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远离毒培训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84907548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珍爱生命,远离毒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珍爱生命,远离毒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珍爱生命,远离毒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珍爱生命,远离毒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珍爱生命,远离毒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珍爱生命,远离毒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珍爱生命,远离毒培训(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毒品预防教育,主讲教师:王廷兵,话题一: 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意义,国内毒品形势的迫切需要 法律法规政策的明确要求,国内毒品形势的迫切需要,吸毒人群覆盖各个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各个社会职业群体,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滥用合成毒品问题突出,吸毒人员低龄化趋势明显,其中不满18岁的有4.3万名,占1.8%;18岁到35岁的有142.2万名,占60.6%。2015年,全国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员19.4万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数量占被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员总数的61.3%。,用数据说话,截至2015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34.5万名(不含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死亡人数和离境人数),其中,滥用海洛因等阿片类毒

2、品人员98万名,占41.8%;滥用合成毒品人员134万名,占57.1%,滥用其他毒品人员2.5万名,占1.1%;被查获一次且无戒毒史的偶吸人员106.9万名,复吸(成瘾)人员127.6万名,分别占45.6%和54.4%;男性200.7万名,女性33.8万名,分别占85.6%和14.4%。,查获吸毒人员数量上升。2015年,全国共查处有吸毒行为人员106.2万人次,其中新发现吸毒人员53.1万名,同比分别上升20%和14.6%。在新发现的53.1万名吸毒人员中,滥用阿片类毒品人员占17.4%,其中滥用海洛因人员占14.6%;滥用合成毒品人员占80.5%,其中滥用冰毒等苯丙胺人员占73.2%; 滥

3、用其他毒品人员占2.1%。 吸毒人员低龄化特征突出。在全国现有234.5万名吸毒人员中,不满18岁的有4.3万名,占1.8%;18岁到35岁的有142.2万名,占60.6%;36岁到59岁的有87万名,占37.1%;60岁以上的有1.1万名,占0.5%。,法律、法规政策的明确要求,禁毒法:禁毒方针的明确要求 第四条规定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禁毒工作方针。 禁毒法第二章:禁毒宣传教育,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6.27工程”规定20项任务:,1.落实毒品预防专题教育课时(小五至高二至少1课时) 2.建立毒品预防教育师资队伍(教师培训内容、基

4、地、辅导员) 3.丰富学校毒品预防教育资料(专题片、课件、地方教材) 4.将就业青年毒品预防教育列入职业培训范围 5.落实城市社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责任 6.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和外出务工青年毒品预防教育 7.建设禁毒教育基地(国家级1,省级32,三百万人口以上城市1) 8.建立网络上禁毒展览馆(国家禁毒数字展览馆、中国禁毒微信) 9.开展禁毒直观教育 10.组织禁毒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禁毒夏令营、志愿者进家庭社区),11.重视家庭禁毒宣传教育(无家庭、家长学校、妇女之家) 12.营造浓厚的禁毒舆论氛围(媒体宣传、公益广告、禁毒警示标语) 13.建立青少年涉毒问题日常监测制度 14.制定学生涉

5、毒事件处置预案 15.做好涉毒青少年帮教保护工作(心理干预、一对一服务、数据库) 16.健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队伍 17.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18.建立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9.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效果评估 20.建立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责任追究制度,小学,了解毒品危害的简单知识, 远离毒品危害,初中,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拒绝毒品诱惑,高中,学会自我保护,培养禁毒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发现可疑情况能及时报告,话题二: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目标,大学,培养强烈社会责任感,投身全民禁毒防控体系中,小学,综合辨别毒品和识别毒品的能力,初中,了解我国毒品的历史及青少年吸

6、毒的原因,高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优良品质,拒绝烟酒,话题三: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重点,大学,传授知识应该有拓展,多讨论,少说教,初中生应该: 知道毒品的概念,能识别常见毒品 进一步了解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知道吸毒是违法,走私、贩卖、制造、运输毒品是犯罪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惩处 学会一些拒绝毒品的方法,能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害 能判断生活中毒品可能使用的情况,并果断予以拒绝,高中生应该: 懂得选择毒品就是自我毁灭,学会对毒品说“不” 了解当前禁毒工作面临的形势,增强禁毒意识 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禁毒宣传活动实践,话题四:关于毒品,1、毒品的概念 2、毒品的种类 3、毒品的危害

7、(对个人和社会) 4、毒品的违法性 5、染毒的原因 6、拒毒的方法,1、毒品的概念,什么是毒品 毒品既可以从广义上泛指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化学物质、毒物、毒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特指被人类当做嗜好品所滥用的功能性药物,多为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因滥用这类药品会害身心健康,所以中文称之为毒品。,基本的简介 毒品一般是指使人形成瘾癖的药物,这里的药物一词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指吸毒者滥用的鸦片、海洛因、冰毒等,还包括具有依赖性的天然植物、烟、酒和溶剂等,与医疗用药物是不同的概念。,主要产地,南美洲、中东、阿富汗、及东南亚的金三角(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于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

8、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长期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使“金三角”闻名于世。,2、毒品的种类 从毒品的来源看,可分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三大类。天然毒品是直接从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品,如鸦片。半合成毒品是由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得,如海洛因。合成毒品是完全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造,如冰毒。 从毒品对人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等。抑制剂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和放松作用,如鸦片类。兴奋剂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如苯丙胺类。致幻剂能使人产生幻觉,导致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如麦司卡林。,从毒品的自然属性看,可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醉药品

9、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品,如鸦片类。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如苯丙胺类。 从毒品流行的时间顺序看,可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传统毒品一般指鸦片、海洛因等阿片类流行较早的毒品。新型毒品是相对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冰毒、摇头丸等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在我国主要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在歌舞娱乐场所中流行。,2、你知道有哪些毒品?,鸦片,摇头丸,3、毒品的危害性,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

10、病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吸毒对身心的危害,(2) 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吸毒对身心的危害,(3) 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 的艾滋病

11、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砍杀亲人) (2)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毒驾),小结: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一、静脉注

12、射毒品 1、静脉注射阿片类毒品的危害最大,后果严重而且是多方面的:不洁注射导致感染各种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破伤风、败血病、横断性脊髓炎,并极易传染乙肝、丙肝等血清型肝炎。不洁注射是传播艾滋病毒的重要途径。 2、注射阿片类毒品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直接和全面的损害。静脉注射毒品,最容易引发吸毒过量死亡,国内外大量的统计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二、肌肉或皮下注射毒品,注射部位的皮肤可能出现脓肿、感染、色素沉着、疤痕硬结等症状。,三、通过呼吸道途径吸食毒品,是指毒品加温后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吸食方式。长期吸食对呼吸道系统造成恶性刺激,轻者易患气管炎,重者导致肺炎、肺气肿和肺癌。,4、毒品的违法性,

13、毒品包括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这两类物品都具有双重性:使用得当,可以缓解病痛,治疗疾病;使用不当或滥用,则使人产生药物依赖性,损害身体健康。 因此,为防止滥用这些药品,国家通过颁布法规,对这类药品的制造、运输、销售、使用以及原植物的种植,都作了严格规定。凡违反有关法规,用于非医疗、科研目的而制造、运输、贩卖、走私、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时,这些药品即属于毒品;反之,则是药品。,5、染毒的原因,无知好奇:好奇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但他们对事物缺乏全面的认识,防范及判断是非的能力也比较差。一项调查表明,在青少年吸毒者中,80%以上是在不知道毒品危害的情况下吸毒成瘾的。抱着“找一下吸毒的感觉”、“抽着玩

14、玩”、“尝尝新鲜”、“我只想知道吸毒是怎么回事、“吸一口不要紧”等心态,在毒品面前放任自己的好奇心,就好比在悬崖边抬脚试崖底有多深一样危险。,5、染毒的原因,上当受骗:有不少青少年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毒贩诱骗而吸毒的。毒品贩子为了掩人耳目,同时为了“以贩养吸”,往往设下一些陷阱拉人下水。这些陷阱有花言巧语、请客吃饭、诱骗服用掺有毒品的食物、饮料等。 追求享乐 :有些青少年认为吸毒时髦、气派,是高档消费和富有的象征。他们不知道再有什么能满足个人享受了,带着“好吃的也吃过了,好玩的也玩过了,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只要有卖的,只要能吃的,差不多都见识了,得,抽就抽点儿吧,也不枉来世上一遭”的

15、念头尝试毒品。可这一抽上,就把父母辛苦积攒的家业很快抽光,并搭上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5、染毒的原因,逃避现实 :一些青少年由于父母离异、家庭缺少温暖、学习压力大、师生关系紧张、高考受挫以及待业等不顺心的事引起精神苦闷、情绪低落,想以吸毒麻醉自己。这种混沌的心态,只能使自己搭上死亡的快车。 逆反心理 :有些青少年在受到家长忽视、冷落之时,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以企盼得到家长的关注。家长不让他与那些有不良习性的青少年玩儿,他偏要赌气与那些素有劣迹的青少年厮混在一起,一块儿抽烟、喝酒乃至吸毒。,6、青少年拒毒防毒“六不要”,1、在娱乐公共场合不要随便喝陌生人提供的或来历不明的饮料。 2、在压力加大或

16、遇到挫折等时候不要使用一些所谓的提神药物甚至毒品用于减压或解脱痛苦。 3、不听人蛊惑,对心怀不轨的人鼓吹吸毒可以减肥、缓解疲劳等“好处”的话,要明辨真伪,主动抵制,谨防上当。 4、不要因为好奇或受到别人的怂恿就去轻易尝试,要旗帜鲜明地拒绝各类毒品。 5、不要随意进出酒吧、KTV等易染毒场所。 6、不要认为吸食新型毒品是时尚潮流、“很酷”、“很嗨”,不能盲目的崇拜追星,更不能效仿他们沾染毒品。,话题五:专家建议,1、培养不吸烟的良好习惯,杜绝不良嗜好。那些从中学开始吸香烟的人,最容易因好奇而染上吸毒的坏毛病。他们认为,吸烟不算什么,不是许多大人都吸了吗?然而,对于没有鉴别能力的青少年来说,从吸烟到吸毒只有一步之遥,曾有戒毒专家警告说:“吸烟是吸毒者的预备军。“因此,预防吸毒也要从不吸烟开始,自觉养成不吸烟的良好习惯。,2、保持心理防线,切记不要盲从。青少年由于社会阅历很浅,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特别喜欢对同龄人的行为推崇和盲从。许多青少年吸毒者说,我是看到别人吸,我才吸的,他们吸得,我为什么吸不得。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产生尝试毒品的念头,永远同毒品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