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辈教育存在诸多的误区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788600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隔辈教育存在诸多的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隔辈教育存在诸多的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隔辈教育存在诸多的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隔辈教育存在诸多的误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隔辈教育存在诸多的误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隔辈教育存在诸多的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辈教育存在诸多的误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隔辈教育存在诸多的误区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是在祖父母的关爱下成长起来的。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孩子的父母工作繁忙,祖父母们便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全面照看第三代的“现代父母”,兼任“保镖”和“保护伞”。从上学接送到回家检查家庭作业,挨批时替孙子孙女打抱不平,祖父母似乎要把自己因条件限制对第二代关爱不够的愧疚,在第三代身上得以弥补,要把自己退休后的闲暇在照顾孙子孙女中得到充实。另一种是因孩子父母离婚,孩子就全权推给祖父母,这样的祖父母有点类似真正意义上的“再当一次父母”。无论是哪种,老年人带孩子往往弊大于利。这些弊端大多隐藏着,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隐患,也许有一天就会爆发。据学术界的调查证明,隔辈

2、人带孩子,成功率不足30%。老年人付出了一切,为什么收获寥寥呢?在日常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案例,经过专家点评,我们大致可以把隔代教育的误区归纳为下面几种:误区一:溺爱症状:一个暑假,一所小学的某班在校园里举办红领巾活动,不少爷爷奶奶成了主角,那天阳光很猛,爷爷奶奶们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为孩子打伞的责任。相比之下,由父母陪同的孩子,显得独立多了-父母们一般都离孩子远远的,让孩子自己料理一切。后果:一些专家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进行研究,将从小在托儿所、幼儿园长大的孩子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大的孩子进行心理比较,发现他们截然不同。那些在幼儿园长大的小学生群体意识强,适应能力强,社交圈子大,许多事都能自己

3、动手做,胆子大,能吃苦,一般的摔跤、碰伤像没事一样,很小就会过马路等。而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大的学生有的二三年级了,还要老人接送,万事不动手,碰到问题,稍不如意就哭,缺乏应变能力,不合群。专家点评:溺爱是祖辈带孩子的主要问题。老年人出于对第三代的过分疼爱,常常对孩子百依百顺,关怀备至,所以老人带大的孩子一般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也有的老人对孙辈有求必应,只要是孙辈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一律给予满足。这样的孩子往往霸道、一意孤行;还有的老人容易对孩子的缺点“护短”,与孩子的父母教育方法、教育态度不一致。生活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孩子容易形成两面人格,这样的教育必然阻碍孩子独立意识的形

4、成和独立行为的发展。误区二:以经验代替科学症状:一次采访中,偶然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小姑娘,可就是牙齿上长满了黑色的斑点。女孩的母亲埋怨是婆婆把孩子带成了这样。原来,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奶奶都给孩子喝糖水,孩子越喝越爱喝,一来二去,牙齿上就长满了黑斑点。而孩子的奶奶说,“别信书上的说法,小孩子的乳牙反正是要掉的,再长新的不一样白白净净吗?再说了,我小时没吃几块糖,这牙不也掉光了?”后果:一般情况下,年轻人大多趋于理性,而老人趋于感性。年轻人教孩子知识,给孩子买东西、满足孩子的某些要求,大多会考虑这样做是否对孩子的成长有利,会着眼于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而老年人在面对孙辈的时候,往往以

5、经验为主。面对不一致的教育环境,孩子比较容易形成两面人格,对事情没有固定的是非标准。专家点评: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地把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都归结到祖辈们身上,年轻人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存在各种不科学的观念和方法。但比较而言,祖辈们的确更容易靠经验来带孩子。主要原因在于一些祖辈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知识面较窄,接受的又是几十年前的教育,而且祖辈人由于带过几个孩子,很容易觉得自己是“过来人”,“吃的盐比年轻人吃的米都多”。因此,“经验”和“科学”发生冲突就是必然的了。误区三:祖辈世界观隔代传播症状:晓晓是个聪明的女孩子,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是班里学习委员,可最近老师说晓晓的自信心不足,总是唉声叹气的。

6、经过老师和家长的观察和分析,发现晓晓比较自卑,言谈中总是哀叹自己是个女孩子。经一再询问,晓晓才说自己很担心成绩会不好。妈妈问:“你的成绩不是一直很好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晓晓说,听奶奶说,女孩子长大以后会变笨的,而且竞争不过男孩子。因此晓晓总是忧心忡忡,总觉得自己会变笨的。后果:老人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很容易把一些错误的、陈旧的思想观念传播给孙辈,给孩子带来认识上的误区。同时,一些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祖辈们世界观无意中的隔代传播,会增加孩子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接受难度。专家点评:祖辈们虽然经验丰富,但他们的世界观形成于多年以前,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多多少少存在差异

7、。如果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和这样的老人呆在一起,易导致教育上的“脱代”。误区四:往往使孙辈封闭在小环境中症状:张先生说自己的老伴为了带好孙女简直可以说是智慧发挥到了极致,如果用这种精神搞个发明创造什么的肯定行。他说老伴怕孙女磕在桌子角上,把家里所有有棱角的地方都包上了棉花和胶布,还不许孩子到处跑;而张先生的女儿对此有极大的不满,她认为,小孩子就应该蹦蹦跳跳,如果总是封闭在家里,孩子还怎么能成长?一项调查发现,在“您是否鼓励孩子在户外奔跑、跳跃、尽情玩耍”的问题上,祖辈与父辈差异极大。经常鼓励的祖辈只有12%,而父辈却有55%。由于祖辈对孩子采取限制多于引导的“看管方式”,所以孩子的主动交往意识弱。

8、隔代抚养的孩子主动找小朋友玩耍的只有9%,非隔代抚养的孩子则达到24%。后果: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带孩子活动范围大多比年轻人小,而母亲带孩子又往往比父亲带孩子活动范围小,这是和人的生理特点、年龄特点相关的。因为老年人大多生理衰退,喜静懒动,因此,在带孩子时,会有意无意地把孩子圈在家庭的范围内,而且,老年人记忆衰退、思维缓慢等自然衰老的特征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专家点评:儿童时期恰恰是孩子求知欲强、体力和脑力活动充沛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需要给他们合理的智力刺激和动力量。如果把孩子封闭在小环境里,孩子往往容易养成内向、不爱活动的习惯和生活方式。这对孩子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新世纪的爷爷奶奶祖辈参与孙

9、辈教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重视家教的传统美德,是敬老爱幼的体现。的确,中国的爷爷奶奶也特别喜欢参加到幼儿的教育中。但是,现在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却对爷爷奶奶带孙子提出了质疑:爷爷奶奶不会让孩子饿着、碰着,但至于能否将孩子培养成材,心中不免大打折扣。的确,导致父母们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国的隔代教育确实存在一些误区。误区一:溺爱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孩子的减少。祖辈们对孩子更是疼爱有加,他们对第三代过分溺爱,通常对第三代百依百顺,关怀备至,因此,有些由老人带大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有些老人对孙辈们的要求是有求必应,不管合理不合理,一律给予满足;还有些老人容易对孩子的缺点“护短”,与孩子的父母教育方法

10、、态度不一致。之所以出现这几种情况,还是“隔代亲”的“亲”字泛滥,祖辈们对孙辈包办一切,错误体谅,缺点包容,这样必然阻碍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和独立行为的发展。误区二:造成亲子间的隔阂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亲情培养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如果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的亲情就发生转移,把情感转移到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身上。有些父母为了自己的工作、学习,就把子女全权交给自己的父母来照顾,这样的幼儿就或把自己的感情全部转移到了祖辈身上,与祖辈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而与父母却出现了一定的隔阂。这种家庭生活状态是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与成材的。误区三:父母与祖辈教育观念不一致由于祖辈们所处的时代、文化教育水平以及谨严

11、行为方式与现代人的不同,他们容易与年轻的父母间的教育观念发生冲突,这样会使一些孩子觉得有空可钻,形成教育的“防空洞”、“避风港”,这样的话,一方面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影响家庭的和睦。误区四:活动范围封闭,易重静轻动中国的老年人通常认为,孩子小,关在家里是最安全的;同时又受旧时“好孩子”模式的思想束缚;又加上老年人自己的精力有限,对体育活动、户外锻炼较少兴趣,所以他们的眼睛不离孙辈,不准孩子爬树、上山,不许奔跑、跳跃,更不准结伴出游,只允许他们在家玩一些安静的玩具、游戏。这样导致新一代的体能、操作能力都有所减弱,竞争心、自信心下降,同伴交往能力较差。误区五:易重物质轻精神在培养第三代

12、时,祖辈们长从补偿心理出发,尽量尽力的给与孙辈较高的物质生活待遇,使孙辈们的吃、穿、玩、用,无一不超过自己的子女,以弥补自己对子女的不足。他们不曾想到对孙辈这样的物质欲望的放纵,回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和社会攀比心理的影响,使孙辈们产生难以满足的“虚荣心”,而对于他们的精神世界,如引导孙辈求知、好奇、阅读、关心他人、热爱自然等却很少关注。这样的生活,使有些祖辈在物质条件和生活照顾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精力,影响了与孙辈们沟通,也影响了与孙辈们同观察同游戏的机会,这样实在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其实,几个大人共育一个孩子,是孩子的幸福。这种幸福要靠大人们精心营造,于细微处见精神,相互默契,密切配合,寻找最

13、佳聚合点。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些误区,当一个爸爸妈妈放心,孙子孙女欢心的爷爷奶奶呢?一、教育观念要一致祖辈应当和年轻父母在教育上达到共识,放眼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认清社会的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重视孩子的全面发长和创新精神、创造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全家的力量才能形成合力,做到爱严有度,在孩子犯错误时,大家能采取一致的态度,使孩子改正错误,从而进一步发展。二、祖辈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当今社会,教育的核心是做人;当今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不会合作的人不适应现代社会;孩子一生下来就是权利主体,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参与权;玩也是儿童的权利之一;培养孩

14、子具有健康的人格比成绩更重要;要向孩子学习,三代人共同成长。新的教育观点能帮助祖辈更好的教育好第三代,使幼儿跟上时代的步伐;另外,终生学习也是新世纪的通行证,是当“好爷爷、好奶奶”的基本条件。三、祖辈要认识到自己处于教育的辅助地位有一位英国的爷爷曾说过:“我们很知趣,不去抢夺孩子的母爱和父爱。我们也不能做保姆,只能算个育儿参谋。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孩子更健康地成长。”中国的祖辈们也应意识到这点,辅助孩子的父母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或处于顾问、指导的地位,在关键时刻,再出面对其进行教育。这样既可培养孩子父母的育子能力,又可维护孩子祖辈及孩子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尊严和权威。目前,我国有许多老年大学,也有许

15、多开设了为爷爷奶奶教育好孙辈所开设的课程,使他们在新的世纪,新的条件下进行再学习。我们相信老年人的某些弱点是历史的产物,他必将随时代发展潮流,不断被刷新而逐渐消失,新的的教育观念将在更多的老年人身上体现,使他们成为新世纪合格的爷爷奶奶,使新的一代更加茁壮成长。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是在祖父母的关爱下成长起来的。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孩子的父母工作繁忙,祖父母们便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全面照看第三代的“现代父母”,兼任“保镖”和“保护伞”。从上学接送到回家检查家庭作业,挨批时替孙子孙女打抱不平,祖父母似乎要把自己因条件限制对第二代关爱不够的愧疚,在第三代身上得以弥补,要把自己退休后的闲暇在照顾孙子孙女

16、中得到充实。另一种是因孩子父母离婚,孩子就全权推给祖父母,这样的祖父母有点类似真正意义上的“再当一次父母”。无论是哪种,老年人带孩子往往弊大于利。这些弊端大多隐藏着,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隐患,也许有一天就会爆发。据学术界的调查证明,隔辈人带孩子,成功率不足30%。老年人付出了一切,为什么收获寥寥呢?在日常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案例,经过专家点评,我们大致可以把隔代教育的误区归纳为下面几种:误区一:溺爱症状:一个暑假,一所小学的某班在校园里举办红领巾活动,不少爷爷奶奶成了主角,那天阳光很猛,爷爷奶奶们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为孩子打伞的责任。相比之下,由父母陪同的孩子,显得独立多了-父母们一般都离孩子远远的,让孩子自己料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