经济学。因此,中国的经济学要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研究对象。 经济学学科分支JEL分类系统 JEL分类系统,是美国经济学会经济文献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Li

12、terature)所创立的对经济学文献的主题分类系统,并被现代西方经济学界广泛采用。该分类方法主要采用开头的一个英文字母与随后的两位阿拉伯数字一起对经济学各部类进行“辞书式”编码分类。 例如,C71为“C:数理和数量方法”类中,“C7博弈论与讨价还价理论”中的有关“C71:合作博弈”的内容。 A: 经济学总论和教学 (General Economics and Teaching) B: 经济学思想流派和方法论 (Schools of Economic Thought and Methodology) C: 数理和数量方法 (Mathematical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D: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E: 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and Monetary Economics) F: 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G: 金融经济学 (Financial Economics) H: 公共经济学 (Public Economics) I: 卫生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